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4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03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在线学习考试系统的开发,介绍了综合医院在线学习考试系统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综合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方式.综合医院在线学习考试系统包括前后两个操作平台供学员、管理员使用,分别设置了8个模块,既方便学员学习考试,又保证管理人员能够设置查询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应用通用工业CAM技术,实现金属全冠制作,为口腔CAD/CAM研究建立开放的通用平台。方法:使用商品化扫描设备(3shape’s Dental System)获取全冠预备后的基牙数字化模型,扫描设备自带CAD软件进行牙冠设计,然后采用工业CAM软件UG4.0进行牙冠数据处理,生成可加工的实体模型,通过工业五轴机床(GF阿奇夏米尔)进行牙冠加工。结果:应用通用工业CAM技术,完成了金属全冠的CAD/CAM制作过程,全冠经试戴,边缘密合,咬合及邻接状况良好。结论:建立了通用的口腔CAD/CAM实验平台,推进了口腔CAD/CAM系统国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恒河猴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GP38)后体内中和抗体的产生及其对药物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恒河猴24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半,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0、100、300μg.kg-1GP38;采用ELISA法测定GP38及抗体滴度,中和抗体的测定采用IC50法间接测定。结果恒河猴给药2 wk后产生抗体,具有中和GP38活性的作用;GP38首次静脉注射50、100、300μg.kg-1时,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866±88)、(1466±113)、(5436±733)μg.L-1,AUC0-t分别为(322±33)、(587±93)、(2201±307)μg.h.L-1,MRT分别为(0.27±0.02)、(0.31±0.02)、(0.40±0.08)h;相同剂量反复给药,第7次(d 14)给药后的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52±136)、(589±372)、(1013±642)μg.L-1,AUC0-t分别为(139±55、322±222)、(962±743)μg.h.L-1,MRT分别为(0.26±0.03)、(0.39±0.08)、(0.68±0.45)h;试验动物毒性反应在给药1~3 wk较严重,之后毒性反应逐渐减弱。结论恒河猴反复静脉注射GP38,能够产生中和抗体,降低药物的体内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04.
发展康复辅具事业是民生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残障者、康复服务、康复工程、康复辅具的相关概念出发,阐述了康复辅具与康复工程的关系、康复辅具与医疗器械的区别,明确了我国康复辅具行业的涉及面、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部分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康复辅具科技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重组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催化L-蛋氨酸(Met)和三磷酸腺苷(ATP)合成腺苷蛋氨酸的反应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将重组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制成粗酶液,对其酶促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摸索反应的最适pH值、最适反应时间及最适酶量,解决产物抑制问题和产物分解问题。根据试验摸索的条件进行450L生物反应罐的中试放大。结果:重组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催化Met和ATP合成的反应最适pH值为7.0,反应时间为8h,选择硼酸钠-硫酸缓冲液作为反应的缓冲系统,确定了反应液中酶液的最佳比例为1:10,解决产物抑制问题的对甲苯磺酸钠的用量为9%。将镁离子和钾离子的盐酸盐形式改为硫酸盐形式,从而保证了最小限度的产物分解。中试放大结果:三批收率分别达到86.8%、87.1%和88.4%。结论:建立了重组腺苷蛋氨酸合成酶酶促反应的方法,为酶促法合成腺苷蛋氨酸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特洛伊肽(trojan peptides),又称细胞穿透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或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s,PTD),是一类少于30个氨基酸的小肽片段,它们一般含有多个碱性氨基酸,能够高效跨越细胞膜并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分子物质(如多肽,蛋白质,核酸等)运送至细胞内.本综述主要阐述了利用特洛伊肽将质粒DNA和siRNA运送至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以及动物体内的研究进展,并阐明了这一运载系统在基因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上的巨大潜力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林铌  刘鑫磊  孙百阳  俞月  耿兴超  周晓冰  李波 《中国药事》2022,36(12):1414-1423
目的:建立3D肝细胞微球模型并用于评价盐酸胺碘酮及联用肝药酶诱导剂利福平或抑制剂酮康唑时的重复给药肝毒性。方法:采用诱导分化的HepaRG和HHSteC细胞混合共培养构建3D肝细胞微球模型,对HepaRG诱导分化后形成的胆管结构功能进行验证,活细胞探针标记肝细胞微球中两种细胞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对肝细胞微球表达的特异性和功能性蛋白进行检验,并对试验周期内模型的肝功能指标稳定性进行连续监测。模型验证后,对每40个肝细胞微球进行连续4或5天的盐酸胺碘酮重复染毒,并联用肝药酶诱导剂利福平或抑制剂胺碘酮进行重复染毒,检测不同给药组的细胞毒性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本研究构建的3D肝细胞模型可以模拟肝脏胆管结构的外排功能,HepaRG和 HHSteC细胞在微球中以24∶1的比例始终保持较均匀的分布,肝脏特异性和功能性蛋白表达丰富,并能在至少5天内维持肝功能指标稳定。