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5篇
  免费   1305篇
  国内免费   523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35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583篇
口腔科学   348篇
临床医学   1971篇
内科学   1295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226篇
特种医学   489篇
外科学   1203篇
综合类   366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104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1532篇
  18篇
中国医学   1452篇
肿瘤学   5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1200篇
  2012年   1786篇
  2011年   2026篇
  2010年   1706篇
  2009年   1355篇
  2008年   1351篇
  2007年   1092篇
  2006年   843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药物治疗认知、态度与依从性之间的关系,为改善药物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选取900名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842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42名糖尿病患者中,52.7%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好。年龄越大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越差(OR = 0.66,95%CI:0.46~0.94,P = 0.022;OR = 0.46,95%CI:0.30~0.71,P<0.001);病程5~10年的患者比小于5年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更好(OR = 1.43,95%CI:1.03~1.98,P = 0.034);药物治疗认知水平越高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越好(OR = 2.78,95%CI:1.21~6.38,P = 0.016;OR = 2.89,95%CI:1.27~6.58,P = 0.012);药物治疗态度较好的患者比较差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更好(OR = 2.58,95%CI:1.28~5.18,P = 0.008)。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仍有待提升;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认知水平与治疗态度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转变患者的药物治疗态度。  相似文献   
82.
曲梅  田祎  黄瑛  张新  贾蕾  吕冰  张代涛 《现代预防医学》2022,(13):2413-2419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北京市肠道门诊哨点医院分离到的沙门菌血清型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通过与MLST和ResFinder数据库比对,查询ST型别和耐药基因。结果 228株沙门菌共检出42种血清型,51种ST型。其中肯塔基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黄金海岸沙门菌等9种血清型比较常见。77株沙门菌(33.8%)对萘啶酸耐药;40株(17.5%)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38株(16.7%)对吉米沙星耐药。不同血清型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同。228株沙门菌共筛选出5种喹诺酮耐药基因:qnrS(23.7%)、aac(6’)-Ib-cr(8.3%)、qnrB(6.6%)、OqxAB(1.3%)和qepA(0.4%);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存在gyrA和parC的7种氨基酸突变:以parC:T57S(70.2%)最常见,其次是gyrA:D87N(14.9%)、parC:S80I(14.5%)、gyrA:S83F(14.5%)、gyrA:D87Y(7.9%)、gyrA:D87G(5.3%)和gyrA:S83Y(1.8%)。在组合突变中,以parC:S80I-gyrA:D87N-gyrA:S83F三突变,并伴随parC:T57S最多。耐药基因和突变位点在9种常见血清型中的检出率存在差异。结论 北京市沙门菌血清型及ST型种类繁多,携带喹诺酮耐药基因以qnrS、aac(6’)-Ib-cr和 qnrB为主,存在gyrA和parC多个位点突变并协同作用。应持续监测血清型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作用的认知、态度及保健行为的现状,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的口腔与全身健康治疗方案及口腔健康宣教计划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济宁市内三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各两家的内分泌科病房和门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共获得232份有效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保健行为、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作用的认知情况、对糖尿病并发牙周病的治疗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32名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互作用的认知、治疗态度和保健行为的总得分为(39.42±18.23)分,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平均得分最低为(28.69±12.04)分,年龄≥60岁者平均得分最低为(34.10±16.2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保健行为、认知、治疗态度得分在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与保健行为、认知与治疗态度、治疗态度与保健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有牙周病和无牙周病进入模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36.6%。结论 本次调查中,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互作用的认知、治疗态度和保健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不同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得分水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因素是影响其得分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高龄糖尿病患者的关注,积极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刻画成都市2011—2017年暴雨洪涝与儿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之间的短期滞后关系,并进一步量化在不同性别、年龄亚组中的效应,识别脆弱人群。方法 收集整理成都市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15岁以下HFMD日发病数、气象因子和暴雨洪涝发生情况数据。以暴雨洪涝为关键自变量,运用准泊松分布滞后模型,探讨了暴雨洪涝发生后0~14天的滞后效应。结果 研究发现暴雨洪涝与儿童手足口病呈正相关关系。0~7天和0~14天的累积滞后效应分别为1.11(95% CI:1.01~1.22)和1.21 (95% CI:1.04~1.41)。性别和年龄亚组分析分别表明,男童和3岁以下儿童(<1岁婴儿和1~2岁幼儿亚组)存在单日滞后统计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0~7天和0~14天的累积滞后均显著;女童的单日滞后没有统计学意义,仅0~14天累计滞后统计显著,且效应略低于男童(女童: RR =1.23(1.00~1.51),男童: RR =1.26(1.06~1.51));<1岁婴儿0~7天和0~14天的累积滞后效应最强,分别为1.26(95%CI:1.02~1.57)和1.68(95%CI:1.20~2.34)。结论 暴雨洪涝会增加儿童患HFMD的风险,尤其是男童和3岁以下的婴幼儿(对1岁以下的婴儿的影响最大)。利益相关者应充分意识到暴雨洪涝的健康风险。家庭、社区、学校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减少暴雨洪涝相关的儿童HFMD。  相似文献   
85.
