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8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471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1065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科学   448篇
综合类   1897篇
预防医学   579篇
眼科学   1832篇
药学   592篇
  2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24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747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834篇
  2004年   729篇
  2003年   553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 对30例全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进行术后气道造瘘口的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和发音训练的指导.结果 患者在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发音训练,气道造瘘口护理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血细胞X染色体失活偏移(skewed X—chromosomal inactivation,SXCI)与女性体质的关联性。方法:对15岁以上、获知情同意的1103例健康女性,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计算各亚量表分数,判定个体为平和质或偏颇体质。对上述个体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经Hpa11消化后,PCR扩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结果,比较HpaⅡ消化前后AR基因扩增产物的强度差异,计算其校正比值(CR)。结果:以CR≥3为判断SXCI标准时,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组间SXCI的发生率分别为8.9%(33/370)、32.0%(48/150)、8.1%(5/62)、11.3%(6/53)、18.4%(16/87)、22.9%(19/83)、10.9%(5/46)、29.0%(29/100)和8.0%(4/50),发生率间有显著性差异(X2=61.071,P〈0.05)。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与气郁质SXCI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2.0%(48/150)、18.4%(16/87)、22.9%(19/83)和29.0%(29/100)。分型与SXCI关联系数为0.2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SXCI与女性体质关联。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化疗(TACE)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68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1)TACE与HIFU联合组38例,在TACE治疗后2~3周,接受HIFU治疗;(2)单纯TACE组30例.肿瘤最大径5.0~14.5 cm,平均(9.3±3.2)cm,总计88个瘤块,多发病灶者选其中最大径肿瘤为观察目标.两组病例的平均年龄、病灶大小、肿瘤TNM分期以及肝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3±7)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AFP)、肿瘤影像学(CT或MRI或PET)等变化,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后肿瘤凝固性坏死、肿瘤大小、局部复发率和生存预后.结果 TACE与HIFU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0.6%(29/32).TACE与HIFU联合组的肿瘤坏死率为73.7%,肿瘤缩小率为68.4%,单纯TACE组分别为26.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1.1%、33.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明显高于TACE组(10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与HIFU联合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可提高肿瘤坏死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94.
湿电极单极针射频消融离体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消融时间、温度、设定功率对RITA UniBlate湿电极单极针形成的消融灶的影响.方法 观察湿电极单极针在离体猪肝射频消融实验时形成的消融灶形态特征,最大有效消融电极长度2.5 cm,分别以时间、温度或功率为变量分A、B、C 3个大组(11个亚组)进行实验,观察消融灶形态学特征,测量消融灶纵轴、横轴、针尖前端消融灶长度,计算消融灶体积,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上述4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用HE染色法对消融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所有消融灶均呈椭球体.消融灶切面由内向外形成3个区:中心区、坏死区、出血水肿区.(2)当消融时间为15 min、温度为103℃时消融灶达到最大,纵轴为(3.49±0.09)cm、横轴为(2.40±0.13)cm、体积为(10.6±1.3)cm3,电极前端消融灶长度(0.79±0.09)cm;功率作为变量引起的消融灶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一定时间、温度范围内,RITA UniBlate湿电极单极针消融灶大小随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功率变化对消融灶大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比较分析局部晚期食管癌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CS组)与单纯手术治疗(S组)5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痛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局部晚期食管癌(cT3-4N1M0)患者117例,其中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42例,单纯手术治疗75例.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将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率达11.9%,部分缓解率达47.6%,总有效率为59.5%.CS组手术切除率为100%,S组为8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CS组术后病死率为0,S组为1.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声音嘶哑、乳糜胸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S组术后第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3.2%、57.4%、31.7%,S组为81.3%、49.4%、26.4%,CS组总生存率稍高于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进一步分层分析,化疗有效患者(CR+PR)第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71.1%、51.8%,相对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及化疗有效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并且不增加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黄斑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对拟行双眼LASIK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进行检查,随机选取一眼入组研究。于LASIK术前1天及术后4周进行检查,检影验光比较术前后屈光度、OCT3测量并比较角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及RNFL厚度钟点值。【结果】LASIK术后,患者的屈光度明显减低(P=0.000),角膜厚度亦较术前显著变薄(P=0.000)。LASIK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1&#177;7)μm及(141&#177;8)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LASIK手术前后RNFL厚度均呈双峰状,于上、下方最厚,鼻、颞侧较薄。LASIK手术前上方、鼻侧、下方、颞侧RNFL厚度(象限值)分别为(136&#177;7)μm,(77&#177;15)μm,(123&#177;11)μm,(84&#177;16)μm;而术后4周分别为(135&#177;9)μm,(80&#177;12)μm,(123&#177;12)μm,(83&#177;8)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0.907)。而当按钟点值比较时,术后患者RNFL厚度测量除鼻侧3点方位(P=0.040)外,其余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114~0.974)。【结论】常规LASIK手术对中、低度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及黄斑厚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检测中国人胃癌组织中mTOR的活化形式p-mTOR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1例胃癌组织中p-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与其相关性。【结果】所检测的181例胃癌标本中p-mTOR蛋白表达阳性93例,阳性表达率为51.4%,p-mTOR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T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p-mTO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进展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转移的新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用HRT-Ⅱ系统测量我国不同年龄正常成人视乳头结构参数,探讨年龄对视乳头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2007年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正常人156例(20~80岁),20~40岁55例,41~60岁53例,61岁以上48例;各年龄段男女比例1∶1.随机选取一眼进行HRT-Ⅱ检查,获得视乳头地形图总体和局部参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年龄对视乳头结构总体和局部参数的影响.结果 年龄与视乳头总体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的相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对最大视杯深度(MxCD)、视乳头轮廓线高度变化(HVC)、视杯形态测量(CSM)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杯形态测量(CSM)与年龄正相关(r=0.241;P=0.002),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最大视杯深度(MxCD)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40~-0.31,P<0.01).年龄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在视乳头不同部位有所不同.结论 年龄、视盘面积大小对视乳头地形图参数有一定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变薄的趋势.在青光眼患者筛查及追踪随访时,视乳头地形图参数分析应考虑到年龄对视乳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Ahmed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效果以及临床并发症。方法对13例14眼难治性青光眼实施Ahmed阀植入术。结果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5.85±4.17)mmHg。其中1只眼术后眼压持续不降.在随访末4只眼需加用1-2两种抗青光眼药物后控制眼压。术后前房形成迟缓6眼,引流管口虹膜组织堵塞1眼.角膜失代偿1眼。麻痹性内斜视伴有复视(术后3个月)1眼。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术可作为对难治性青光眼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对喷昔洛韦的合成工艺改进.使之适合工业化生产.方法 以鸟嘌呤为原料,经氯化,缩合,水解等三步反应合成喷昔洛韦.结果与结论 合成经工艺改进,多步收率有较大提高,总收率为1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