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7篇
  免费   4197篇
  国内免费   2446篇
耳鼻咽喉   425篇
儿科学   496篇
妇产科学   332篇
基础医学   3104篇
口腔科学   894篇
临床医学   4578篇
内科学   4201篇
皮肤病学   354篇
神经病学   1422篇
特种医学   13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187篇
综合类   8281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3419篇
眼科学   706篇
药学   4666篇
  68篇
中国医学   3575篇
肿瘤学   2327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674篇
  2022年   1647篇
  2021年   2432篇
  2020年   1887篇
  2019年   1221篇
  2018年   1293篇
  2017年   1390篇
  2016年   1188篇
  2015年   1825篇
  2014年   2234篇
  2013年   2411篇
  2012年   3360篇
  2011年   3572篇
  2010年   2634篇
  2009年   2169篇
  2008年   2392篇
  2007年   2170篇
  2006年   1950篇
  2005年   1576篇
  2004年   1166篇
  2003年   1020篇
  2002年   900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416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98例尿道下裂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尿道下裂手术的改进,进一步完善尿道下裂手术的技巧和护理。方法A组50例尿道下裂Ⅰ期成形术中,采用皮下连续内翻缝合形成新尿道,且固定于阴茎海绵体,由阴茎根部自下而上多层次,多点缝合皮瓣皮下组织至阴茎海绵体上,均无间隙和死腔。B组48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作对照。结果A组50例尿道下裂Ⅰ期成形术成功44例,B组48例成功17例,A组与B组相比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尿道下裂Ⅰ期成形术成功率关键在于术者对术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术中及术后对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不同微生物诱导家蝇幼虫表达的抗菌肽特性.用3种不同的病源菌通过针刺感染的方法诱导家蝇幼虫表达抗菌肽,通过Sephadex G25分离,用Hult mark改进法和抑菌圈测定法作抑菌试验,用毛细管电泳(CE)分析不同微生物诱导得到的抗菌肽样品差异,检测抗菌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发现不同微生物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肽具有广谱抑菌性,但不同样品对不同病源菌抑菌活性有差异,不同测定抑菌效果的方法对抑菌结果有影响,各种抗菌肽样品CE蛋白谱具有明显不同.抗菌肽样品都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说明不同微生物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肽类型以及抗菌肽含量与诱导源有关,抗菌肽为家蝇幼虫体内固有成分,诱导增加了抗菌肽的表达量同时刺激新抗菌肽的产生.用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家蝇幼虫可产生较多含量高活性好的抗菌肽.  相似文献   
103.
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ing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4 ̄67岁,平均40.6岁。胫骨近端骨折28例,股骨远端骨折13例。多发伤22例(53.7%),陈旧性骨折6例(14.6%),翻修手术1例。新鲜骨折均采用关节面切开复位、干骺端闭合复位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陈旧性骨折及翻修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果单侧LISS手术时间平均87.2min。全部病例随访13~21个月,平均16个月。3例股骨远端骨缺损患者平均于术后21.3周(19~24周)行植骨术,植骨术后22.3周(18~24周)骨折愈合。其余患者愈合时间平均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8周(12~25周)。术中发生螺钉脱落1例,提拉复位装置断裂1例,工具断裂1例,螺钉未能按计划置入2例。术后发生关节面复位丢失1例,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败病例。按照Rasmussen骨折复位评分标准,优31例、良10例。术后1年关节活动范围2.4°~95.6°。术后1年HSS评分平均88.4分(58~98分),其中优27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2%。结论LISS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骨折。但其手术理念及手术技术与传统手术不同,还需要一定病例与随访的积累才能确定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按分组分别给予门静脉输注供者骨髓细胞(DBMC)(B组)、骨化三醇灌胃(C组)、输注DBMC及骨化三醇灌胃(D组)以及环孢素A(CsA)灌胃(E组)。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测定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钙、磷浓度,进行受者与供者及无关第三品系大鼠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结果 D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其它各组显著延长(P<0.05);术后7d,C组、D组、E组受者脾细胞均能显著抑制供者及第三方无关供者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引起的MLR;D组手术前后血磷、血钙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D组最轻;D组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A组)、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骨化三醇灌胃联合DBMC输注可显著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每次4.5g,q8h~q12h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84.85%,细菌清除率88.23%,不良反应率3.03%。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安全、低毒、抗菌谱广的特点,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良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结肠扫描不同充填剂与不同体位的方法 ,探讨出最佳充填剂与最佳体位以提高结肠 CT扫描质量。方法 :分别对 4 0例结肠 CT扫描病人采用不同的充填剂 ,与不同的体位 ,评价不同的充填剂与不同体位的优缺点。结果 :水作为充填剂组病灶显示情况明显优于泛影萄胺组且伪影少 ,选择不同体位组图像质量也明显优于常规体位组。结论 :结肠 CT扫描时应首选水作为充填剂 ,根据病变不同选择不同的体位 ,有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脑死亡状态下巴马小型猪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A组):动物麻醉后仅行开颅与开关腹手术。非药物干预组(B组):建立脑死亡模型,不进行药物干预。NAC处理组(N组):建立脑死亡模型,于脑死亡后1和12h,按200mg/kg的剂量将NAC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经静脉缓慢滴注。分别于脑死亡后6、12和24h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以及干扰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脑死亡后24h,取各组心尖部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心脏组织结构变化,电镜下观察心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 mRNA的变化。结果 脑死亡6h后,B组及N组的血清cTnT、IL-1β、IL-6、TNF-α水平均开始升高,但N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B组。脑死亡后24h可见心肌细胞出现损伤性改变;N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B组。B组及N组心肌细胞中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但N组显著低于B组。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减轻脑死亡状态下心脏的形态和功能损伤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000-2005年40例出血性颅内段椎动脉夹层的治疗。其中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33例,夹层段动脉闭塞6例,夹层近端主干动脉闭塞1例。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46个月,平均16.3个月。发现夹层动脉通畅,无夹层再出血,无新发后循环梗死。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夹层复发,行补充填塞弹簧圈。结论血管内夹层近端闭塞以及夹层段动脉闭塞是治疗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治疗保留了载瘤动脉,避免了术后对侧椎动脉血流负荷量的增加;减少了后循环缺血的危险,扩大了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手术适应证。本组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未增加夹层再通以及穿支动脉闭塞。本组经验初步表明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出血性颅内椎动脉夹层的合理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9.
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6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6~85岁,平均(60.50±15.76)岁.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胆道疾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发病率高.胃镜、X线口服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对术后胃瘫的诊断有价值,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在术后4周内恢复.结论该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一旦诊断成立,采取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治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不宜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110.
羟甲基烟酰胺分散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羟甲基烟酰胺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几种崩解剂的作用,以正交试验设计确立最佳处方,并与普通片进行体外溶出度比较。结果:崩解剂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效果最优,最佳处方崩解时间为78.9S,溶出速度远大于普通片。结论:所研制的羟甲基烟酰胺分散片溶出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