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66篇
  免费   3579篇
  国内免费   2081篇
耳鼻咽喉   348篇
儿科学   461篇
妇产科学   197篇
基础医学   2183篇
口腔科学   811篇
临床医学   4235篇
内科学   3045篇
皮肤病学   536篇
神经病学   731篇
特种医学   1485篇
外科学   3031篇
综合类   9569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764篇
眼科学   478篇
药学   3991篇
  44篇
中国医学   3875篇
肿瘤学   1634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80篇
  2022年   1200篇
  2021年   1351篇
  2020年   1248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733篇
  2017年   956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1277篇
  2014年   1778篇
  2013年   2164篇
  2012年   3283篇
  2011年   3416篇
  2010年   3090篇
  2009年   2847篇
  2008年   2868篇
  2007年   2807篇
  2006年   2445篇
  2005年   1820篇
  2004年   1362篇
  2003年   1084篇
  2002年   881篇
  2001年   764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治疗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手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4种皮瓣修复治疗: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足背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6例;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4例。结果21例随访8周-5年,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8例。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皮瓣技术能满足手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的需要,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手功能的恢复。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椎板扩大开窗、椎间颗粒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5年(平均19.7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4.1%;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髓核组织摘除不彻底,神经根粘连,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细致地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取得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6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raving and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reactions under the exposure of heroin-related cues in abstinent heroin dependents.Methods In this self-controlled study,382 abstinent heroin dependent patients watched video of heroin smoking and injecting situations,and in the meantime were exposed to herein simulacrum and apparatus after relaxation exercises.The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reactions were mcagured with a multi-biofeedback instru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cue exposed.Self-reported craving was also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cue exposed.Results The craving were increased[(18±22)mm vs.(29±29)mm,P<0.01]after cue exposures compared to pre-exposure,EMG[(12±7)μN vs.(14±10)μV,P<0.01]and SC[(6.8±4.3)μS vs.(7.4±4.3)μS,P<0.01]also increased.But the percentages of δ,θ,α,SMR,low β,high β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at under the cue exposures[8:(10.8±4.7)%vs.(9.7±4.4)%,P<0.01;0:(6.8±2.0)%vs.(6.3±2.0)%,P<0.01;α:(4.8±1.8)%vs.(4.5±1.7)%,P<0.01;SMR:(3.0 ±1.2)%vs.(2.8±1.2)%,P<0.01;low β:(2.6±1.1)%vs.(2.5±1.1)%,P<0.01 and high β:(4.6 ±1.5)%vs.(4.5±1.5)%.P<0.05].Conclu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rug-related cue induce heroin craving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reactions.  相似文献   
64.
65.
piRNA(Piwi—interacting RNA)是2006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小RNA,长度约24到30个核苷酸,其作用与Dicer酶无关.与Piwi蛋白家族成员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目前研究piRNA的功能都基本限定在生殖细胞中,近来研究表明piRNA对于生殖细胞功能的很多环节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生殖支持细胞的影响的研究也有了进展。本文就piRNA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自杀特征具有独特性。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精神病学等各方面密切相关。自杀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我们要提高意识,认识到自杀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7.
目的用MRI研究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血管化过程,探讨义眼台血管化MRI表现和特点。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眼眶内植入直径12mmHA义眼台,于术后第2、3、4、5、6周对所有手术兔行双眼MR平扫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计算义眼台强化区体积与义眼台体积比值(VE/VHA),对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于第2、4周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2只,第6周对剩余动物义眼台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第2、3、4、5、6周VE/VHA值分别为0.570±0.055;0.787±0.036;0.995±0.014;1.000±0.000;1.000±0.000。第2、3、4周VE/VHA值逐渐增加,均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094,P=0),第4、5、6周均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6,P=0.520)。术后2周病理显示义眼台周边有纤维血管生长,第4、6周整个义眼台完全血管化。结论MRI可直观、准确地评价义眼台血管化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高频电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间使用高频电铲成功进行腹腔镜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28例,分别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盆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手术时间(178.6±25.3)min、术中出血量(62.6±40.5)ml、术后盆腔引流量:术后1d(90.5±27.1)ml、术后3d(5.4±4.6)ml、肛门排气时间(33.0±5.4)h、疼痛程度(VAS):术后1d(5.52±1.29)、术后3d(2.42±1.06)、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随访1~26月无肿瘤复发及肠梗阻患者。结论高频电铲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9.
王安果  向敬池  伍季  范俊 《西部医学》2004,16(2):160-16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7例拟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作前瞻性增强研究 ,分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和排泄延迟期扫描 ,注射对比剂 80 10 0ml后 60秒和 3 0分钟分别行盆腔CT扫描 ,回顾性重建间隔 3mm ,采用多轴向多方位重建 (MPV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重建。结果 膀胱充盈显示佳 ,肿瘤软组织影更为凸出 ,病灶与膀胱壁关系表现更全面。结论 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有助于膀胱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分期 ,对不能耐受膀胱镜检查或尿道狭窄的病人尤为适用 ,无盲区。  相似文献   
70.
食管鳞癌中肿瘤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虹  曾亮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2):162-164,168,F005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 5例食管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 ,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肿瘤MVD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 ,肿瘤MVD平均值为 15 .5 8,中位值为 15。MVD水平与食管癌的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 (P <0 .0 5 )。多血管型 (MVD >15 )病例的术后生存率低于少血管型 (MVD≤ 15 )病例 (P =0 .0 2 78)。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MVD水平是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食管鳞癌的血管新生与癌肿进展程度有关 ,高MVD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MVD的患者 ,其MVD水平可独立用于预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