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421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4篇
  4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合并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死亡风险也更高,对于这类患者的部分用药仍存在较大争议,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难点之一。本文就近期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患者临床特点与管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设计开发一套用于医学工程科元器件管理的数据库系统,以优化繁琐的元器件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Visual Basic2010开发用户界面程序,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构建软件系统。结果: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科室元器件管理工作的效率,达到了软件设计的总体目标。结论:该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医学工程科的元器件信息,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2年7月-2012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4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14.9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38例占55.07%,其余依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口腔、穿刺部位、血液,分别占14.49%、11.59%、8.70%、8.70%、1.45%;共检出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73.68%,革兰阳性菌13株占22.81%,真菌2株占3.51%;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大面积梗死、住院天数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1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对枕骨底(C0)~C3节段进行层厚0.5mm的薄层扫描,利用Mimics 10.01、Hypermesh V 10.0及ABAQUS 6.11软件,建立正常颈椎C0~C3节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FE/Intact)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已验证的C0~C3节段模型上通过弱化网格单元强度的方法模拟建立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模型(FE/Fracture)并进行验证;在FE/Fracture上分别建立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模型:前路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cage+ACFL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短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S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LP),对FE/Intact、FE/Fracture和三种内固定模型进行边界约束后分别施加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四种生理载荷,比较各模型在不同工况下三维活动的角位移(ROM)及骨折端节点位移变化。结果:建立的FE/Intact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经验证有效。在相同条件下FE/Fracture模型三维活动度较FE/Intact模型明显增大,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增加至FE/Fracture模型的244.7%、203.3%、188.9%、200%;FE/AOSF+cage+ACFLP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60.5%、70%、66.7%、62.5%;FE/AOSF+cage+ACFSP在各方向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18.4%、123.3%、148.1%、175%;FE/cage+ACFLP在各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23.7%、143.3%、122.2%、137.5%。FE/AOSF+cage+ACFLP稳定性最强,骨折端位移最小;FE/AOSF+cage+ACFSP稳定性较差,其在侧屈和旋转方向上ROM及骨折端位移最大;FE/cage+ACFLP在前屈及后伸方向上提供的稳定性最差,骨折端的位移最大。结论:FE/AOSF+cage+ACFLP固定可为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提供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达到固定融合C2~C3节段和骨折断端以重建上颈椎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小切口对口引流换药技术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患足功能康复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伤口护理中心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多个小切口相互贯通至正常组织,蚕食样逐渐清除坏死组织,清创后用脂质水胶体敷料进行对口引流,若炎症蔓延则继续扩创,患足红肿消退开始考虑逐步撤除对口引流条,最后撤出足底与足背贯穿的对口,采用湿性及密闭敷料覆盖。对照组采取大切口彻底清创,后期多次使用无菌剪或手术刀片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患足并沾干,使用银离子敷料等功能敷料覆盖。统计2组患者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并对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生理领域(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和心理领域(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3.76±1.94)分、(39.09±10.55) d和(94.21±6.77)分,与对照组[(5.31±2.48)分、(47.11±7.13) d和(82.09±7.2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3.45,6.69,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生理领域各指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79.99±14.12)、(71.33±10.21)、(77.47±12.78)、(81.15±12.77)分,与对照组[(72.54±12.01)、(63.03±11.67)、(67.19±11.12)、(73.08±10.5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2.93、3.32、2.67,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患者心理领域各指标(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83.64±10.88)、(92.55±11.32)、(92.67±25.55)和(86.34±9.77)分,与对照组[(76.11±15.02)、(70.31±16.23)、(73.34±21.21)、(78.98±11.0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6.16、3.19、2.74,P值均小于0.05)。 结论小切口对口引流换药技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安全可靠,相比常规方法优势明显。而且保全患足外形及功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健康状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对6~20岁青少年颈椎钩突的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探讨钩突-横突孔间距的发育规律和增龄特征,为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青少年66例,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0.625~1.25 mm),范围C1~T1,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钩突-横突孔间距在性别与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发育总体随着年龄和椎序的增长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椎钩突-横突孔间距与椎动脉型、神经根型等颈椎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Er:YAG激光对离体人牙进行窝洞预备后的形态学改变,比较不同的能量设置及不同的水气比作用下的预备效果。方法:将10个无龋的离体磨牙随机分为5组(n=2),分别用不同Er:YAG激光参数进行窝洞预备。扫描电镜下观察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经Er:YAG激光照射后,牙釉质呈现出一个粗糙不平的表面,牙本质层清洁,小管开放。在总功率相近的情况下,当水冷却降到50%或切割牙釉质时脉冲能量增加到700 mJ、切割牙本质时脉冲能量增加到400 mJ时,牙釉质及牙本质表面可发生部分熔融改变。结论:Er:YAG激光使用合适的参数进行牙体硬组织的切割安全有效,但在功率相近的情况下,水冷却不足或能量过大(牙釉质>700 mJ,牙本质>400 mJ)可损伤牙体组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改善目前国内上颈椎有限元模型质量,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以期应用于临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对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机进行0.5 mm薄层扫描,获得枕骨底C0到C3的体层图像数据并以Dicom格式保存.将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上颈椎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利用ICEM软件对C0~ C3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关节软骨面间隙为0.5 mm,终板厚0.2 mm,关节软骨面定义为滑动接触,摩擦系数设为0.1.再运用Hypermesh V10.0调整网格质量,加载韧带,初步建立上颈椎(C0~ C3)三维六面体单元有限元模型.随后进行材料赋值、边界约束,模拟模型产生前屈、后伸、旋转、侧屈运动,将数据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 6.11进行各椎体三维运动的计算分析.最后将模型的三维活动度(ROM)及各工况下的应力云图与体外实验及其他模型文献数据进行有效性对比验证.结果 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六面体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共30 550个节点和41 909个单元,模型运动范围及应力分布与文献数据相符合.结论 建立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应用于临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9.
王威  许薇  张琳  李君  王刚 《检验医学》2020,35(1):63-65
目的探讨缩短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凝血常规检测分析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49例APTT低于参考区间下限的凝血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后阶段检验结果确认。记录经确认的合格样本与不合格样本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49例样本均不存在抗凝比例错误及相关干扰因素。经检验结果确认后的31例不合格样本均含微小凝块或纤维蛋白丝,分别来源于14个临床科室。APTT缩短但质量合格的样本来源集中,病种以肾病综合征、冠心病及多发性骨髓瘤为主。不合格报告占APTT缩短报告总数的12.4%。仅APTT缩短的不合格报告有21个,占APTT缩短报告总数的8.4%,占不合格报告总数的67.7%。不合格与合格凝血报告APTT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结论缩短的APTT可作为血液是否含有微小凝块或纤维蛋白丝的独立指标,可结合临床资料指导人工样本质量复核,确认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剖宫产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6.7%,对照组麻醉优良率80.0%,P<0.05;2)观察组麻醉不良事件几率3.3%,对照组麻醉不良事件几率23.3%,P<0.05;3)观察组Apgar评分与对照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