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304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科学   611篇
综合类   385篇
预防医学   524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 了解西安市小学传染病流行/暴发现况,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学校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从西安市抽取92所小学,现场调查学校2013-2015年传染病流行/暴发事件信息和相关因素信息,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2所学校内有31所学校2013-2015年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暴发,共发生疫情47起,均为呼吸道传染病,其中57.4%(27/47)为水痘疫情,共报告病例832例,平均罹患率为8.7%,疫情多集中在冬春季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室人均通风面积是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暴发的相关影响因素(OR=0.864,95%CI:0.761~0.982,P=0.025),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暴发的学校,其传染病防控管理评分高于未发生过的学校(OR=1.277,95%CI:1.013~1.610,P=0.039)。结论 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是西安市小学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改善教室通风条件,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可减少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对西安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进行模型拟合和预测,为制订相应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描述西安市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一般情况,应用灰色模型GM(1,1)进行拟合和预测。结果 西安市城市儿童意外伤害死亡较多,意外窒息、交通意外居死因前两位。应用GM(1,1)对未来3年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预测,结果显示总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逐年下降;男童死亡率较为平稳;女童死亡率逐年下降;窒息死亡率上升,交通意外死亡率较为平稳。结论 未来3年西安市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中腓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依据Danis-Weber分型对各型骨折进行讨论总结。结果保守治疗对于A型腓骨撕脱骨折并非理想治疗方式,手术方式需要根据骨折块位置、大小决定;对于单纯B型骨折,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能取得较为不错的结果;当C型骨折位置较高、不影响踝关节稳定时可进行保守治疗,而当位置较低影响踝关节稳定时,需手术治疗。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中腓骨骨折,首先应明确骨折是否为稳定骨折,无论是否手术治疗,目的都在于恢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关系及踝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西安市乡镇(街道)卫生院计算机的配置和使用现状.方法 对县区疾控中心的疫情信息管理人员和各卫生院承担疫情直报工作的防保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安市180个建制卫生院的计算机装备率已达到84.44%,上网直报率提高到85.00%以上,95.00%的卫生院直报用户是以宽带接入方式实现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的.被调查的137个卫生院共拥有计算机310台,但专门用于疫情信息报告的计算机仅占24.84%.57.66%的卫生院只有1台计算机.结论 因计算机分布不均衡,一些卫生院计算机的拥有量和放置、使用情况还不能满足疫情信息直报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
陈颖璞  史达  鲁超  宇文星  黄桂林  赵琳  郭浩   《陕西中医》2021,(12):1756-1759
目的:探讨长安郭氏“循经取穴”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取穴冲击波联合塞来昔布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安郭氏“循经取穴”冲击波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优化甘草制款冬花的微波炮制工艺。方法 以单因素实验作为基础,以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甘草制款冬花中总生物碱、款冬酮、芦丁和异槲皮苷含量,结合醇浸出物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闷润时间、甘草用量、微波火力和炮制时间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实验研究,优化甘草制款冬花的微波炮制工艺。结果 甘草制款冬花的响应面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闷润时间4.5 h、甘草用量15%,微波火力100%,炮制时间83 s,总生物碱、款冬酮、芦丁、异槲皮苷和醇浸出物含量分别为0.002 1%、0.283 6%、0.7%、1.44%和27.6%。结论 优选得到的甘草制款冬花炮制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甘草制款冬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冯泉  李杰  薛汉中  孙亮  杨娜  田丁  何晓  张堃 《骨科》2020,11(6):541-546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病人出院后35 d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02例住院期间未发生DVT的下肢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术后都常规用物理方法和药物抗凝预防DVT,嘱咐病人出院后口服利伐沙班抗凝至术后35 d,记录术后35 d复查时双下肢DVT的发生情况。根据术后35 d门诊复查双下肢超声结果将病人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身体质量指数、合并其他骨折、合并内科疾病、术后的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对上诉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病人出院后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402例下肢骨折病人出院后发生DVT的有56例(13.9%),其中2例(0.50%)发生肺栓塞,2例均合并有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例发生在术后3周,1例在术后4周发生致死性肺栓塞。周围型52例,单纯中央型0例,混合型4例。膝关节以近的骨折病人DVT发生率为15.5%(36/232),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DVT发生率为13.8%(8/58),膝关节以远骨折病人DVT发生率10.7%(12/112)。两组间年龄、合并其他骨折、术后住院时间、冠心病、术后1 d D-二聚体、出院时D-二聚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3.207,95% CI(2.007,8.553),P=0.009]、合并其他骨折[OR=7.111,95% CI(2.297,22.011),P<0.001]、术后住院时间<7 d[OR=1.448,95% CI(1.225,1.718),P=0.020]、出院时D-二聚体偏高[OR=1.355,95% CI(0.892,12.626),P=0.027]是出院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虽然出院前常规使用物理方法和药物抗凝预防DVT,出院后嘱咐病人口服利伐沙班35 d,但是出院时没有DVT的下肢骨折病人术后35 d仍有发生DVT的可能(13.9%),严重者还会发生肺栓塞,年龄、合并其他骨折、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出院时D-二聚体是出院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9.
李水霞  李翠翠  郑林宏  慧惠  王红  汪静  胡靖 《骨科》2020,11(6):550-553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椎体成形病人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椎体成形术的435例OVCF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9例,女346例;年龄为(71.0±3.5)岁(60~89岁);T11骨折78例、T12骨折114例、L1骨折134例、L2骨折109例。将2017年接受常规护理的214例病人纳入对照组,2018年接受ERAS护理的221例病人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 BI)评分、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第1天,观察组的VAS评分、Barthel评分分别为(1.73±0.75)分、(81.00±2.00)分,优于对照组的(2.21±0.70)分、(75.82±1.8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下地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0.11±0.32) d、(3.31±0.50) 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1±0.33) d、(4.09±0.7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2.31%(204/2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1%(18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ERAS的护理可加速老年OVCF椎体成形病人的康复,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0.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目前,国内外医师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临床实践环境、镇痛药物种类/使用经验/了解程度、医保药品收录均有差异,故有效、规范化的慢性疼痛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亟待制定完善的、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等因素的跨学科慢性疼痛管理共识,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与重视、规范指导慢性疼痛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消除患者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在治疗患者原发疾病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功能需求。通过查阅文献,本共识专家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反复讨论和通信修改,对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