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的价值。方法 纳入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n=61)及炎性组(n=17);对比2组病灶常规超声及CEUS特点,并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回归分析,观察常规超声联合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的价值。结果 恶性组与炎性组病灶最大径、钙化情况、纵横比、造影剂到达时间、病灶增强模式及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径<10 mm(OR=130.319,P<0.001)、慢进型增强(OR=6.177,P=0.013)、微钙化(OR=10.886,P=0.001)及向心性增强(OR=12.922,P<0.001)为甲状腺恶性病灶的预测因子,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95%CI(0.740,0.916)]、0.703[95%CI(0.575,0.832)]、0.638[95%CI(0.501,0.775)]及0.630[95%CI(0.491,0.768)]。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CEUS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病灶伴微钙化、慢进型增强及向心性增强为恶性病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在前列腺超声诊断技术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前列腺超声诊断技术培训的影像学专业学生8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医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带教,研究组医学生采用目标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研究组医学生的超声诊断仪使用(94.12±2.73)分、超声扫查技巧(92.81±5.06)分、操作技能(90.83±5.11)分、超声图像表现掌握(91.96±3.6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学生的总体满意度CEQ评分(8.22±0.24)分高于对照组的(5.25±0.3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教学在前列腺超声诊断技术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医学生对带教模式的肯定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参数与定量血流分数(QF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QFR和IVUS检查的116例患者(117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根据QFR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QFR≤0.80组(25处病变)和QFR>0.80组(92处病变),比较两组IVUS检查参数的差异。应用Poisson线性相关性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与QFR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QFR≤0.80的预测因素。结果IVUS检查发现,QFR≤0.80组最小管腔面积(MLA)[(3.1±0.8)mm2比(3.6±1.1)mm2,P=0.040]、最小管腔直径(MLD)[(1.8±0.3)mm比(2.0±0.3)mm,P=0.012]显著小于QFR>0.80组,而斑块负荷[(73.5±5.6)%比(68.0±8.4)%,P=0.002]、面积狭窄率[(69.8±8.8)%比(63.8±9.8)%,P=0.007]、斑块偏心指数[(0.83±0.12)比(0.73±0.19),P=0.008]及回声消减斑块比例(52.0%比23.9%,P=0.003)显著高于QFR>0.8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is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LA(r=0.259,P=0.005)、MLD(r=0.300,P=0.001)与QFR正相关,而斑块负荷(r=–0.357,P<0.001)以及斑块偏心指数(r=–0.247,P=0.008)与QFR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斑块负荷>70%(OR 4.531,95%CI 1.443~14.222,P=0.010)和斑块偏心指数(OR 1.066,95%CI 1.014~1.121,P=0.012)为QFR≤0.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IVUS检查结果中斑块负荷>70%以及斑块偏心指数是QFR≤0.80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杨晔  黄瑛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780-2783
超声引导下系统性活检为目前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由于系统性穿刺难以定位病灶,因此阴性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前列腺靶向活检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气管插管患者ICU延迟转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ICU收治的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延迟组(n=87)与未延迟组(n=261)。应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ICU转入延迟对VAP的影响。结果:延迟组中发生VAP的概率显著高于未延迟组(χ2=21.426,P<0.001)。除延迟转入ICU外,在VAP发生的影响因素中,年龄、抗生素用药史、肠内营养、昏迷在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转入(OR=2.644,95%CI=1.494~4.677,P=0.001)、肠内营养(OR=3.419,95%CI=1.980~5.905,P<0.001)和昏迷(OR=2.681,95%CI=1.542~4.661,P<0.001)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延迟转入ICU会导致VAP的发生率增高,应尽早为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在转入ICU前提供规范化的VAP预防措施,以减少VAP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大鼠尾静脉重复注射给药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偶联美登素衍生物DM1,对其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方法:大鼠随机分成5个试验组,包括空白对照组、受试物低(5 mg·kg-1)、中(11 mg·kg-1)、高(22 mg·kg-1)剂量组和已知对照药品组(22 mg·kg-1,Kadcyla?),每组30只动物,雌性各半。