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路径管理模式在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料中应用,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选择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60名,按照设计的路径管理图表对其实施照料护理。6个月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以焦虑、抑郁及皮肤、营养状况和满意度为观察指标,比较干预前后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按照路径管理模式对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实施照料护理6个月后,GDS、HAMA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皮肤和营养状况、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路径管理模式对失能老人进行照料,能改善老年人的情绪及皮肤、营养状况,提高了老年人的满意度,使失能老年人获得最佳照护服务,同时提高养老机构的照护质量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胡慧秀  赵雅洁  孙超 《中国全科医学》2023,(22):2695-2710+2714
预防和延缓失能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运动干预是失能预防的有效策略,并且运动干预也因其成本低廉、实施难度低、接受度高、适用场景广等特征,呈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护理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护理分会、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联合制订发布《老年人失能预防运动干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本指南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中所规定的方法学,最终确定包含运动原则、不同类型运动的效果和计划、运动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等在内的18个临床问题和32条推荐意见,旨在为有失能风险老年人运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规范临床实践,从而促进关口前移,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降低失能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昆明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失能状况及健康效用,探索失能的影响因素及失能与健康效用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市经济水平较好、较差的2个社区19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及其照顾者采用一般情况问卷、Barthel指数量表、SF-12量表进行调查,以进行老年人失能状态、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效用值测评。结果 (1)本次调查人群中,52.7%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能情况,轻度失能63名(65.63%),中度失能11名(11.46%),重度失能22名(22.92%);(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健康行为数量、家庭模式、参加医保类型、年平均住院天数是失能的影响因素(P <0.05);(3)失能老年人健康效用值为0.41~0.88,中位数为0.62,平均(0.64±0.12),是否失能及不同失能等级健康效用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失能程度与健康效用值呈负相关(rs=-0.398)。结论昆明市社区老年人失能状况不容忽视,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失能状态与健康效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建议进一步加强失能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精准健管理对... 更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国独居老年人的失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的健康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LHLS项目组2018年的调查结果,纳入1854名独居老年人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独居老年失能状况的分布特征,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居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3.86%(257人/1854人)的独居老人的出现失能现象;单因素结果显示失能的独居老年人和正常的独居老年人在年龄、BMI、吸烟状况、饮酒状况、锻炼状况、自评健康和参加年度体检情况指标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80(OR=2.554)、睡眠时长<4小时(OR=2.460)是独居老年人失能状况的危险因素,参加锻炼(OR=0.637)、自评健康较好(OR=0.593)和有参加年度体检(OR=0.698)是独居老年人失能状况的保护因素。结论 独居老年人的失能发生率低于整体老年人的水平,说明比起非独居老年人,独居老年人可能具有更好地自我管理和照顾能力;同时,也要关注高龄、未参加年度体检以及睡眠和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应该加大对其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投入支持,提供每年体检等服务,并需要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和途径鼓励独居老年人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将有助于降低独居老年人的失能风险。  相似文献   

5.
皮肤光老化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受生理、病理、职业类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针对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和治疗有多种方法,如外敷维甲酸、化学剥脱术、激光治疗等。本文将对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特点、临床评价、防护和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抑郁症状老年人与非抑郁症状老年人的失能现状及其差异的影响因素,以期能为我国老年人失能防控提供建议和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第8轮的CLHLS调查,纳入11382名老年人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分布特征,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1341名(11.78%)参与者出现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老年人的失能现象(401/1341,29.90%)明显高于非抑郁症状老年人(2017/10041,20.09%)(, P<0.001);性别、年收入、饮酒情况和慢性病数量的分布差异在非抑郁症状组的失能状况中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非抑郁症状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非抑郁症状老年人,城市、年龄≥80、BMI<18.5或BMI≥28.0、丧偶、居住于养老院、患多种慢性病是其失能的危险因素(P<0.05,OR>1),独居、有锻炼和社交活动是其保护因素(P<0.05,OR<1);对于抑郁症状老年人,城市、年龄≥80、BMI<18.5或BMI≥28.0、丧偶、患多种慢性病是其失能的危险因素(P<0.05,OR>1),独居和社交活动是其保护因素(P<0.05,OR<1)。 结论 首先,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有抑郁症状的群体,尤其是居住在城市、患多种疾病的高龄抑郁症状老年人;其次,社会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适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或其他社交活动。此外,子女应经常探望并给予老年人精神关怀,维持老年人家庭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7.
