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429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555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16篇
  2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将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 Tan ⅡA)封装于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GL)中自组装得到胶束, 考察其制备工艺并对产物进行表征, 同时进行体外抗胶质瘤细胞活性评价。  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载丹参酮ⅡA-甘草酸自组装胶束(Tan ⅡA-GL/Micelle, TGM)。测定TGM的粒径、多分散系数以及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GM的形态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GM的包封率;透析袋法考察TGM的药物释放情况。倒置荧光显微镜考察TGM体外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能力; 定量考察细胞摄取的具体机制; MTT法考察游离Tan ⅡA、游离GL和TGM分别对鼠源性脑胶质瘤细胞GL261的细胞毒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游离Tan ⅡA、游离GL及TGM对GL261的细胞凋亡作用。  结果  薄膜分散法是制备载丹参酮ⅡA-甘草酸自组装胶束的最佳工艺方法; TGM粒径约为(121.87±5.85)nm, Tan ⅡA包封率为(88.54±14.27)%, 呈类球形形态, 制剂均一稳定; 可在5 h左右释放包载药物。TGM具有良好的跨BBB能力; 脑胶质瘤细胞摄取自组装胶束的机制为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来进行制剂的摄取; 对于脑胶质瘤细胞GL261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 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 TGM相较于Free TanⅡA、Free GL组显著提高细胞凋亡水平, 促细胞凋亡率分别由12.28%、13.32%上升至31.16%。  结论  GL与Tan IIA通过自组装形成了纳米胶束,有效克服TanⅡA生物利用度低、水溶性差等缺点。TGM可有效跨越BBB,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途径被脑胶质瘤细胞摄取,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与促细胞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人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糖尿病,降低发病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身体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采用SAS 9.4分析四川省成人糖尿病流行情况和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四川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9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09%,女性患病率为1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4,P=0.460); 年龄增长(与18~44岁组相比,75岁及以上OR=6.070,95%CI:3.792~9.716)、职业(与农业生产人员相比,离退休人员OR=1.781,95%CI:1.277~2.484)、锻炼频率(与每周0次相比,每周1~3次OR=0.439,95%CI:0.281~0.686)、血脂异常(OR=2.069,95%CI:1.693~2.528)、中心性肥胖(OR=1.938,95%CI:1.619~2.320)、高血压(OR=2.031,95%CI:1.583~2.606)、糖尿病家族史(OR=2.825,95%CI:1.658~4.813)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四川省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每周锻炼1~3次是预防糖尿病的保护因素,年龄增加、离退休人员、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次性吸痰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PICU首次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302例和对照组318例,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吸痰器配合一次性吸痰管留取痰培养标本;对照组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留取痰培养标本。比较2组痰培养标本质量、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痰培养标本质量好于对照组(Z=-4.571,P<0.001),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t=-32.600,P<0.001)。结论 PICU患儿采取一次性吸痰器留取痰培养标本,可大大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缩短标本留取时间,节约人力,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方案,选取四川省开展中国成人慢病营养监测工作的13个监测点共9 428名18岁及以上四川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方案统一的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和慢性病核心信息两部分。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21年四川省基民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7.20%。女性知晓(58.40%)高于男性(55.96%;x2=4.018,P<0.05)、高中文化程度(51.78%)、大专及以上(70.78%)知晓率较高(x2=480.969,P<0.01),非体力劳动者知晓率(62.67%)高于体力劳动者(49.60%;x2=9 157.00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慢性病的健康生活方式、癌症的危险因素以及会带来沉重负担的慢性病得分率均在85.00%以上,健康生活方式的得分率最高达到89.87%。结论 四川省居民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加强慢性病预防重点内容,提高人群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油中β⁃蒎烯、β⁃石竹烯、樟脑、α⁃石竹烯和龙脑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艾纳香油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析采用PEG⁃20 M柱(30 m×0.32 mm,1.0μm);程序升温;载气为高纯氮气(99.999%);FID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口温度240℃。以龙脑为内标,计算其他4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再测定其含有量。结果蒎烯、β⁃石竹烯、樟脑、α⁃石竹烯和龙脑分别在1.49~59.5μg/mL(r=0.9996)、2.22~88.8μg/mL(r=0.9996)、6.48~259μg/mL(r=0.9997)、3.64~146μg/mL(r=0.9991)和16.4~656μg/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7.4%(0.9%)、99.0%(1.3%)、98.9%(0.9%)、97.6%(0.9%)和99.7%(1.0%)。