结合实例,对医院建设配电安全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阐述了配电安全平台的开发思路及系统功能,总结出应用配电智能化系统的成效。  相似文献   
86.
对国内外慢性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方法以及构建范围进行归纳总结,认为我国慢性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加强对患者结局指标的关注,应注意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科学性,还应积极探索多病种慢性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为指导和监控部队有氧耐力训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382名18~22岁女学员依照GJB1337-92和GJB2558-96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其安静心率和训练心率.结果安静心率均值为72.85±6.28b/min;按平均年龄21岁计算,中等训练心率为165.76±5.96b/min;最小训练心率为151.17±6.06b/min;最大训练心率为178.23±6.14b/min.结论女学员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训练心率为151~178b/min.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Ebstein畸形的再次手术策略及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2年7月至2017年7月因三尖瓣反流行再次三尖瓣手术的23例Ebstein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手术共421例),其中男9例(39.1%)、女14例(60.9%),中位年龄28.0(19.0,45.0)岁。结果8例(34.8%)患者行瓣膜再修复,15例(65.2%)行瓣膜置换。入组患者中,2012年之前的瓣膜修复率16.7%,2012年采用Cone重建技术后,瓣膜修复率54.5%(P=0.089)。瓣膜修复组中,采用Danielson或Carpentier技术成形3例(37.5%),Cone重建5例(62.5%)。无手术死亡,早期并发症3例(37.5%)。中位随访时间6.9(3.0~15.1)年,无不良事件。瓣膜置换组中,7例(46.7%)行机械瓣置换,8例(53.3%)行生物瓣置换。无手术死亡,早期并发症3例(20.0%)。中位随访时间6.5(2.5~15.3)年,死亡1例(6.3%),远期并发症4例(26.7%)。结论Ebstein畸形再发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二次手术近、远期生存状况良好,再手术率低。Cone重建技术增加了瓣膜二次修复成功的可能性,降低了瓣膜置换的几率。三尖瓣置换术仍是可选的替代方法,生物瓣较机械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女性梗阻性生殖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9年10月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的梗阻性生殖道畸形手术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不同生殖道畸形的分类、临床表现、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月经恢复情况和性生活满意度等.结果:7例患者中,宫颈发育异常者6例,阴道完全闭锁者4例,阴道下段闭锁者1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6例,合并泌尿系统畸形者1例.所有患者均保留了有功能子宫,6例行宫颈成形术,5例行阴道成形术;所有患者均恢复规律月经,2例有性生活者性生活均满意.结论:对于梗阻性生殖道畸形的患者,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更好地重建生殖道解剖结构,保留有功能子宫.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体质指数(BMI)正常人群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订的MS诊断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BMI对象共5 781名(男3 069名,女2 712名)。根据BMI的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成Q1~Q4组计算性别、年龄别MS的患病率。结果 5 781名对象的MS患病率为12.71%(男性9.22%,女性16.67%,χ2 = 71.92,P<0.001)。专业技术人员的MS患病率较其它职业人群显著增高(χ2 = 19.76,P = 0.001),低学历人群的MS患病率较高学历人群显著增高(χ2 = 10.79,P = 0.005)。男性随BMI升高(Q1~Q4)MS患病率由3.21%增至17.54%(χ2 = 87.11,P<0.001);女性(Q1~Q4)MS患病率由7.32%增至29.78%(χ2 = 147.66,P<0.001)。男性各个BMI组MS患病率均低于女性(Q1:3.21% vs 7.32%,χ2 = 10.31,P<0.001;Q2:6.35% vs 10.26%,χ2 = 8.64, P<0.001;Q3:9.72% vs 19.27%,χ2 = 27.39, P<0.001;Q4:17.54% vs 29.79%,χ2 = 28.11,P<0.001)。男性随年龄升高(≤40岁~≥60岁)MS患病率由3.43%增至13.15%(χ2 = 67.09,P<0.001)、女性(≤40岁~≥60岁)MS患病率由10.72%增至24.25%(χ2 = 54.43,P<0.001);随BMI升高(Q1~Q4),伴有MS组分异常的患病率由28.51%增至40.56%(χ2 = 77.39,P<0.001)。结论 BMI正常人群仍有一定多代谢异常和MS患病率,要注意BMI正常人群的代谢性健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