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0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951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19篇
  5篇
中国医学   578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熊磊教授以理脾为本,将治痰贯穿始终。根据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癫痫发作期治疗主以涤痰开窍,辅以理气健脾,同时配合活血化瘀通窍与平肝息风潜阳。主要选方为柴芍温胆汤、天麻钩藤饮、桃红四物汤加减;缓解期则以补肾养肝为主,兼以健脾化痰,主要选方为杞菊地黄丸合定痫丸加减,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管氏培元九宫"针法治疗功能性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阳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管氏培元九宫"穴,按"洛书九宫数"施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玄驹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管氏培元九宫"针法对功能性阳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升参威骨痹片的质量标准,初步探索其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在批间含量差异较大的原因。方法:采用HPLC建立参威骨痹片的指纹图谱,以Diamonsil C18(4. 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 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10%A;5~15 min,10%~12%A;15~30 min,12%~26%A;30~43 min,26%~31%A,43~50 min,31%~40%A,50~70 min,40%~55%A;70~84 min,55%~72. 5%A),检测波长230 nm。以共有峰为自变量绘制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OPLS-DA-VIP)图,将共有峰对该制剂各批次间指纹图谱差异的贡献度量化,寻找差异较大的色谱峰,结合相关文献,筛选出与参威骨痹片临床适应症相关的成分并进行其含量测定的专属性试验,最终选定质控指标。通过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同时对本品及其生产过程中间体中质控指标进行测定,检测波长236,276,230,322 nm,其他条件同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结果: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6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 950。优选出马钱苷酸、龙胆苦苷、芍药苷、蛇床子素为参威骨痹片的质控指标,四者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61. 02,401. 80,255. 54,80. 68μg·g-1。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参威骨痹片的质量控制。原料药批间质控指标成分含量差异和生产过程中间体的质控方法不够完善是引起该制剂批间质控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和富民县两县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探索和分析老年慢性病与体力劳动强度之间的关联,为老年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玉龙县和富民县农村地区2 29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COPD、哮喘、高血脂、慢性肾病、消化道溃疡、白内障10种慢性病患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因素。  结果  不同民族、是否读过书、是否独居、是否农民、体力劳动强度、是否肥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均P < 0.05)。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83.3%,其中汉族慢性病患病率为83.1%,纳西族慢性病患病率为83.6%。随着年龄的增加,除75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下降外,所调查地区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 < 0.05)。中心性肥胖为老年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中心性肥胖的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是没有中心性肥胖的1.895倍;中体力劳动强度为老年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中强度体力劳动患慢性病的风险是低强度体力劳动的0.643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占比呈下降趋势,轻强度的体力劳动占比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 < 0.05)。  结论  中心性肥胖、体力劳动强度是老年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劳动强度存在差异,提示预防老年慢性病,需要在生活方式上对老年人群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杜鹃兰化学成分,发现其抗肿瘤活性成分。  方法  杜鹃兰经95%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定结构;应用MTT法,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结果  从杜鹃兰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bisbenzopyran (1),(22E)-ergosta-6,22-dien-3β,5α,8α-triol (2),3β-hydroxycholesta-5-ene (3),β-sistosterol (4),pinoresinol (5),5,4′-dihydroxy-7-(4-hydroxybenzoyl) -3′- methoxyflavone (6),4-methoxy-2,3,7-trihydroxyphenanthrene (7),2-hydroxy-4,7-dimethoxyphenanthrene (8),4,4′-dimethoxy-[1,1′-biphenanthrene]- 2,2′,7,7′-tetrol (9),4,7,4′,9′-tetramethoxy-[1,1′-biphenanthrene] 2,2′,7,7′-tetrol (10),Bavachinine (11),3-hydroxyphenpropionic acid-(2′-methoxy-4′- carboxy-phenol) ester (12);化合物7~12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9和10对MCF-7/S细胞株显示了很好的抑制活性。   结论  化合物2,3,5,7,10,12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9,10对MCF-7/S细胞株IC50分别为2.16,5.09 μ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R-(+)-普萘洛尔和S-(-)-普萘洛尔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分别比较普萘洛尔不同对映体在大鼠、犬、猴以及人4种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  方法  分别将R-(+)-普萘洛尔和S-(-)-普萘洛尔溶解在由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启动孵育的不同种属的肝微粒体中,在孵育不同的时间后加入乙腈终止反应。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卡维地洛为内标,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正离子扫描,分别测定各孵育体系中R-(+)-普萘洛尔和S-(-)-普萘洛尔的浓度。以孵育0 min时不同构型的普萘洛尔的质量浓度为参照,分别计算R-(+)-普萘洛尔和S-(-)-普萘洛尔在不同肝微粒体样品中的药物剩余百分比和体外代谢半衰期和固有清除率。  