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接近于外标法。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艾纳香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植入带中心孔植入式透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后的临床疗效和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 前瞻性病例研究。选取我院诊断为高度近视,并植入V4c-ICL患者25例(50眼)为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检查患者屈光状态,裸眼远、中、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远视力矫正下中、近视力,双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并进行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问卷-25(national eye institute-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NEI-VFQ-25)调查及评分。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植入V4c-ICL后不同时间球镜、柱镜、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F=884.35、17.15、810.25,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裸眼远、中、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远视力矫正下中、近视力和双眼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F=604.47、878.13、713.92、22.25、5.33、6.90、16.51,均为P<0.05)。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眼压、ECD无明显变化(F=0.07、1.53,均为P>0.05);术后NEI-VFQ-25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F=21.76,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植入V4c-ICL后屈光不正得到矫正、短期内屈光稳定,随访期间远、中、近视力明显提高,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V4c-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瞳孔成形术与传统降眼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就诊的62例(68只眼)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并未做降眼压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5例(17只眼),女性47例(51只眼),平均年龄(67.5±8.5)岁,所有患者眼压升高≥40 mmHg(1 mmHg=0.133 kPa)。将入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激光组和药物组。激光组给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瞳孔成形术治疗,药物组给予传统降眼压药物治疗。采用TA03型Icare眼压计测量治疗前、治疗后1 h和2 h的眼压,记录两组角膜及前房情况。以治疗后2 h眼压降至30 mmHg及以下为抢救成功,反之则为治疗失败。激光组和药物组年龄、就诊时眼压和发作时间等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治疗成功率的描述采用眼数和百分比,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h和2 h眼压的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治疗后1 h激光组14只眼抢救成功,成功率为41.2%;药物组15只眼抢救成功,成功率为44.2%。治疗后2 h激光组18只眼抢救成功,成功率为52.9%;药物组20只眼抢救成功,成功率为58.2%。治疗后1 h与2 h两组间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6,0.24;P>0.05)。激光组治疗前视力为光感至0.4,治疗后1 h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6,治疗后2 h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6。药物组治疗前视力为光感至0.4,治疗后1 h视力为光感至0.8,治疗后2 h视力为光感至0.8。两组主要并发症为前房内炎症反应和角膜内皮皱褶,无眼内感染和脉络膜下暴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激光组治疗前、治疗后1 h和2 h平均眼压分别为(56.9±8.7)mmHg、(37.9±16.2)mmHg和(32.9±16.4)mmHg,治疗后眼压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7.76;P<0.05)。药物组治疗前、治疗后1 h和2 h平均眼压分别为(55.8±9.5)mmHg、(37.6±17.7)mmHg和(30.6±18.2)mmHg,治疗后眼压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7.16;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0.89,0.58,0.85;P>0.05)。 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激光瞳孔成形术和传统的降眼压药物治疗均能快速降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眼压,但激光治疗安全、有效,可避免药物治疗给机体带来的副作用,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重要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调查急诊护士的心理资本及岗位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心理资本对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18名急诊科护士为调查对象,使用护士基本资料调查表、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问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PCQ-R)进行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1%。心理资本得分为(92.36±11.70)分,岗位胜任力得分为(88.82±6.26)分。急诊护士心理资本与岗位胜任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453,P0.05;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维度(r=0.327)、希望维度(r=0.448)、韧性维度(r=0.354)以及乐观维度(r=0.270)均与岗位胜任力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P=0.001)和乐观维度(P=0.037)对于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有显著影响,解释变异度R~2=0.322。结论急诊护士心理资本与岗位胜任力呈显著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心理资本水平的培养,尤其是培养护士希望与乐观的工作态度,以提高急诊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