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玄府首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世补充完善,至金元时期河间学派代表人物刘完素将其提炼为"升降出入"指导临床实践,河间学派门人后学亦秉承该理论,并各有侧重,如刘完素倡导出以宣通、张从正遵循下以通降、李东垣重视升以提清、朱震亨强调入以滋阴,共同发展和完善了玄府理论;现代学者围绕玄府的特性,提出与之相应的现代医学微观结构假说,促进了玄府理论在形质研究上的发展。本文通过论述河间流派对玄府及其升降出入理论的认识,加以严谨的探讨和总结,以期对玄府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原则选出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2只大鼠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筛选60只模型大鼠,每组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 011 g·kg~(-1)),地黄饮子加减方高、中、低(4. 54,2. 27,1. 14 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CA1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 0. 01),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均有不同程度地损伤,凋亡率显著增加(P 0. 01),PI3K,Akt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明显降低(P 0. 01),Caspase-3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显著增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 0. 05,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 0. 05,P 0. 01),PI3K,Akt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值显著增高(P 0. 01),Caspase-3的积分光密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不同程度降低(P 0. 05,P 0. 01)。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潜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抑制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时透视食管超声下置入的钛夹位移,评估食管病灶内扩边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食管超声探察病灶,病灶的上下端置入金属钛夹做基准标记,在模拟放疗体位下直接采集透视图像分析,分别记录平静呼吸和屏气状态下钛夹的空间位移。结果60例患者完成试验,74个病灶,137枚钛夹被置入。透视观察到134个(97.8%),钛夹脱落中位时间为23天,无Ⅲ度以上钛夹置入相关性不良反应。钛夹运动呈规律性振动,振动频率与呼吸运动和心脏搏动相关。在平静呼吸状态下,钛夹移动的极值和中值分别为:头脚方向:(0.7~14.0 mm,7.5 mm)、左右方向(0.4~5.6 mm,2.0 mm)、前后方向(0.6~9.0 mm,2.3 mm);在屏气状态下,钛夹移动的极值和中值分别为:头脚方向(0.2~3.3 mm,1.5 mm)、左右方向(0.2~3.3 mm,1.1 mm)、前后方向(0.3~3.7 mm,1.5 mm)。结论呼吸运动、心脏搏动、食管病灶位置影响食管病灶内扩边值,其中呼吸运动是主要因素。食管超声钛夹基准标记下的实时透视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解剖学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现构建实验教学形成性考核体系,并以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对形成性考核在解剖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实践表明,采用形成性考核方案的班级护生标本考试成绩、标本考试及格率、标本考试优良率及期末理论考试均优于采用传统考核方案班级的护生(P<0.05);形成性考核成绩与实验考核成绩、理论考试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形成性考核能促进护生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的提高;92.11%的护生对形成性考核方案持赞成态度。形成性考核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非小细胞肺癌(Ⅲa期)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Ⅲa期)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放疗,治疗组在术后常规放疗的同时加服益气养阴方。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急性放射性肺炎分级(RTOG分级)和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试验者56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②放疗后2个月与放疗结束时组内比较,治疗组RTOG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TOG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放疗结束时比较,RTOG分级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72.41%)与对照组(85.19%)R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放疗后2个月比较,RTOG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7.93%)R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5.19%)、炎症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③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组内比较,两组FVC、FEV_1、MV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2个月与放疗前组内比较,对照组FVC、FEV_1、MV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FVC、FEV_1、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持稳定(P0.05)。组间放疗结束时比较,FVC、FEV_1、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放疗后2个月比较,FVC、FEV_1、MV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FVC、FEV_1、MVV组内变异中的时间因素及时间×组别因素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变异中的组别因素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并有利于降低其发生后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6.
