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3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65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785篇
预防医学   30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23篇
  4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探讨IL-1β、TNF-α在实验性矽肺大鼠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对其影响。方法本文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即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1组,干预2组,每组10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大鼠肺组织中的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IL-1β、TNF-α表达在模型组以及干预组在干预前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在干预后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TNF-α表达与辛伐他汀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IL-1β、TNF-α高表达在矽肺肺纤维化具有重要作用,辛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TNF-α表达,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比较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接受不同根治术术中及术后5年内生存情况。 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50例。传统开腹组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及5年内生存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镇痛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切缘阳性率及术中冷冻切片Dukes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及术后5年内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的20.0%(P<0.05)。 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术,5年内生存率与开腹术一致。  相似文献   
93.
李刚  吴铭  彭玲玲  唐巍  孙玉华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0):1061-1063
目的:探讨医学美学原则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中的具体应用方案,评价医学美学原则在口腔颌面部恶性和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作为实验组,应用医学美学原则进行手术,另一组进行普通外科手术,作为对照组,其中65例为良性肿瘤,35例为恶性肿瘤。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调查患者对本次手术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是否进行了二次手术修复。结果: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术后总体效果恢复较好并且患者对本次手术的满意度也较高,而对照组进行二次修复手术的例数较多。结论:将医学美学原则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能够减少对口腔颌面部外形、功能的破坏,降低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4.
背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并发症发生问题。目的:评价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1998年1月到2010年10月采用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4例,随访时检查环小指运动及感觉情况,测量双上肢长度、肘关节活动度,摄双肘正位片测量Baumann角或提携角。采用HSS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 结果:144例患儿,随访14~85个月,平均60个月,根据HSS肘关节功能评定法行功能评价:优140例,良4例,无肘内翻和肘外翻畸形发生,无继发尺神经损伤,肢体无短缩。 结论: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外观,预防了肘内翻畸形及继发尺神经损伤,且对骨骺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继发颅内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 586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确定颅内感染病原体。结果 脑脊液培养显示AB感染124例,其中MDR-AB共99例。颅内AB感染的发生率为7.82%(124/1586),颅内MDR-AB感染的发生率为6.24%(99/1586),占颅内AB感染的79.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肺部MDR-AB感染、开颅手术>1次是颅内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MDR-AB感染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预防MDR-AB感染对改善颅脑手术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缩短ICU入住时间、改善ICU条件对预防颅内MDR-AB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病人127例临床资料,按照病人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压发生将病人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2组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127例病人中发生低血压67例(52.75%);127例病人共透析8 255例次,发生低血压1 125例次(13.63%)。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病人体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超滤量和超滤量/体质量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滤量、超滤量/体质量比值均为影响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低血压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年龄、超滤量、超滤量/体质量比值是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老年病人和超滤量高的病人,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7名腹膜后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既往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术后病理、随访记录等资料.结果 B超诊断阳性率为85.0%,CT和MRI诊断阳性率为100%.开放手术组25例,肿瘤平均直径8.06cm,人平均手术时间为154.3min,人均术中出血量790.1 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11.8d.腔镜组22例,肿瘤平均直径6.84cm,人均手术时间153.9min,人均术中出血量289.2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9.0d.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27例(57.45%),恶性肿瘤20例(42.55%).恶性PRT完整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为40.0% (4/10),姑息切除组为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PRT术前诊断至关重要,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佟磊  李华  魏东  刘加元  张姚  王斌 《骨科》2016,7(6):398-402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的1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为25~57岁,平均为46.5岁.通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改善情况,并比较胸腰椎椎体后凸Cobb角矫正情况、融合情况、临床疗效等.结果 1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0~232 min,平均为2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0~2400 ml,平均为1600 ml.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硬膜撕裂,予以修补;1例患者术后切口浅表感染,经1周换药后,转归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腰痛VAS评分平均分别为(8.08±1.00)分、(2.25±0.97)分、(1.41±0.51)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椎体后凸Cobb角平均为49.08°±11.79°、13.67°±4.23°、14.50°±3.99°.术后1周、术后1年的VAS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1年与术后1周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