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目的 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皮肤撕裂伤(ST)3种皮肤损伤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以16个省、2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52所不同等级医院作为多中心调研单位,1 067名护士经过课题组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2~3人一组采用相同工具和方法对参研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进行全身皮肤检查,发现皮肤损伤者,分别按照国际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PI定义和分期、IAD定义和分级、ST定义和分级进行识别,同时获取人口学资料、住院时间、既往慢性病史、近1个月用药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及有无PI发生风险(采用Braden量表评估)等资料,每组双人签名确定结果,原始数据通过"问卷星"网站上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调研14 675例老年患者,问卷有效率100.0%。男、女分别占56.3%(8 262/14 675)和43.7%(6 413/14 675);平均年龄(73.5±9.0)岁;中位住院时间7(4,13)d;汉族和19个少数民族老年患者分别占95.5%(14 020/14 675)和4.5%(655/14 675)。PI、IAD、ST及其多种皮肤损伤的总患病率为6.0%(881/14 675),其中PI、IAD和ST患病率分别为3.3%(484/14 675)、1.4%(199/14 675)和0.8%(110/14 675),多种皮肤损伤(≥2种共存)患病率为0.6%(88/14 675)。流行特征:汉族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6.2% vs 2.9%,P<0.05),>80岁老年患者患病率高于71~80岁和60~70岁者(10.2% vs 6.1% vs 3.8%,P<0.016 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慢性病者和患1种慢性病者(5.7%~12.0% vs 2.9% vs 4.4%,P<0.005),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未用药和使用1种药物者(6.1%~10.2% vs 2.7% vs 4.6%,P<0.005),住院时间>30 d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住院时间8~30 d和≤7 d者(10.7% vs 4.4% vs 7.1%,P<0.016 7),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PI发生风险者(20.5% vs 1.6%,P<0.05),生活不能自理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完全自理者(7.0% vs 0.9%,P<0.05)。损伤部位:PI多发于尾骶部(57.9%)与足跟(14.3%),IAD多发于肛周(68.3%)与臀裂(24.6%),ST多发于下肢(38.2%)与上肢(28.2%),PI合并IAD多发于骶尾部(71.0%),PI合并ST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足跟(35.7%),ST合并IAD多发于尾骶部(33.3%)、肛周(33.3%)和臀裂(33.3%),PI、IAD和ST共存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臀裂(50.0%)。 结论 我国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患有慢性病、全身用药、生活不能自理和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明显增高,多重损伤和多部位损伤是老年人皮肤损伤的重要特征,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时应关注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在鼻咽癌在鼻咽癌放疗中预防和治疗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8例病人在第一次放疗即给予三乙醇胺用药预防,27例在出现皮肤反应后予三乙醇胺用药治疗。结果 预防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放疗早期使用三乙醇胺可提高皮肤耐受性,使皮肤放疗反应出现晚、程度轻,能较好的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9.
张小宁  陈爽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1):3841-3844
背景 失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卫生服务和长期照护带来挑战。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 600万,其中22.5%的失能老年人无法完成日常活动。因此,了解我国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及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失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基础,应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价7 77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7 773例老年人中,失能老年人2 275例(29.27%)。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类型、个人年收入、饮酒、吸烟、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情况的老年人IADL失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的受教育程度和年收入、饮酒>1次/月、睡眠障碍及情绪低落是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我国老年人失能率较高,低收入、高龄、低的受教育程度、大量饮酒、睡眠障碍及情绪低落是老年人失能的主要预测指标,应为高危老年人提供旨在减少功能丧失的最佳健康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0.
人体的皮肤每天都暴露于外在环境中,长期受日光中紫外线的辐射、寒冷、风及有害化学物质等影响可导致皮肤光老化。尤其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紫外线更容易透过大气层而作用于人类皮肤,加重暴露皮肤的光损伤。皮肤光老化不仅可引起皮肤衰老,还与多种皮肤病甚至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对光老化皮肤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门问题。本文主要对皮肤光老化的发病机制及目前相关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于危重患者和矫形患者,一直是全球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和专科护理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关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增加了其被感染的风险,如何保护医护人员免受伤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由本课题组研制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护装备佩戴情况、皮肤损伤情况、针对皮肤损伤的防护措施及损伤后处理情况。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02-08至2020-02-15通过微信向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推送,采用自愿参与、手机“问卷星”在线填写的方法完成调研。1周内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并对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损伤类型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901份,来源于我国19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45家医院。其中,男214例(7.38%)、女2 687例(92.62%),医生147例(5.07%)、护士2 754例(94.93%)。825例(28.44%)医护人员因佩戴防护装备发生皮肤损伤,合计皮肤损伤数量为2 794处。主要皮肤损伤类型为压力性损伤〔771例(26.58%),人均2.53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256例(8.83%),人均2.77处〕、皮肤撕裂伤〔42例(1.45%),人均3.12处〕。在发生皮肤损伤的825例医护人员中,存在≥2类皮肤损伤者221例(2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防护装备所致皮肤损伤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31~45岁者高于≤30岁者(P<0.016 7),工龄>10年者高于工龄<5年者(P<0.016 7),医生高于护士(P<0.05),武汉防疫定点医院高于其他医院(P<0.003 3)、其他医院中传染科高于其他科室(P<0.003 3),三级防护高于二级防护、二级防护高于一级防护(P<0.016 7),而不同连续佩戴时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抗疫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并有多种类型、多个部位损伤并存现象,建议采取减压、减轻摩擦力、吸湿、护肤的综合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同时关注性别、年龄、工作岗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衰弱作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与衰弱常共存于老年人,导致出现多种不良健康结局。