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9例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升高水平依次为重度>中度>轻度,以CHB重度增高最为显著;血清IL-18、IFN-γ水平与血清ALT、TBil呈正相关(P<0.01或P<0.05);HBeAg阴性组血清中IL-18水平较HBeAg阳性组明显升高(P<0.001),而IFN-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IL-18、IFN-γ参与了CHB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与肝炎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检测血清IL-18、IFN-γ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组织炎症活动及肝细胞损伤程度.同时,IL-18在抗病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IRC6的表达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临床预后资料完整的大肠癌的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BIRC6单克隆抗体,观察BIRC6表达情况。采用X^2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的统计方法研究大肠癌BIRC6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变量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在肿瘤病变中BIRC6表达率较低,182例大肠癌标本中有86例观察到BIRC6阳性表达,表达率为47.3%。单因素分析显示BIRC6的表达率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显示BIRC6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的患者。但多因素分析提示BIRC6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结论本研究显示BIRC6在大肠癌组织表达率较低,BIRC6表达水平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随着血液学的高速发展,近年来骨髓活检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骨髓活检组织制片也是科研和临床病理经常遇到的重要技术问题.现在大多数单位都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制作骨髓活检组织,但因骨髓组织富含钙盐及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按常规技术制作,常出现组织切片不完整、结构破坏、染色模糊不清,不利于诊断.另外石蜡制片的程序繁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影响切片的质量,而直接影响病理报道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9例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升高水平依次为重度>中度>轻度,以CHB重度增高最为显著;血清IL18、IFNγ水平与血清ALT、TBil呈正相关(P<0.01或P<0.05);HBeAg阴性组血清中IL18水平较HBeAg阳性组明显升高(P<0.001),而IFN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IL18、IFNγ参与了CHB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与肝炎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检测血清IL18、IFNγ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组织炎症活动及肝细胞损伤程度。同时,IL18在抗病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HSP27表达与胃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HSP27抗体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探讨HSP27的表达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16例归档确诊为胃腺癌的石蜡包埋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染色HSP27单克隆抗体,观察HSP27的表达情况。采用X。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的统计方法研究胃腺癌HSP27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变量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在肿瘤病变部位及疾病的进展过程中HSP27表达失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16例胃腺癌患者组织标本,证实78例有HSP27表达,表达率为67.2%。单因素分析显示HSP27的表达率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研究表明HSP27低表达的胃腺癌患者生存期长于高表达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提示HSP27可作为判断胃腺癌预后的预测指标。结论本研究显示HSP27在胃腺癌组织表达升高,与肿瘤的TNM分期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提示HSP27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MMP-9和TIMP-2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8例大肠癌组织中MMP-9和TI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08例大肠癌组织中MMP-9和TIMP-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2%和25.0%;MMP-9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与生存期呈负相关,而TIMP-2的表达则相反;MMP-9和TIMP-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均无关.结论:MMP-9和TIMP-2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4种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组织心钠素(ANP),血清降钙素(CT)含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浸润相关程度,用放免分析法及免疫组化ABC法测定58例肺癌组织ANP血清CT含量T3+,T4+,T8+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58例肺癌组织ANP,CT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ANP,C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有不同程度相关。肺癌相同组织学类型T3+,T4+,T8+/浸润程度不同,以T3+淋巴细胞最为明显。肺癌组织ANP,血清CT含量与T3+,T4+,T8+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之间有不同程度相关。表明肺癌组织ANP,CT及T淋巴细胞浸润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癌Survivin和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7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分析比较Survivin和p5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结果7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均无表达;在80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p53阳性表达44例(55.5%)、52例(65.0%)(X^2=2.78,P〉0.05);Survivin与UICC淋巴结分期(X^2=8.69,P=0.03)及组织学分型有关(X^2=4.41,P=0.04);p53与组织学分型有关(X^2=6.35,P=0.01)。Cox模型回归多因素分析,UICC淋巴结分期与预后相关(x^2=4.85,P〈0.05)。Survivin和p53表达阳性分别与5年生存率有关(X^2=4.01,P〈0.05;)(L6.83,P〈0.01)。结论Smrvivin和p53在胃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率,联合检测可对胃癌恶性程度的判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EGFR在惠州客家人群食管癌组织的表达,探讨EGFR与惠州客家人群食管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与MAPK信号传导激活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迹方法 ,检测53例惠州客家人群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EGFR、MAPK(ERK1/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p-ERK1/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分化程度越低,EGFR和p-ERK1/2的表达越高;有淋巴结转移患者EGFR和p-ERK1/2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1);浸润浅肌层患者的p-ERK1/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浸润深肌层(P〈0.05)。结论 EGFR/MAPK信号传导与惠州客家人群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伴随EGFR的过表达,MAPK(ERK1/2)信号通路活化水平升高,EGFR/MAPK信号通路可为食管癌的早期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 观察5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文献,探讨其生物学行为特征.免疫组化采用SP法.检测用抗体包括vimentin、actin、a-SMA、MSA、CD117、CD34、CK、Syn、CgA、LCA、desmin、CD99、S-100、EMA和Ki-67.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2岁(34 ~ 65岁).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肿物直径为0.8 ~5 cm(平均为2.4 cm).巨检:肿物界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实.镜检:肿瘤组织呈结节分叶状,被平滑肌细胞分隔包绕.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围绕薄壁的血管或血窦周围排列,呈血管外皮瘤样或实性巢团状,瘤细胞核圆形,可见核仁,未见核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0~3个/50 HPF),未见病理核分裂象.1例瘤体直径5 cm者瘤细胞较密集,有局灶异型,核分裂象(1个/50 HPF),诊断为恶性潜能未定肿瘤.免疫组化:vimentin、actin、a-SMA和MSA均(+),余CD117、CD34、CK、Syn、CgA、LCA、desmin、CD99、S-100和EMA均(-),Ki-67阳性率<2%.5例均行胃肿块切除.随访8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胃血管球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与软组织血管球瘤比较,具有自身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