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1篇
  3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目的:研究棕榈酸刺激的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棕榈酸(0.16 mmol/L)刺激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并取其上清液处理HepG2细胞。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观察HepG2细胞的纵向迁移能力和横向迁移能力;RT-qPCR检测巨噬细胞和HepG2细胞的炎症/趋化因子及HepG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标志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棕榈酸促进了巨噬细胞迁移,显著上调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用棕榈酸刺激巨噬细胞的上清液处理HepG2细胞,其纵向迁移能力和横向迁移力明显强于未经棕榈酸处理组,且HepG2细胞的多种炎症因子和N-cadher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结论:棕榈酸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炎症因子/趋化因子,进一步通过旁分泌/内分泌作用于HepG2细胞,促进HepG2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增强HepG2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实时透视食管超声下置入的钛夹位移,评估食管病灶内扩边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食管超声探察病灶,病灶的上下端置入金属钛夹做基准标记,在模拟放疗体位下直接采集透视图像分析,分别记录平静呼吸和屏气状态下钛夹的空间位移。结果60例患者完成试验,74个病灶,137枚钛夹被置入。透视观察到134个(97.8%),钛夹脱落中位时间为23天,无Ⅲ度以上钛夹置入相关性不良反应。钛夹运动呈规律性振动,振动频率与呼吸运动和心脏搏动相关。在平静呼吸状态下,钛夹移动的极值和中值分别为:头脚方向:(0.7~14.0 mm,7.5 mm)、左右方向(0.4~5.6 mm,2.0 mm)、前后方向(0.6~9.0 mm,2.3 mm);在屏气状态下,钛夹移动的极值和中值分别为:头脚方向(0.2~3.3 mm,1.5 mm)、左右方向(0.2~3.3 mm,1.1 mm)、前后方向(0.3~3.7 mm,1.5 mm)。结论呼吸运动、心脏搏动、食管病灶位置影响食管病灶内扩边值,其中呼吸运动是主要因素。食管超声钛夹基准标记下的实时透视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妊娠糖尿病(GDM)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大鼠分成4组正常妊娠组、GDM模型组、低剂量褪黑素5mg/(kg·d)治疗组及高剂量褪黑素10mg/(kg·d)治疗组,每组6只。不同剂量褪黑素治疗14天后,检测大鼠胰腺组织形态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水平,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细胞氧化应激指标及铁含量。检测胰腺组织中褪黑素受体基因及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褪黑素治疗明显减轻了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和细胞凋亡水平,降低了血清中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了胰腺组织中CAT、GSH-PX、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剂GSH水平,降低了H2O2、MDA及铁含量。褪黑素治疗显著增加了大鼠胰腺中褪黑素受体基因MTNR1B表达,同时调控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包括增加GPX4及FTH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ACSL4基因表达水平。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褪黑素受体介导,抑制组织氧化还原水平失衡,降低组织细胞凋亡和铁死亡,进而缓解GDM所致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调查兵器试验参与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提高参与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激水平量表和访谈的方法,对某兵器试验单位390名参与人员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兵器试验参与人员SCL-90总分及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非参与人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民主型管理方式、和睦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应激分数、SCL-90均分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访谈显示,15名SCL-90得分较低的参与者认为,组织内部公平、在本单位有自豪感、信息公开透明、能够开放地讨论问题、得到同事和领导的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发挥等条目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另外15名SCL-90得分较高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兵器试验参与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非参与人员低,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环境、管理模式、工作氛围、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β3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联合变异与单纯腹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代谢综合征159例,单纯腹型肥胖78例和正常人基因型106例,同时测定相关的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p64Arg多态和Pro12Ala多态及两基因的联合变异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β3受体Trp64Arg多态和PPARγ2的Pro12Ala多态及两基因的联合变异与哈萨克族人群腹型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的疗效。方法: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山楂叶总黄酮口服(90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28d)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叶总黄酮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病情程度判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  相似文献   
99.
NK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种免疫T细胞,同时表达传统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表面标志,经特异抗原刺激后能够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调节Th1/Th2平衡,在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NKT细胞能够发挥抗肿瘤和抗感染效应,进而加大了NK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的应用,帮助患者重建移植后免疫.因此,进一步了解NKT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及其具体免疫调节机制,对运用NKT细胞防治移植中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NK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分类、分化发育,免疫活化及NKT细胞与GVHD(包括机制)、NKT细胞与肿瘤、NKT细胞与感染和NKT细胞与临床GVHD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炎症是否通过影响核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而致C57BL/6J小鼠肝脏脂质的异常聚集。方法:将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炎症组(n=6)组,两组均喂以高脂饮食,炎症组小鼠皮下注射酪蛋白建立慢性炎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相应量磷酸盐缓冲液,18周后处死,测定血清中炎症介质水平及肝脏中的脂质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炎症因子TNF-α、MCP1及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SREBP1、ACCα、FAS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和SAA水平以及肝脏中炎症因子MCP1 和 TNF-α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炎症状态下,肝脏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1?0.07 vs 0.40?0.14mg/mg,P<0.05;3.80?0.58 vs 5.38?1.38nmol/mg,P<0.05)。油红O结果显示,炎症使脂质积聚更显著。SREBP1及其下游与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合成相关的基因ACCα,FAS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炎症组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炎症可能通过上调SREBP1,加重脂质在肝脏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