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3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的可信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不同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并与传统Schatzker分型进行比较,证实三柱分型的可靠性。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三柱分型,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切口和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从304例(323膝)胫骨平台骨折中抽取50例,选择4位未参与该项手术的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每例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和Schatzker分型的评估。评估结束后使用Kappa值计算4组相关度,以比较评价三柱分型和Schatzker分型的可信度差别。结果 323膝胫骨平台骨折中,0柱骨折4膝(1.2%),单柱骨折181膝(56.0%),双柱骨折108膝(33.4%),三柱骨折30膝(9.3%)。在单柱骨折中,外侧柱114膝(63.0%),内侧柱53膝(29.3%),后侧柱14膝(7.7%)。在双柱骨折中,外侧柱合并内侧柱36膝(33.3%),内侧柱合并后侧柱34膝(31.5%),外侧柱合并后侧柱38膝(35.2%)。三柱分型的可信度Kappa值为0.766(0.706~0.890),属于基本可信程度;Schatzker分型的可信度Kappa值为0.567(0.513~0.589),属于中度可信程度。结论 基于CT和三维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直观明了,具有较高可信度,建议作为新的分型系统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InterTan髓内钉与Gamma3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InterTan髓内钉组(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5例,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78.4±6.1)岁,骨折AO分型:A1型8例,A2型15例,A3型2例.Gamma 3钉组(采用Gamma 3钉内固定治疗)25例,男7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79.2±7.8)岁;骨折AO分型:A1型10例,A2型13例,A3型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InterTan髓内钉组和Gamma 3钉组术后各有2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3.4、13.6个月.InterTan髓内钉组和Gamma 3钉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71.5±19.3)、(61.3±13.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0,P=0.044);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183.9±69.3)、(182.1±68.8) 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3.1±0.8)、(3.1±0.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83.7±5.7)、(82.2±6.4)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分别为8.7% (2/23)、13.0% (3/23),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内固定均可靠、效果良好,InterTan髓内钉更适合骨质疏松严重或粉碎性骨折患者,Gamma 3钉因手术时间短可用于对手术耐受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骨牵移技术治疗胫骨CiernyⅣ型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l-izarov外固定骨迁移技术治疗35例胫骨感性骨不连患者。结果手术时间58~80(64±4.2)min。35例均获随访,时间14~33(19.6±6.2)个月。骨牵移长度4~10(5±2.2)cm,牵移骨痂矿化的时间为11~20(12.1±3.2)周,牵移骨段与胫骨截骨段接触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3~26(15.9±1.3)周。3例出现马蹄足畸形,给予跟腱延长;2例出现骨不连,断端清理髂骨植骨后愈合;1例出现钉道热力性骨坏死,清创后治愈。疗效评定按Johner-Wruh评定:优22例,良8例,差5例,优良率达85.7%。结论 Ilizarov外固定骨牵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5.
