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05篇
  免费   2452篇
  国内免费   1333篇
耳鼻咽喉   326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1449篇
口腔科学   565篇
临床医学   3214篇
内科学   2043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427篇
特种医学   993篇
外科学   2661篇
综合类   7399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101篇
眼科学   235篇
药学   3138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98篇
肿瘤学   111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813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1251篇
  2013年   1531篇
  2012年   2197篇
  2011年   2241篇
  2010年   2154篇
  2009年   1959篇
  2008年   1922篇
  2007年   2059篇
  2006年   1884篇
  2005年   1396篇
  2004年   1257篇
  2003年   1264篇
  2002年   1028篇
  2001年   981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应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围术期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5例BPH合并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TUVP治疗,术前给予抗生素、受体阻滞剂,术后给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本组8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45.2±10.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8.5±11.2)mL,切除前列腺组织净重平均(36.2±9.8)g.术后尿液转清时间为4 ~31h,平均(12.4±3.5)h.术后拔管平均时间为(2.3±0.8)d.对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尿频、尿不尽等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无复发病例.(2)85例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IPSS、QOL及MFR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术后出现尿道出血2例,尿路感染1例,无膀胱痉挛、尿失禁、尿道狭窄病例.结论 应用TUVP联合围术期用药治疗BPH合并CP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2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7例接受肝癌切除术的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无肝功能衰竭组(98例)和肝功能衰竭组(9例)进行队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肝功能衰竭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肝功能衰竭的风险预测模型.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筛选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105例行肝癌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术,2例行肝癌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术;手术时间为2.0~5.5 h;术中出血量为200 ~ 3500 ml.无肝功能衰竭组患者中,胸、腹腔积液5例,胆道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胆道感染、胆汁漏、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胸椎硬膜外血肿各1例.胸椎硬膜外血肿患者经胸椎减压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但遗留截瘫;其余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肝功能衰竭组患者中,2例因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7例因术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排除因肿瘤复发或药物因素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TBil、Alb、Pre-Alb、白球比值(A/G),癌栓分布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与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相关(OR=3.017,0.191,0.248,2.681,9.048,4.759,13.7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Bil> 256.5 μmol./L、术前A/G≤1.3和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50%是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37,11.107,172.450,P<0.05).术后肝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为Z=1.711 ×(术前TBil)+2.408×(术前A/G)+5.150×(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17.288,Z值越大,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预期风险越高;Z值>0时,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预期风险>50%.结论 术前TBil>256.5 μmol/L、术前A/G≤1.3、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50%是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肝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对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进行有效的筛选,可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价Topping-off技术治疗连续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采用Topping-off技术即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联合Coflex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置入术治疗18例连续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40~63岁,平均50.3岁;L5~S1融合和L4~5Coflex装置置入16例,L4~5融合和L3~4 Coflex装置置入2例.按照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临床疗效,计算恢复率.经X线片检测腰椎整体活动度(L2~S1 ROM)、Coflex装置置入节段活动度(ROM)及椎间盘高度指数(DHI),经MRI图像计算Coflex装置置入节段椎间盘髓核相对信号强度(RSI).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3.6个月.ODI由术前52.60±5.80降至末次随访时16.90±5.70,VAS由术前8.30±0.85降至末次随访时1.60±0.87,JOA腰椎功能评分由术前11.5±3.70提高至23.80±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例患者术后恢复率评定均为显效,显效率为100%.L2~S1 ROM由术前20.10°±5.30°降至末次随访时16.30°±5.20°(P<0.05),Coflex装置置入节段ROM由术前8.80°±1.90°降至末次随访时8.20°±1.80°(P=0.19),DHI由术前0.25±0.03增加至末次随访时0.34±0.03(P<0.001),RSI由术前0.701±0.058改善至末次随访时0.867±0.062(P<0.01).结论 Topping-off技术治疗连续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可取得良好的中期疗效,Co flex装置对置入节段椎间盘修复及防止其退变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992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类型及危险因素等.结果 368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共发生医院感染499例次,发生率为37.1%(368/992).主要感染类型包括CMV感染(234例次,46.9%)、手术部位感染(123例次,24.6%)、下呼吸道感染(80例次,16.0%)和尿路感染(36例次,7.2%).尸体肾移植受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40.9%与19.7%,X2=28.254,P〈0.05).免疫诱导组受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无诱导组(38.3%与14.3%,X2=11.461,P〈0.05).