结果  普萘洛尔的线性范围为0.05~10.00 μg/mL,定量下限为0.05 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3%。在4个种属的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R-(+)-普萘洛尔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快,在猴肝微粒体中次之,在犬和人肝微粒体中代谢慢,体外消除半衰期依次为大鼠 < 猴 < 犬 < 人;而S-(-)-普萘洛尔则是在大鼠和犬肝微粒体中代谢快,在猴和人肝微粒体中代谢慢,体外消除半衰期依次为大鼠 < 犬 < 猴 < 人。在大鼠、犬和猴肝微粒体中,R构型普萘洛尔的t1/2均大于S构型,CLint小于S构型,但在人肝微粒体中却刚好相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R-(+)-普萘洛尔和S-(-)-普萘洛尔在4种肝微粒体中的体外代谢半衰期t1/2和固有清除率CLint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建立的HPLC-MS/MS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肝微粒体中普萘洛尔对映体质量浓度的测定。不同构型的普萘洛尔在大鼠、犬、猴和人4种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进关节镜下治疗难治性髌前滑囊炎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2014年5月对我院30例复发髌前滑囊炎患者,男22例,女8例。囊肿最大为8cm×12cm,最小为4cm×5cm,全部病例均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30分钟,术后固定2周。膝关节疼痛评价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对术前、术后3、6、12、24、36个月随访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均无感染,无肿胀,关节活动正常,全部病例术后膝关节疼痛显著缓解,活动显著改善。仅有1例患者残留有膝前疼痛,1例患者局部皮肤有麻木感。结论关节镜下保守治疗髌前滑囊炎,美容效果和功能效果满意,适合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2021年3月末瑞丽市COVID-19疫情暴发,本研究应用更新方程模拟COVID-19在瑞丽市的传播过程,快速测算其传播的流行病学参数传播序列间隔(SI)、再生数(R)及其在加强防控措施干预下的变化,为边境地区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官方网站公布的2021年3月30日至4月16日瑞丽市的病例信息,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使用R 4.0.5软件建立更新方程模型,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MCMC)采样计算各参数值的中位数与95%置信区间,对不同索引病例情况下疫情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疫情防控政策执行效果。结果 2021年3月30日至4月16日,瑞丽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0例,无症状感染者43例,共133例,其中19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2、28岁。通过模型得到SI中位数约为5.00(95%CI: 4.22~7.31)天,标准差中位数约为24.67(95%CI: 12.05~27.91)天; 在疫情暴发较早阶段,再生数R约为1.42(95%CI: 1.31~1.80),加强防控措施后1周内,R下降至0.58(95%CI: 0.07~0.72),位于临界值1.0以下; 模型预测4月17日以后,每天新增感染者数量≤1例。结论 在合理推测索引病例的前提下,更新方程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疫情数据,其预测瑞丽市的疫情将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瑞丽市的防控措施和经验可为类似边境地区的防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015-2019年云南省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 为制定预防儿童意外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5-2019年云南省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病例性别分布、年龄组分布、死因顺位等特征作回顾性分析, 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估计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间死亡率的差异。  结果  云南省5~19岁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从2015年的19.15/10万下降至2019年的18.35/10万(Z=-3.36, P < 0.01)。道路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中毒、火灾死亡率男生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867.01, 11.69, 147.60, 190.34, 7.23, 702.97, P值均 < 0.05)。意外伤害前3位死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除了意外跌落外, 道路交通事故、溺水、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中毒、火灾、全意外伤害死因15~19岁组死亡率高于5~9和10~14岁组(χ2值分别为764.47, 75.91, 31.75, 9.24, 114.96, 327.64, P值均 < 0.05)。前3位交通类型事故为骑(乘)摩托车人员的损伤、轻型货车或篷车事故损伤和驾(乘)小汽车人员的损伤, 分别占27.83%, 10.57%和7.90%。  讨论  需根据不同地区、年龄阶段、性别的儿童青少年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 减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云南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总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获得影响总延迟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减少总延迟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报告的云南省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病案资料。描述最终纳入研究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延迟特征。构成比的时间趋势检验用χ2趋势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组间患者总延迟的比较,估计生存概率并绘制生存函数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患者总延迟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  云南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总延迟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与就诊延迟相似。总延迟中位数由2005年的94 d降至2020年的33 d,2020年患者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概率较2005年增长了2.359倍,不同特征患者的总延迟天数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年份外,女性、高年龄、农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复治患者也是发生总延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在云南省结核病防控措施的实行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总延迟天数下降,有效控制了结核病疫情的发展。应侧重于降低总延迟天数较高的危险人群的就诊延迟, 寻求符合成本-效益的主动筛查方式,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