孔维清  徐建广  眭述平  张长青  曾炳芳 《上海医学》2012,35(11):951-953,90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滑脱伴发椎管内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腰椎滑脱伴同节段椎管内硬脊膜外腔占位的25例患者实施后路减压、肿块切除、滑脱节段融合内固定术。25例患者的年龄为41~68岁,平均年龄为(54±6)岁;男15例,女10例;L4、L5节段滑脱14例,L5、S1节段滑脱11例;术前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腰痛及下肢放射症状。滑脱程度:Ⅰ度10例,Ⅱ度9例,Ⅲ度6例。术前常规行MRI检查,术后对肿块行病理检查。随访患者术后融合情况并进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完整切除肿块,术后病理检查均示椎管内囊肿。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的JOA评分为(19.5±3.1)分,显著高于术前的(12.0±2.3)分(P<0.05)。结论腰椎滑脱常伴发椎管内囊肿,在彻底切除肿块的同时行滑脱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囊肿复发。对腰椎滑脱患者术前须常规行MRI检查以免遗漏椎管内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无菌性松动的髋关节假体的界膜发现有P物质免疫活性的感觉神经纤维,本研究探讨P物质和PMMA颗粒对成纤维细胞分泌PGE2和IL-6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病人翻修术时取松动人工关节周围假滑膜,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物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与成纤维细胞孵育.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PGE2和IL-6含量.[结果]P物质或PMMA颗粒能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PGE2和IL-6,而且P物质和PMMA颗粒共同刺激的成纤维细胞产生PGE2和IL-6明显增加.[结论]P物质和PMMA颗粒在增强成纤维细胞PGE2和IL-6的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PGE2和IL-6在骨溶解和假体松动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PMMA颗粒和P物质都能在界膜的炎症、骨溶解和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锚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可使踝关节解剖结构发生紊乱,治疗不当会引起行走障碍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目的:评价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应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患者35例,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2-61岁,平均35.7岁,均为闭合性损伤,未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受伤至治疗时间2-10 d,平均4.6 d。根据Lauge-Hansen分型,26例为旋后-外旋型;9例为旋前-外旋型。根据Danis-Weber分型,26例为C型;9例为B型。35例患者应用锚钉修复固定治疗后,通过评估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以及影像学检查愈合修复情况,评价锚钉修复固定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3.8个月。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X射线片随访结果,35例患者踝关节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21周,平均13.6周。改良Baird-Jackson 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5.7%。内固定后6个月应力位X射线片测量结果,患侧内踝间隙为(3.49±0.36) mm,与健侧(3.37±0.41) m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同时,应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量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探讨成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重建肱骨颈干角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382名正常成人的肱骨颈干角。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12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测量术后患侧肱骨颈干角,并以测得的正常成人肱骨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作为参考值,将患者分为内翻复位组(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上限)。随访指标包括患侧肱骨颈干角的变化、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并发症等。结果 国人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为136.1°±4.5°,双侧95%参考值范围127.2°~144.9°。所有患者获得6~32个月的随访,平均13.8个月。内翻复位组29例、正常重建组90例、外翻复位组9例。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分别平均为70.3分、77.2分和73.2分, VAS评分分别平均为2.8分、1.8分和2.1分,肱骨头内翻角度分别平均为4.2°、1.6°和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5%、14.4%和22.2%。正常重建组在功能恢复、VAS评分、术后肱骨头内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内翻复位组。结论 术中重建良好的肱骨颈干角是内固定稳定、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内固定失败和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肱骨头内翻复位易导致肱骨头进行性内翻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联合钙剂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对骨痛、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作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组(SR+Ca组,62例)和钙剂组(Ca组,62例),进行开放、对比研究。雷奈酸锶+钙剂组:雷奈酸锶2g/d,口服,同时口服钙剂600mg/d;Ca组:钙剂600mg/d,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腰背部自发性疼痛的VAS评分、L1-L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桡骨远端的BMD值及T值,并观察两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雷奈酸锶+钙剂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低于钙剂组,但骨痛缓解过程较为缓慢;雷奈酸锶+钙剂组L1-L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桡骨远端的BMD值及T值在治疗后6月及12月较治疗前上升显著,明显优于钙剂组(P<0.01)。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钙剂组明显高于雷奈酸锶+钙剂组。雷奈酸锶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及腹泻,钙剂组主要为便秘。结论雷奈酸锶对骨痛的缓解作用较为缓慢,但经过足够的疗程依然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它能有效提高骨质量,降低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副反应少,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通过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18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1~68岁,平均41 8岁.骨折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5例,Ⅲ型3例.其中4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胸部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 d至13年,平均18.4个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0 ~ 18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50 mL.术中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所有患者获平均30.2个月(14 ~50个月)随访.术后临床症状评价按照Mayo(McGrory)颈椎创伤后临床评分系统:优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术后VAS评分(1.4±0.8)分较术前(5.3±1.2)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53,P=0.000),6例合并神经症状的患者神经症状均有至少1级改善.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所有患者螺钉位置良好,在随访过程中无松动、移位、断裂等发生.结论 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为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