处方:黑豆制法:将黑豆适量置于烧瓶内,烧瓶口用麦秸堵住。瓶口向下,瓶底向上,下面放一个大口瓶,烧瓶口插入大口瓶内,用胶布固定封闭。大口瓶埋于土中,烧瓶完全暴露于地面,然后用柴草烧烧瓶,即有黑色豆油顺瓶口的麦秸间隙流入大口瓶中。将大口瓶中之黑豆油贮存备用。(如果仅用少量可用坏电灯炮装黑豆代替烧瓶用。)  相似文献   
7.
VM26+DDP方案同期联合脑放疗治疗支气管肺癌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随着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明显上升,文献报道达30%-50%。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的主要手段,而目前为止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支气管肺癌脑转移同步放化疗与单放疗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和毒性反应。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1年10月将41例支气管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其中20例进入同步放化疗组,21例进入单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0岁(范围40—70岁),非小细胞肺癌16例,小细胞癌4例;单放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岁(范围40—73岁),非小细胞肺癌19例,小细胞癌2例。同步放化疗组化疗方案:鬼臼噻吩甙(VM26)每天60mg/m^2,d1-3;顺铂(DDP)60mg/m^2,d1;放射治疗从化疗第1天开始,6MV-X线照射,3Gy/次,全脑照射二周总剂量为30Gy/10次。单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案同同步放化疗组。结果:全组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CR)为25%,部分缓解率(PR)为50%,无变化(SD)为25%。单放疗组CR为4.76%,PR为33.33%,无变化(SD)为61.9%。两组的CR率及有效率(CR+P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P=0.019)。同步放化疗组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33.33%、11.11%,中位生存时间为14月。单放疗组的1、2、4年生存率为31.58%、26.67%、0%,中位生存时间为11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15)。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40%),血小板下降(25%)和胃肠道反应(50%)与单放疗组比(4.76%,0,9.5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7,P=0.016,P=0.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癌脑转移治疗同步放化疗的方案,其近期有效率优于单放疗,并且有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可能性,虽毒副反应增加,但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超声下钛夹作为基准标记对食管癌病灶GTV确定的意义及钛夹标记的稳定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3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定位前行食管超声下钛夹标记,记录食管超声下T分期和内镜下临床分型。钛夹标记前后各采集CT定位图像一次,由同一名医生勾画钛夹标记前后采集CT图像的GTV,分别记录钛夹标记前后GTV体积,钛夹标记前后病灶上下缘最大差值的绝对值。结果①36例患者均完成试验,40个病灶,78枚钛夹被植入,CT观察到77枚(98.57%),钛夹脱落中位时间为23天,无Ⅲ度以上钛夹置入相关性不良反应。②钛夹基准标记后勾画GTV体积增大的有7例(19.44%),缩小的有23例(63.88%)。钛夹标记前后GTV体积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③内镜分型与超声T分期的病例分布经PE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γ=0.928,P=0.000)。以上下界勾画误差绝对值大于1 cm为二分量计数标准,经多因素回归检验提示:内镜分型与勾画GTV上下边界误差有相关性(P=0.041),超声T分期与勾画误差无相关性。结论结论食管超声下钛夹定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性强,可改善食管癌放疗靶区的勾画,内镜下临床分型对临床靶区勾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以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全脑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1~3个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生存率,并进行生存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95%可信区间为11.27~20.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类型、病灶部位、病灶放射总剂量及全脑放射治疗后接受生物靶向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全组患者的中位肿瘤局部控制时间为20个月(95%可信区间为18.21~22.45),6个月、1年和2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6%、82.5%和48.9%。全组患者未发现放射治疗相关致死性病例。治疗后1个月,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理类型、病灶部位、病灶放射总剂量及全脑放射治疗后接受生物靶向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1~3个脑转移瘤的患者,有选择地进行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Zta是EB病毒(EBV)的立早基因BZLF1的表达产物,作为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在EBV的生活周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Zta通过作用于胞内基因的Zta反应元件和TPA反应元件,或者与胞内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甚至调节免疫。由于Zta蛋白是EBV进入裂解期的关键分子和标志物,因此Zta一直是EBV研究的重要靶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