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肝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脓毒症患者126例分成死亡组(A组,n=35)和存活组(B组,n=9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主要肝功能指标异常与病情严重度(APACHE-Ⅲ评分)的关系。同时,根据APACHE-Ⅲ评分的三分位数分为Ⅰ组(n=16)、Ⅱ组(n=83)和Ⅲ组(n=27),分析比较不同分值组间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死亡组患者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死亡组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而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②APACHE-Ⅲ评分Ⅲ组的TBIL、ALT、AST、TBA高于Ⅰ、Ⅱ组(P<0.01),而Ⅲ组的ALB、CHE低于Ⅰ、Ⅱ组(P<0.01)。③APACHE-Ⅲ评分与TBIL、ALT、AST、TBA呈正相关(P<0.01),与ALB、CH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ALB、TBIL、ALT、AST、CHE和TBA的检测对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瞿嵘  郭智  凌云  纪妍 《中国医药》2013,8(8):1173-1174
目的 研究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2-12月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共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例,泌尿系感染2例,血流性感染1例.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时间7~21 d,总有效率100%.共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嗜睡,1例发生腹泻,1例出现轻度黄疸.全部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用于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3.
李玉忠  卢莉  卢林 《河北医药》2013,35(11):1668-1669
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指心脏或血管出现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病症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时容易因出现紧张恐惧情绪而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目前多采取以利多卡因为麻醉剂的无痛拔牙方法,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剂,而且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药物[1];右美托咪定全称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局部麻醉起到镇静并提高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本文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辅助利多卡因的无痛拔牙方法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邹丽娴  张红艳 《河北医药》2013,35(16):2475-2476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继发肝癌。肝细胞癌是肝癌的一种,它的恶性程度比较高。原发性肝癌通常肝细胞肝癌多见,而胆管细胞癌少见,肝细胞肝癌恶性度高,常为慢性肝炎患者,胆管细胞肝癌常为血吸虫病患者。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  相似文献   
105.
背景:应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仍有许多的争议及未知因素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目的:比较分析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股骨端分别使用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在关节镜下使用4股自体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实验组25例股骨端使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对照组20例使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后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结果与结论:经过6-21个月的随访,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达正常范围。Lachman试验中实验组Ⅰ度阳性2例,对照组Ⅰ度阳性3例;轴移试验均阴性。两组重建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随访早期均有较高的骨道扩大发生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骨道增宽程度强于实验组(P〈0.05)。说明两组早期总体临床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06.
背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周围神经损伤的弥散变化并进行定量研究,因而在显示神经损伤及再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弥散张量成像的可靠性,明确弥散张量参数在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白兔建立右后肢坐骨神经退变与修复模型,左后肢为假手术侧。采用1.5TMRI机于术后1d,3d,1周,2周,3周,4周,6周,8周行双侧坐骨神经弥散张量成像,进行DTT重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表观扩散系数;然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与结论:牵拉伤后1d弥散张量成像仅显示神经近段,损伤段及远段中断;牵拉伤后1周远段出现细、短纤维束;牵拉伤后2-6周远段纤维束增多、增粗;牵拉伤8周神经纤维大部分恢复正常。1d-8周牵拉段、牵拉远段各向异性分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d-1周牵拉近段各向异性分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8周不同牵拉段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神经牵拉伤早期各向异性分数值下降的病理改变是髓鞘板层疏松,崩解,轴索崩解;各向异性分数值升高的病理基础是髓鞘、轴索再生。结果可见DTT纤维示踪成像可清晰、直观、早期显示兔坐骨神经牵拉伤的异常改变,各向异性分数值测量可作为监测坐骨神经牵拉伤后退变及再生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共17个肾EAML病灶的CT、MRI特征(9例仅行CT检查,2例仅行MR检查,2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分析内容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信号、强化模式等情况。结果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3例;其中11例病灶突出肾轮廓外,位于髓质内者1例,位于皮质与髓质多发者1例;病灶直径8~154mm,平均(63.0±47.0)mm,均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14个病灶边界清楚(显示楔征6个、皮质掀起征5个),3个边界不清;7例病灶富脂肪,6例乏脂肪。CT平扫病灶实质密度均稍高于肾皮质;增强扫描示皮质期病灶实质明显强化11例,髓质期强化减退9例,髓质期持续强化2例;5例显示黑星征。MRI平扫实质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1例显示黑星征。结论肾EAML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8.
HSP27表达与胃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HSP27抗体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探讨HSP27的表达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16例归档确诊为胃腺癌的石蜡包埋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染色HSP27单克隆抗体,观察HSP27的表达情况。采用X。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的统计方法研究胃腺癌HSP27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变量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在肿瘤病变部位及疾病的进展过程中HSP27表达失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16例胃腺癌患者组织标本,证实78例有HSP27表达,表达率为67.2%。单因素分析显示HSP27的表达率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研究表明HSP27低表达的胃腺癌患者生存期长于高表达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提示HSP27可作为判断胃腺癌预后的预测指标。结论本研究显示HSP27在胃腺癌组织表达升高,与肿瘤的TNM分期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提示HSP27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经峡部径路行双侧甲状腺次全或近全切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5年间1 051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经经峡部径路行双侧甲状腺次全或近全术的588例为改良组,同期施行传统切除术式的463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神经损伤率、术后气管局部不适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峡部径路行双侧甲状腺次全或近全切除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BIRC6的表达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临床预后资料完整的大肠癌的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BIRC6单克隆抗体,观察BIRC6表达情况。采用X^2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的统计方法研究大肠癌BIRC6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变量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在肿瘤病变中BIRC6表达率较低,182例大肠癌标本中有86例观察到BIRC6阳性表达,表达率为47.3%。单因素分析显示BIRC6的表达率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显示BIRC6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的患者。但多因素分析提示BIRC6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结论本研究显示BIRC6在大肠癌组织表达率较低,BIRC6表达水平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