在重复给予胺碘酮时,模型从给药第三天起出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且联用利福平(LDH和TBIL升高)或酮康唑(LDH、ALT、ALP和GLU升高)能产生剂量相关的肝毒性协同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更适用于短期重复给药毒性评价的3D肝细胞微球模型,对于体外药物肝毒性筛选和代谢研究具有明显优势,能够进行药物肝毒性标志物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确定并验证以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作为评价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 将THP-1细胞与多种光致敏剂、光刺激剂、皮肤致敏剂、皮肤刺激剂和阴性受试物分别孵育,在光照射或避光处理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和CD86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 19种光致敏剂中有15种引起照射组THP-1细胞表达CD5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较非照射组显著增加(P<0.05、0.01) ,且照射组细胞表达CD54的相对荧光强度(RFI)值均在1.5以上。光刺激剂经光照射后也可引起细胞表达CD54的MFI显著增加(P<0.01) ,但经过预照射处理后,CD54的表达水平较直接照射组显著下降(P<0.01)。未经光照射条件下,皮肤致敏剂即可引起THP-1细胞表达CD54和CD86的MFI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 ,光照后CD54的表达反而略有下降。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皮肤刺激剂、阴性受试物(乳酸)均未引起细胞表达CD54或CD86的显著性变化。以CD54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检测光致敏剂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是85.2%、100%和78.9%,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确定了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的细胞表面标志物评价指标为CD54,判定标准为:(1)光照后THP-1细胞表达CD54的MFI较照射前显著性增加;(2)光照后THP-1细胞表达CD54的RFI≥1.5;(3)当上述条件均满足时,对受试物进行预照射处理,结果仍然满足前2条标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确定并验证以白细胞介素-8 (IL-8)作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 将THP-1细胞与19种光致敏剂、4种光刺激剂、2种皮肤致敏剂、1种皮肤刺激剂和阴性受试物分别孵育24 h,在光照射(1.7 mW·cm-2,50 min)或避光处理后,细胞换液放入培养箱内继续培养5 h。光刺激剂需在正式光照射前进行预照射(光照30 min,然后避光15 min)处理。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技术测定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并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评价光致敏的细胞因子指标,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与非照射组比较,13种光致敏剂均引起照射组THP-1细胞IL-8总含量显著增加(P<0.01) ,阿伏苯宗为非照射组的1 148~2 269倍,其余12种为非照射组的6.7~195.1倍;光刺激剂经光照射后也可引起细胞分泌IL-8显著增加(P<0.01) ,但经过预照射处理后,IL-8的含量相比直接照射组显著下降(P<0.01)。未经光照射条件下,皮肤致敏剂即可引起THP-1细胞分泌IL-8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 ,光照后IL-8含量虽也较非照射组显著增加(P<0.01) ,但增加的幅度小于皮肤致敏剂本身引起IL-8变化的幅度。在光照条件下,皮肤刺激剂、阴性受试物均可引起细胞分泌IL-8较非照射组显著性增加(P<0.05) ,但增加的幅度较小,与对照组相似。以上受试物引起光照前后细胞TNF-α变化的幅度均与对照组相近。以IL-8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检测光致敏剂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是77.8%、100.0%、68.4%,并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确定了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的细胞因子标志物评价指标为IL-8,判定标准为: ①UVA照射后THP-1细胞中IL-8含量比非照射组显著增加;②UVA照射组与非照射组IL-8含量比值≥6.5;③当上述两条均满足时,对受试物进行UVA预照射处理,预处理照射组IL-8的含量与直接照射组(未经预照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预处理照射组与预处理非照射组IL-8含量比值≥6.5。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SD大鼠血浆中N-[(3-烯丙基-2-羟基)苯亚甲基]-2-(4-苄基-高哌嗪-1-基)乙酰肼富马酸盐(SM-1),并计算大鼠重复ig给药的药动学参数,评价SM-1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将6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溶媒对照组和SM-1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动物(阴性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为6只动物),雌雄各半。每天ig给药1次,各组分别给予水、溶媒或SM-1 50、100、200 mg·kg-1,给药体积10 mL·kg-1,连续给药4周,于首次给药和末次给药阶段进行药动学采血测定。采用经验证的HPLC-MS/MS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SM-1浓度。使用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进行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析与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SD大鼠ig给予SM-1后,在50~200 mg·kg-1剂量,SD大鼠体内的平均峰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剂量组动物平均Cmax及AUC0~t比值与剂量比相近。连续给药后,低、中、高剂量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蓄积。雌性大鼠SM-1的暴露高于雄性大鼠。结论 连续给药28 d后,SM-1在大鼠体内未出现明显的蓄积,雌性大鼠SM-1的暴露高于雄性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