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贵州省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规律的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基因型及遗传多样性,为贵州省沙门菌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自2013—2018年贵州省7个市(州)的71株疑似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及血清分型,结合双重PCR法确定疑似菌株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提取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的DNA作为模板,进行CRISPR1和CRISPR2的PCR扩增,将阳性扩增产物进一步测序,获得菌株的CRISPR1和CRISPR2间隔序列,根据间隔序列的组成,确定CRISPR基因型,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对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71株疑似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菌株经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双重PCR法鉴定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经CRISPR1和CRISPR2两个位点的PCR扩增和产物测序,71株菌共检测到163个间隔序列,其中CRISPR1有102个,CRISPR2有61个。联合CRISPR1和CRISPR2两个位点的间隔序列进行分析,发现71株菌被分为33个CRISPR基因型(TSTs),其中TST11和TST1为贵州省的优势基因型,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5.35%和12.68%。71株菌经Bionumerics软件聚类分析后被分为A、B、C、D 4个簇,A簇包含的菌株最多,B簇包含的基因型最多,不同来源的3株参考株独立成簇,D簇包含7个TSTs基因型。结论贵州省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具有优势的CRISPR基因型和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可能有其他的感染来源。  相似文献   
12.
1979年以来,我们农村复治肺结核病人进行了门诊指导化疗,现简介工作概况及体会。对象:1.病人均按1978年复治标准选例、2.未用RFP者、3.经济条件可保证全程用药。原选77例,因经济条件变化,药物副反应、住院、死亡及误诊共取消11例,本文分析66例。66例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16~68岁,平均35岁。病程0.5~21年,平均6年。主要病型慢纤洞20例(30.3%)、浸润性46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乳腺原发性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患者女,1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侧乳房肿块,呈无痛进行性增大。超声表现为右侧乳房混合性巨大囊实性包块,边界尚清,可见少许血流;MRI表现为右侧乳房一巨大肿块,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分隔影,T1WI呈等低信号,边界清晰,DWI上肿瘤信号不均,以高信号为主,动态增强扫描示瘤体边缘及实性成分呈斑片状、结节状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理诊断:右侧乳腺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相似文献   
14.
王铭 《骨科》2015,6(2)
目的 探讨巨大瘤样钙盐沉积症治疗及闭合创面的新方法 结论 该方法简便,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2013年5月1日收治1例双髂部巨大瘤样钙盐沉积症(tumoral calcinosis,TC)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双髂部疼痛,不能侧卧1个月。无发热、消瘦乏力,无外伤史。于我院门诊行X线检查提示:双髂骨外侧高密度钙化影,边界清(见图1a),诊断为TC,收治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5次/min,呼吸18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以硅在天然骨中的含量为掺杂量制备的硅-羟基磷灰石(Si-HA)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水热法制备微量硅掺杂改性的Si-HA;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及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构相;MG63细胞在材料表面分别接种培养1、6、12 h及1、4、7、14 d,通过CCK8方法分别检测MG63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情况;通过DAPI染色法验证CCK8检测细胞黏附数量;并对1、4、7、14 d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检测;采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ALP、Ⅰ型胶原(Col-Ⅰ)、骨钙素(OC)在1、4、7、14 d的表达.结果 Si的掺杂未改变HA表面结构及组成;MG63细胞在材料表面培养6、12 h,Si-HA表面细胞附着数量明显高于HA表面(P<0.05);DAPI染色法与CCK8实验结果相同;细胞培养4、7d时,Si-HA较HA表面的增殖细胞数量增多(P<0.05).细胞培养4、7d时,Si-HA材料表面ALP活性及基因表达高于HA表面(P<0.05);4、7、14 d时Col-Ⅰ基因在Si-HA表面的表达量明显高于HA表面(P<0.05).7、14 d时,OC基因在Si-HA表面的表达量明显高于HA表面(P<0.05).结论 以硅在天然骨中的含量为掺杂量的Si-HA能够促进MG63成骨细胞黏附、增殖,上调成骨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提高了HA材料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如何减少术时的疼痛,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得极为重要。我院于2003年引进飞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生产的NLX-1内窥流产吸引系统,它将内窥镜安装在带吸引孔道的镜鞘中实现了在可视情况下的人工流产手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2004年1月以来开展内窥可视人工流产术,术前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静脉全麻5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导丝是介入医学工程器械的基础器械之一,是将治疗器械送到指定病变部位的输送器械,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的顺利与否。文章就医用不同金属材质的特点与应用、导丝类型和结构、导丝性能、钛合金导丝性能与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导丝核心部分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适于设计直径渐变并具有可塑性的导丝芯丝部分,赋予导丝良好的推送性、扭控性、支持力及柔软性。通过开发钛合金材料、成型工艺等,制作高性能的导丝。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消饮化瘀方对CHF大鼠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6周复制CHF模型,随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模型是否复制成功。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7g/kg)、中药中剂量组(14g/kg)、中药高剂量组(28g/kg)及美托洛尔组(10mg/kg),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每日一次,连续4周。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脑钠肽(BN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β1-AR、PI3KCG、P-AKT蛋白含量,Real 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中β1-ARmRNA、PI3KCG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心功能降低,BNP、β1-AR、β1-ARmRNA表达明显升高,PI3KCG、P-AKT、PI3KCG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BNP、β1-AR、β1-ARmRNA表达明显降低,PI3KCG、PI3KCGmRNA表达明显升高;中药中剂量、中药高剂量及美托洛尔P-AKT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消饮化瘀方可能是通过β-A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