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CT及MRI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最终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患者,分析其CT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其中6例患者行CT扫描,4例患者进行MRI扫描,所有患者均进行增强检查。共观察到病灶10个,病灶位于肝脏左外叶1个,左内叶3个,右前叶3个,右后叶3个,最大平面直径范围为(1.9-4.3cm),平均3.0±1.2cm。CT病灶6个,平扫呈等密度2个,低密度4个,低密度病灶1例边界清楚,3例病灶边界显示模糊,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疤痕组织3例。CT增强动脉期显示6例病灶均呈明显强化,中间疤痕组织无强化,6例病灶边界均显示清晰,未见明显包膜;门脉期病灶较动脉期密度降低,但仍较肝脏组织密度高,中间疤痕仍呈低密度;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疤痕组织可见强化。MRI检出4个病灶,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例可见中央疤痕,疤痕组织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疤痕均可见延时强化。结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影像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作用,但最终确诊还需要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T2 mapping)技术评估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一侧后肢坐骨神经行单次立体定向照射,照射剂量35 Gy,照射中心位于神经层面距腓肠肌后缘3 cm,照射野直径1 cm,照射体积约0.79 cm3,对侧为对照侧。所有兔于照射前、照射后1 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评价肢体功能变化,并行T2多回波及T2WI/SPIR序列扫描。扫描完成后于上述各时间点随机处死2只兔,取照射段坐骨神经行电镜检查。结果照射后1 d,照射段神经T2值明显升高,神经肿胀、T2WI/SPIR信号稍增高;照射后1个月T2值较1 d降低,接近正常水平,T2WI/SPIR上信号未见升高;照射后2个月起T2值进行性升高,并至4个月达高峰,T2WI/SPIR上2个月起神经及周围肌间隙出现小片长T2信号影,3、4个月异常信号逐渐加重并出现条索状短T2信号影。结论 T2值能较好地反映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急性改变,但它对于评价放射性损伤时神经的细微改变可能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老年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未发现异常。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在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较大价值。探讨帕金森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脑灰质体积变化,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信息。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本院临床诊断帕金森病患者48例,纳入标准:除运动迟缓外,至少符合下列表现之一:1肌强直;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正常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改变,评估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8月至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MAU在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健康对照组,每组20个肾,两组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和常规MR序列进行双侧肾脏MRI检查,比较两组在弥散敏感梯度系数(b值)分别为400、500、600和800 s/mm2时肾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DC),并比较两组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 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两组肾脏形态、大小及解剖结构无明显差异,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WI检查显示,b值分别为500、600及800 s/mm2时,观察组ADC值分别为(2.15±0.06)×10-3、(2.05 ±0.07)×10-3、(1.87±0.05)×10-3 mm2/s,健康对照组ADC值分别为(2.32±0.07)×10-3、(2.16±0.04)×l0-3、( 1.95 ±0.04)×10-3 mm2/s,观察组ADC值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DWI可能有助于更早期地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三种X线管电压下的胸部DDR影像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部DDR系统在不同管电压下成像与影像质量的关系。方法 使用E-com DR2000摄影系统对33例受检者拍摄胸部数字影像。设毫安秒不变,管电压分别为125K,100KV,80KV。每个受检者同时获取3种电压的胸部影像。以通用的影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不同电压组别的影像质量。结果 ①125KV、100KV、80KV管电压条件下,3组胸部后前位影像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3组不同管电压的胸部前后位影像的质量以125KV最优。结论 DDR如传统X线屏胶系统胸部前后位一样,高千伏摄影的影像质量优于低千状摄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PET和MRI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PET/MRI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3面9点"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肺癌患者的胸部和髋部为实例交叉试验PET+MRI二维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同时呈现胸髋解剖结构和代谢状况的互补影像。结论:在同机设备成本昂贵、不易普及的条件下,这种异机融合无疑是现有同机成像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高分化及黏液型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下肢脂肪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高分化型脂肪肉瘤边界清楚,T,WI及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内部分隔厚度〉2mm;CT为均匀低密度,分隔轻中度强化。病理见较多分化好的脂肪细胞。4例黏液型边界大部分清楚,T,WI等低信号,3例夹杂少许高信号脂肪影,T2WI以高信号为主,内见多房分隔:CT上呈等、低混杂密度,不均匀团片样、云絮状强化,实性成分及粗大间隔强化明显。病理上疏散黏液中见短梭形细胞或单泡状脂母细胞。结论高分化型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典型,多数黏液型脂肪肉瘤伴有少量脂肪,MRI及CT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育龄妇女不同月经周期子宫内膜MRS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不同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单体素磁共振波谱的特征及代谢水平。方法:30例20~45岁女性健康志愿者,月经周期规律,临床及B超检查无子宫内膜疾病。按照月经周期分为分泌期子宫内膜组(A组)和增殖期子宫内膜组(B组)两组,分别行常规盆腔MRI扫描及子宫内膜单体素MRS扫描,观察增值期和分泌期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乳酸(lactate,Lac),脂质(lipin,Lip)峰的情况。结果:30例志愿者28例完成检查,分泌期及增殖期子宫内膜均有Cho峰(28/28,100%);分泌期子宫内膜的Cho峰较高,均数约67.08±10.25增殖期子宫内膜的Cho峰相对减低,均数约48.69±7.35,两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7例分泌期子宫内膜可见Cr峰,3例见Lac峰,所有的志愿者均未见Lip峰的情况。结论:Cho是女性子宫内膜的正常峰,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与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与调亡的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特点是常年发作,每次症状较重,病程较长,严重影响到小儿的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笔者就近几年来对RRTI的致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6例病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勋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82-18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诊治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2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析归纳患儿的发病因素,所有患儿均采取积极措施治疗。结果:病因以围生因素为主(29.7%),包括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窒息等;其次为G-6PD缺陷(20.3%);然后依次为感染(18.2%)、ABO溶血(13.6%)、胎粪延迟排出(7.6%)、颅内血肿(6.4%)、原因不明(4.2%);共治愈211例,治愈率为89.4%,好转21例(8.9%),2例转上级医院,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较多,及时确定病因并积极采取措施早期干预,患儿绝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