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老年人因皮肤老化、多种慢性病共存、失能和半失能而容易发生多种皮肤损伤,如压力性损伤、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皮肤撕裂伤、皮肤干燥症,这些皮肤损伤可能单发,也可能多发,还有可能是多种损伤类型并存,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生命。各国均在关注老年人的皮肤健康,将预防皮肤损伤作为临床护理和管理的重点。本文就老年人皮肤衰老特征、不同类型皮肤损伤在老年人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现况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老年皮肤损伤预防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应用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控制疼痛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LH手术,在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CIA,而在观察组给予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IC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结果 在术后24 h,观察组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2.5±0.8)分和(3.7±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1.2)分和(5.8±1.7),P<0.05】,在术后72 h,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1.1±0.4)分和(3.2±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0.7)分和(5.1±1.3),P<0.05】;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6.3±7.5)%、(36.8±4.9)%、(32.5±3.2)%和(16.3±2.9)%,与对照组【分别为(75.2±7.4)%、(37.6±4.4)%、(31.2±3.4)%和(17.4±2.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LH后PCIA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raden量表诊断老年人压力性损伤的适用性和最佳界值,为临床正确使用Braden量表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全国52所医疗机构,1 067名培训合格的护士每2~3人一组,采用目的 抽样法纳入60岁以上住院患者,检查其全身皮肤并收集相关资料,判断是否存在压力性损伤及其分期,同时采用Braden量表预测评分。使用统计软件分析老年人压力性损伤流行特征和Braden量表预测诊断压力性损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 在33 769例有效资料中,压力性损伤总现患率为3.12%(1 054/33 769),其中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79%(267//33 769)。分层分析显示,Braden量表预测诊断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不同医疗机构中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的AUC为0.85~0.9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0.96和0.71~0.86。总分≤15、≤16、≤17、≤18、≤19、≤20分6个界值的AUC为0.67~0.8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7~0.84和0.54~0.68,约登指数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枸橼酸局部抗凝(RCA)在肝功能不全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6例行CRRT治疗的患者资料。患者分为肝功能正常组20例、肝功能轻中度异常组20例以及肝功能重度异常组16例,观察3组患者的滤器使用时间,监测各组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酸碱及电解质、钙比值等相关指标。结果 3组间患者滤器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功能轻中度异常组及肝功能重度异常组患者肌酐(Cr)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Na^+、总钙较治疗前的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余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肝功能轻中度异常组及肝功能重度异常组患者均出现少量枸橼酸盐蓄积的情况。结论 肝功能异常组(中度和重度)相比肝功能正常组滤器使用时间相当,未对酸碱及电解质等内环境指标产生严重影响,脏器功能、凝血状态治疗前后无差别。仅少数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枸橼酸盐蓄积,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考虑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抗Siglec-9抗体Fab段在小鼠巨噬细胞上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小鼠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Ab组、Ab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NF-α、IFN-β、IL-1、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采用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水平;通过Western blot初步探讨抗Siglec-9抗体Fab段影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量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LPS组相比,抗Siglec-9抗体Fab段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TLR4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结论 抗Siglec-9抗体Fab段通过阻断TLR4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m RNA和蛋白水平,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清生存素(survivin)、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相关酶1(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regulation 2 homologue 1,SIRT1)水平与其他血清炎症因子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8 年9 月~ 2021 年2 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30 例(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5 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urvivin,SIRT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根据住院期间预后分为生存组(n=92)、死亡组(n=38),分析血清survivin 和SIRT1 与炎症因子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血清survivin 和SIRT1 评估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survivin(423.04±98.65pg/ml) 和SIRT1(0.59±0.11ng/ml) 水平低于对照组(876.43±124.71 pg/ml,1.95±0.43ng/ml), 血清IL-1β(13.55±3.21pg/ml),IL-6(71.56±18.67 pg/ml),TNF-α(121.18±23.75 pg/ml),CRP(19.23±2.36mg/dl)和PCT(6.72±1.29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3.41±0.86pg/ml, 5.32±1.22 pg/ml, 5.93±1.18 pg/ml,4.25±0.99 mg/dl,2.31±0.2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92 ~ 62.243,均P =0.000)。脓毒症患者生存组血清survivin(435.66±49.75pg/ml)和SIRT1(0.63±0.12ng/ml)水平高于死亡组(392.47±53.35 pg/ml, 10.48±0.10ng/ml),而血清IL-1β(12.14±2.10pg/ml),IL-6(69.63±10.07 pg/ml),TNF-α(116.20±9.13 pg/ml),CRP(18.69±1.82 mg/dl)和PCT(6.33±0.68 ng/ml)水平及APACHEⅡ(13.25±2.64 分)和SOFA评分(5.42±1.20 分)低于死亡组(16.98±1.02pg/ml,76.23±7.64pg/ml,133.23±8.95pg/ml,20.54±1.05mg/dl,7.65±0.36ng/ml,15.88±2.69 分,6.77±1.16 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29 ~ 17.636,均P=0.000)。Pearson 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urvivin 和SIRT1 与血清IL-1β,IL-6,TNF-α,CRP 和PCT 水平及APACHE Ⅱ,SOFA 评分呈负相关(r =-0.584 ~ -0.347,均P < 0.05)。血清survivin 和SIRT1 单独与联合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0.95CI)分别为0.710(0.95CI 0.466 ~ 0.957),0.756(0.95CI0.540 ~ 0.965)和0.833(0.95CI 0.740 ~ 0.927)。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survivin 和SIRT1 水平降低,二者与促炎因子呈负相关,有望成为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龄脑梗死患者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5例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后是否并发肺炎将患者分为肺炎组(n=41)和非肺炎组(n=23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龄脑梗死患者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炎组患者年龄、10年吸烟史、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肌梗死、慢性肺部疾病、脑卒中史、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呕吐、留置胃管、气管侵入性操作、呼吸机辅助呼吸、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脑干或小脑梗死的比率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后NIHSS评分、1个月及3个月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吸烟史(OR=3.432,95%CI 1.170~10.065)、慢性肺部疾病(OR=15.580,95%CI 2.744~88.461)、吞咽障碍(OR=2.757,95%CI 1.319~5.760)、脑干或小脑梗死(OR=2.036,95%CI 1.282~3.233)及高NIHSS评分(OR=1.328,95%CI 1.231~1.434)均是高龄脑梗死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高龄脑梗死并发肺炎患者中,应重点关注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吞咽障碍、脑干或小脑梗死及高NIHSS评分等因素,以减少梗死患者并发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