术后应用以环孢素或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受者间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斥反应组受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50%与31.2%,X2=32.172,P〈0.05).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供肾类型(P〈0.05)、受者年龄(P〈0.05)、体质量(P=0.025)、住院时间(P=0.038)、移植术前或术后糖尿病(P〈0.05)、导尿管留置时间(P〈0.05)、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P〈0.05)、预防性使用青霉素(P〈0.05)、术前血液透析时间(P=0.002)和急性排斥反应(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CMV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供肾类型、受者基础情况、手术技术及抗感染治疗等均是肾移植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构建针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GnT-Ⅴ)的小片段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研究shRNA表达质粒沉默GnT-Ⅴ基因后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GnT-Ⅴ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靶序列,构建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PC-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GnT-Ⅴ基因的细胞株,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GnT-Ⅴ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通过CCK-8增殖实验、流式细胞仪评价GnT-ⅤshRN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GnT-ⅤshRNA表达质粒,且该质粒明显下调GnT-Ⅴ的表达;PC-3细胞GnT-Ⅴ/1079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76.5%和67.0%,对PC-3细胞呈明显抑制效应;CCK-8增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3GnT-Ⅴ/1079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以48h为著;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PC-3GnT-Ⅴ/1079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shRNA GnT-Ⅴ能显著降低GnT-Ⅴ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有效抑制PC-3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该GnT-Ⅴ的siRNA序列可能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围手术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0 年 10 月~ 2012 年 12 月间 153 例采用择期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 70 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套专门制定的诊治流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并运用个体化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其中腹腔镜辅助结直肠手术 148 例、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5 例.结果 本组 153 例均按预期完成腹腔镜或内镜微创结直肠手术,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平均 170 min,出血量平均 185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 8.3 d.术后并发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伤口并发症和尿潴留的比例分别仅为 1.3% 、3.9% 、3.3% 和 7.8%.结论 高龄患者因各种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围手术期应多科协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M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VMCI患者51例,正常对照组45例,完成神经心理学评估,头颅MRI或CT检查,测定血浆Hcy和血清NSE水平。结果 (1)两组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MCI患者Hcy和NS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MCI患者中,LA-VMCI(23例)和LI-VMCI(28例),两组间Hcy和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cy与血清NSE呈正相关(r=0.657,P=0.008);(4)以Hcy来预测VMCI,其曲线下AUC为0.871(P=0.000,95%CI 0.753~0.948),OPP=15.89μmol.L-1,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87.1%,阳性预测值86.7%,阴性预测值71.3%。以NSE来预测VMCI,其曲线下AUC为0.866(P=0.000,95%CI 0.756~0.930),OPP=17.82μg.L-1,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85.3%,阳性预测值91.5%,阴性预测值为78.7%。结论血浆Hcy和血清NSE对VMCI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以快动眼睡眠期骨骼肌失迟缓,同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异常动作为特征,主要与脑桥、基底节功能障碍有关。大量研究发现特发性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很可能是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前驱表现,这为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研究开拓了思路,因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多种方法可以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细微结构、代谢、血流灌注、神经递质及受体等多角度显像,成为研究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后氯吡格雷对其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应用氯呲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术前使用3~5 d,术后均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用药后血清D-二聚体(DD)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炎症因子P-选择素水平以及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DD及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24 h,对照组及观察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DD及FIB水平和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DD及FI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24 h、1个月、3个月,观察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P-选择素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抑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抑制炎症因子P-选择素的表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准确的人血浆中法罗培南浓度的HPLC-MS/MS检测方法,并将其用于测定健康受试者静脉注射法罗培南注射液后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中。方法:血浆经乙腈处理后,取上清液进行HPLC-MS/MS法测定。10例健康受试者连续6天、每天2次(q12h),进行注射用法罗培南钠的单、多次静脉输注(每次剂量400 mg)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输注开始后0.33、0.67、1、1.17、1.5、2、2.5、3、4、5、6、8、9、12 h 采集血浆样本进行分析,测定法罗培南血药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血浆中法罗培南的线性范围为0.05000~50.00 μg·mL-1,最低定量限为0.05000 μg·mL-1。健康受试者的单、多次(q12h)静脉输注400 mg法罗培南后Cmax分别为(34.12±3.21) μg·mL-1和(33.44±5.67) μg·mL-1,AUC0-∞分别为(53.15±6.57) μg·h·mL-1和(49.55±7.84) μg·h·mL-1。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简便,可用于人静脉输注法罗培南注射液后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