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焱  翟凤霞 《陕西中医》2020,(5):660-662
妊娠期间,咳嗽不已,称"妊娠咳嗽",亦称"子嗽",孕妇咳嗽日久未见好转,咳嗽胸痛甚则咳而呕吐,或咳嗽剧烈或久咳不愈,可损伤胎气,导致堕胎、小产。笔者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外感型中表寒里热证子嗽,认为此类患者病在太阳阳明,属于寒热错杂之表寒里热,采用《伤寒论》中方证麻杏甘石汤合止嗽散,使热从外泄,宣发卫气,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故辨证论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同时子嗽治疗还需注意健脾固肾安胎,应将顾护胎元贯穿治疗妊娠咳嗽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呼吸系统疾病越发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复杂多变的病征给医疗领域带来一系列挑战,许多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已不足以应对该局面,临床亟需更加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为诊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呼出气冷凝液(EBC)是以无创方式获得的呼吸道内衬液,是呼吸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的一种新的重要来源,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基于EBC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能有效反映患者病情变化,优化治疗方案。该方法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无创、重复性高、依从性好等优点,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系统分析了EBC中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断、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收集、检测规范及临床应用等提出相应问题,为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共识建立了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高危人群规范应用心脑宁胶囊以提升疗效的关键流程,概述了心脑宁胶囊的中医配伍理论、药学和药理研究特性,界定了心脑宁胶囊的精确适用人群、干预时机、病证疗效特点及优选应用方案,归纳了心脑宁胶囊的不良反应、使用禁忌、注意事项及非临床安全性等相关证据。本共识适合ASCVD相关专业领域的执业医师、执业中医医师和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使用。  相似文献   
4.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对低氧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缺氧环境下被诱导高表达。HIF-1α是促进As进展的关键蛋白,广泛参与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文章综述了HIF-1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旨在为基于HIF-1α的As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益气化瘀清热方序贯辨证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清热方序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4,8,16,24,32...  相似文献   
6.
炎症小体一直是动脉粥样硬化(AS)研究的重点,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NLRP3的作用机制上。近年来,一种参与天然免疫的胞质感受器AIM2进入视野,可识别dsDNA并诱发细胞焦亡,在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均有表达,多维度参与AS的发生、发展。AIM2炎症小体在AS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其在AS中的病理、生理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究。该文通过总结AIM2炎症小体的结构、生物学特性、调节因素,综述其在AS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S的防治提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槐杞黄颗粒在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7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加用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肾脏血...  相似文献   
8.
9.
文章介绍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夏桂成教授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肾阳虚、心火盛导致的心-肾-子宫轴功能紊乱,创立了将温肾宁心的基本治则与子宫藏泄运动规律结合,进而调复心-肾-子宫轴的新方法,为临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赵文举  付海鑫  应春苗  刘向哲 《中草药》2024,55(8):2812-2819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过程,是临床患者恢复亟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铁死亡的病理机制和CIRI密切相关,成为治疗CIRI的新兴靶点。中药治疗卒中具有独特优势,可通过减轻铁超载、减少活性氧产生、激活铁死亡防御通路、调节脂质合成等关键环节抑制铁死亡,减轻CIRI,保护神经功能,促进损伤恢复。通过对中药调控铁死亡治疗CIRI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CIRI和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与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