本文分析了老年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流行现状及发病机制,包括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胰岛素抵抗及激素代谢紊乱等,总结了运动干预改善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可能作用途径,并发现目前关于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运动作用机制类研究仍然缺乏,而且不同类型的运动干预形式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的运动干预形式对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作用靶点及干预效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背景:道路交通损伤是一个持续的全球健康问题,其增长的趋势和经济发展、机动车的普及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公布的数据和相关分析缺少对于北京老年人群的研究。 目的:收集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数据,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呈现出北京市老年道路交通损伤患者的情况。同时,为道路交通安全相关部门和道路交通损伤的防治,提供确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方法:在该回顾性研究中,收集从2004年到2010年期间,年龄在65岁及以上道路交通交通伤患者资料,共计1706例。所有个人信息,损伤时间,急救反应时间,道路使用类型和交通事故车辆类型,以及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卡方和回归分析。 结果:北京老年患者年发生道路交通损伤21.8人/10万人。其发生率从2004年至2010年期间呈下降趋势(p<0.001)。平均年龄是72.92 ? 5.67,其中,911(53.40%)患者为男性。总体来说,大多数患者出现头部损伤(42.9%)和下肢损伤(34.82%)。中等损伤(65.51%)为主。老年交通损伤大多发生在日间,但并非上下班高峰时间。汽车撞击事故(85.64%)是主要交通事故类型,行人受伤者(79.19%)是损伤的主要人群。另外,有三项因素和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包括腹部损伤(p<0.001),损伤部位的数量(p=0.027)和头部损伤(p=0.034)。道路交通伤下降的主要人群是65至74岁的患者和行人损伤患者。损伤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结论:本研究显示北京老年道路交通损伤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呈下降趋势。尽管交通伤情况在改善,但仍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仍需要有效的道路交通规定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道路损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跌倒和跌倒相关伤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指南不断更新。来自39个国家、96位专家组成的世界跌倒预防指南小组于2022年制定了《世界指南: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该指南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跌倒管理需求及照顾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跌倒的看法,并考虑指南在各照护环境和资源有限地区的适用性,结合应用电子健康进行跌倒预防的前沿证据,针对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初筛、跌倒风险评估、跌倒风险分级管理提供新的实践指导建议。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指南,提取该指南中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建议进行分析,为我国的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卫生工作者预防和管理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雅南  杨小璇  陈孝  元刚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409-4414
老年人群跌倒发生率较高,跌倒是老年人发生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开展跌倒风险评估和管理,对降低跌倒发生率、减少伤害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药物因素是跌倒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干预则是预防跌倒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跌倒的药物干预在处理决策和管理上尚无统一标准,受重视程度不足。近年来有学者针对老年人跌倒药物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就药物干预方式和手段进行综述,以期对药物干预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80例。结果 除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7.
胡述栋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388-38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80例。结果除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8.
刘盼  李耘  马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5):3141-3147
衰弱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与其他疾病共存,可增加老年人的依赖性和死亡风险。由于社区缺乏老年专科医生,且社区老年人缺乏衰弱筛查的意识,社区衰弱老年人常进展为失能,影响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对初级保健机构中老年人进行早期衰弱筛查和干预是预防衰弱进展、维持躯体功能的重要途径。2020年国际衰弱和肌肉减少症研究会议工作组(ICFSR)制定了针对初级保健机构中老年人衰弱筛查和管理的指南,该指南提出了7种适用于初级保健机构的快速衰弱筛查工具和2种衰弱管理方法,旨在为初级保健机构提供衰弱筛查和管理的实用策略。本文主要对该指南中衰弱筛查和管理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社区衰弱老年人群衰弱筛查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suicide among older adults has been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ly. The suicide rate among older adults in Ireland is no exception. Aims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report the rate of suicide among older adults in Ireland and to compare these rates to those of the UK. Method  Suicide rates from 1975–2005 for older adults in both Ireland and the UK were obtained and compared. Results  Suicide rat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Ireland are increasing, while for that same period suicide rat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UK are decreasing. Conclusions  The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alcohol in Ireland compared to the UK as well as a higher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older people in Ireland may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differenc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suicide prevention in Ireland.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20.
王思蒙  张晨  孙雪  王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3):1551-1556
老年人常罹患多种慢性病并需要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改变的背景下,易发生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情况。老年人PIM的发生率较高,PIM可增加老年人衰弱、跌倒、认知功能衰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但目前我国对老年人PIM的研究较为薄弱,且在基层医疗环境下老年人PIM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缺乏规范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老年人PIM的现状、筛查与评估工具及应对模式进行综述,旨在为减少PIM对老年人造成的危害、规范药品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