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讨将过程能力指数应用于临床测量一致性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采用某多中心研究评价引导穿刺仪穿刺效果的临床试验数据,采用现有的临床评价手段和过程能力指数分别评价实际操作结果与预计值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两个研究中心的临床评价均达到满意的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在过程能力指数分析中两中心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别。结论应用过程能力指数进行临床测量一致性评价可以定量描述测量差值的特征为现有临床评价方法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2.
背景:18FDG-PET可为骨和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病变定位,恶性程度评价,活检部位的确定,治疗效果评估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18FDG-PET在术前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ce、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PET用于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方面的临床研究。结果与结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项临床非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循证医学推荐级别3项研究为B级,6项为C级,检验提示无发表偏倚。将治疗前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2/SUV1≤0.5作为预测术后肿瘤坏死率≥9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2(95%CI,0.72~0.89)和0.61(95%CI,0.49~0.71)。SROC为6.17(95%CI,2.84~13.39)。说明将化疗前后最大标准摄取值比值作为评价术前疗效的敏感性较好,但缺乏特异性;应综合18FDG-PET检查结果与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对术前疗效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83.
背景:^18FDG-PET可为骨和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病变定位,恶性程度评价,活检部位的确定,治疗效果评估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18FDG-PET在术前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ce、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PET用于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方面的临床研究。结果与结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项临床非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循证医学推荐级别3项研究为B级,6项为C级,检验提示无发表偏倚。将治疗前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2/SUV1≤0.5作为预测术后肿瘤坏死率≥9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2(95%CI,0.72~0.89)和0.61(95%CI,0.49~0.71)。SROC为6.17(95%CI,2.84~13.39)。说明将化疗前后最大标准摄取值比值作为评价术前疗效的敏感性较好,但缺乏特异性;应综合18FDG-PET检查结果与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对术前疗效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17例中国早期儿童型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患儿的自然病程发展,了解其主要神经系统表型的进展特点,初步进行基因型-表型分析.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10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诊断的17例VWM中国患儿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外周血白细胞DNA,PCR扩增致病基因真核细胞翻译启动因子2B(EIF2B1~5)的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进行分子诊断.对其神经系统障碍的进展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1.基本情况:17例患儿中男12例,女5例.13例起病前发育正常.2.起病特点:起病年龄平均2.7岁(0.4~6.4岁),70%(12/17例)为感染或头部外伤后急性起病,30%(5/17例)无诱因亚急性起病,均以运动障碍起病.3.病程特点:末次随访平均病程4.30 a(0.30~8.70 a),均呈进行性加重,3例死亡.64%(11/17例)病程中伴发作性加重.已获得独走技能的患儿最早于起病后0.17 a不能独走,发病2.00 a后均不能独走.发病4.50 a后患儿均丧失行走能力,最早丧失行走能力的年龄为起病后0.42 a,丧失行走能力的平均年龄为5.2岁(2.0~11.0岁),起病年龄越小,丧失行走能力的年龄越早.认知功能障碍进展缓慢.6例(35%)伴惊厥.重型患儿中女童明显少于男童.4.基因型-表型关系:重型患儿中eIF2Bγ突变者多于eIF2Bε突变者,相同基因型(eIF2Bγ:I346T)患儿表型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儿童型VWM中国患儿运动功能退化进展最为突出,进展速度快.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连续进行109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其中包括113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35%的病例,分析与围手术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采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1999年12月至2009年12月1 098例CABG手术临床资料,对全组患者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对全组病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手术、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中度以上的二尖瓣返流、室壁瘤形成、主动脉瓣返流、同期二尖瓣成形或置换、室壁瘤切除、同期主动脉瓣置换、围手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左心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和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CABG手术等;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时,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 CABG对于围手术期的预后倾向于是保护性因素;而年龄、性别(女性)、急诊手术、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围术期使用IABP是明确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女性、急诊手术、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围手术期使用IABP,对于全部患者是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需特别注意并谨慎处理;CABG同期合并其他非心脏手术以及同期处理中度以上的二尖瓣返流和室壁瘤切除、左室重建均不是影响围手术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价蔗糖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5个研究中心的533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表按对照组与试验组为2:3比例随机入组,甲硝唑凝胶5. 0 g组(对照组)214例,蔗糖凝胶5. 0 g组(实验组)319例,两组均采取每日早晚各一次阴道上药,连用5 d的疗程进行治疗. 分别于治疗第7~10天、第21~30天进行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第7~10天,甲硝唑凝胶组和蔗糖凝胶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治愈率分别为70. 53%和80. 83%,阴道分泌物涂片Nugent积分痊愈率分别为71. 50%和81. 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第21~30天,甲硝唑凝胶组和蔗糖凝胶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治愈率分别为63. 29%和61. 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蔗糖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综合疗效近期(治疗第7~10天)及恢复阴道菌群方面明显优于甲硝唑凝胶,远期治愈率(治疗第21~30天)与甲硝唑凝胶相当,可成为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7.
研究设计问题案例:研究目的:探讨与心肌梗死发病相关的临床因素。研究方法:回顾2011年至2013年因心肌梗死住院治疗的患者,共355例,收集其一般信息及相关临床特征,根据Killip分级是否达到Ⅲ级以上分为重症及轻症患者。以病情轻重为结局,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心肌梗死病情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发病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与心肌梗死病情程度相关。研究结论:性别、发病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是  相似文献   
88.
研究设计问题案例: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活动性结核及肺炎的鉴别诊断能力。研究方法:对一组确诊的活动性结核患者及肺炎患者完成IL-6测定。采用t检验对两组完成差别性检验。研究结果:活动性结核组及肺炎组IL-6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IL-6测定可应用于活动性结核及肺炎的鉴别诊断。以上案例中,研究者试图通过对一组确诊的活动性结核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基于动脉压波形变化参数分析(FloTrac)的术中液体治疗对老年高危手术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标签开放的随机对照研究。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138例≥65岁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拟行腹部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术中进行常规监测、按临床现有常规进行术中液体管理;目标引导液体治疗(GDT)组术中使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动脉压波形分析参数,通过输液和血管活性药的使用维持每博量变异度(SVV)<13%、心脏指数(CI)≥2.5L/(min·m2)且平均动脉压(MAP)≥65mmHg。结果 GDT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9%(2/69) vs 11.6%(8/69),P=0.049];GDT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略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9/69) vs 26.1%(18/69),P=0.053]。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lotrac的GDT能减少高危老年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可能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但对整体预后的影响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