尾静脉注射给药,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末次给药后恢复3周。研究期间,在不同时间点对动物临床症状、体重、摄食量、体温、尿液、血液学、血清生化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给药后,动物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且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递增。毒副反应症状包括摄食量减少、尿液pH值改变;血液学检查发现,动物Lymph、RBC、HGB、HCT、MCV、MCH、MCHC、APTT下降,WBC、Neut、Mono、Eos、Baso、Retic计数升高;血清生化检查发现,动物TG、A/G、Na+、K+下降,ALT、AST、ALP、GGT、CHO、LDH、BUN、TP升高;骨髓检查发现,受试物影响动物红系细胞成熟分化;受试物引起动物肝脏、脾脏、肺(含支气管)重量增加,睾丸、附睾重量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脏、肾脏、脾脏、垂体、肾上腺、舌、皮肤细胞有丝分裂项增加,睾丸生精细胞数目减少和变性坏死,附睾精子减少和纤维组织增生。对照品组动物,给药后出现上述同样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物和已知对照药品两种药物的大鼠毒性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结论:大鼠尾静脉重复注射给予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偶联美登素衍生物DM1后,毒性靶器官为肝脏、肾脏、脾脏、胸腺、肺(含支气管)、肠系膜淋巴结、十二指肠、睾丸、附睾、眼球、垂体、肾上腺、皮肤、舌、胸骨(骨髓)。未见毒性反应剂量(NOAEL ≤ 5 mg·kg-1)。上述研究结果支持该药物成功获得临床试验批准,为后续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5-2021年北京市霍乱弧菌的病原学和流行特征, 为霍乱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2015-2021年分离到的霍乱弧菌, 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和PFGE实验;对收集的霍乱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北京市2015-2021年共分离76株O1群霍乱弧菌(来源分别为人源性61株、环境涂抹10株和水产品5株), 包括68株小川型菌株和8株稻叶型菌株, 其中6株为O1群小川型菌株ctxAB基因阳性, 均分离自散发病例。PFGE结果显示, 76株分为33种带型。北京市2015-2021年共报告霍乱疫情38起, 以散发疫情为主(92.11%, 35/38);累计报告病例45例, 6-9月占97.78%(44/45)。北京市有9个行政区报告霍乱病例, 朝阳区和昌平区分别占42.22%(19/45)和31.11%(14/45);霍乱病例的年龄分布在19~63岁, 44例病例均出现腹泻症状, 1例临床症状不详。腹泻次数为3~9次/d的占84.09%(37/44)。临床症状中, 出现黄色稀水样便、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的分别占95.45%(42/4...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双相亚利桑那亚种肠道沙门菌进行种属、血清型及序列型的病原学鉴定。方法对5株来自散发腹泻患者粪便样本的可疑双相亚利桑那亚种肠道沙门菌在系统生化鉴定的基础上,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分子检测、血清凝集、MLST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VITEK系统生化鉴定3株为双相亚利桑那亚种肠道沙门菌,其中2株菌沙门菌特异性种属基因hisJ阳性,经血清学鉴定为肠道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61:l,v:1,5,(7),MLST序列分型为ST1850,12种抗生素的MIC药敏试验显示2株菌除对链霉素耐药外,其他均为敏感。结论从腹泻患者监测样本中分离的2株双相亚利桑那亚种肠道沙门菌血清型为61:l,v:1,5,(7),序列型为ST1850,提示该型别沙门菌在人间散发存在,今后应加强该菌型的监测,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溯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早期梅毒患者采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中心治疗的9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B组采用头孢曲松治疗,C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治愈率为96.7%,B组治愈率为90%、C组治愈率为66.7%,A、B两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B组为13.3%,明显低于C组23.3%(<0.05)。结论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肯定,可作为早期梅毒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7-2014年分离到的O1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霍乱感染者、水
产品和外环境来源的O1 群霍乱弧菌, 采用血清分型、荧光定量PCR 检测霍乱毒素基因犮狋狓犃犅、K B 法
8 种药物(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和呋喃妥
因)进行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分子分型方法,研究不同来源菌株在各方面的异同。结
果 北京市2007-2014年共分离得到不同来源O1群霍乱弧菌125株(感染者75株,水产品37株,外环
境涂抹13株),小川型96株,稻叶型29株。其中16株菌犮狋狓犃犅基因阳性(感染者5株,水产品9株,外
环境涂抹2株),其他犮狋狓犃犅基因阴性(感染者70株,水产品28株,外环境涂抹11株);小川型犮狋狓犃犅基
因阴性霍乱弧菌占70.40% (88/125);125株菌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和呋喃妥因完全敏感,其中25株菌
(感染者10株,水产品11株,外环境4株)对5种抗菌药物出现7种耐药型别,有6株来自感染者和水产
品的菌株产生双重或三重耐药,而4株外环境的耐药菌株均为单一耐药。PFGE 分子分型结果显示,125株
菌株经犖狅狋Ⅰ酶切后可分为91种型别,7起聚集性疫情中分离到的37株菌全部为小川型,可分为6 个聚
类,29株稻叶型菌株可分为3个聚类。结论 北京市2007-2014年O1群霍乱弧菌病原学特征复杂多样,
在产毒株引起霍乱弧菌疫情减少的情况下,应关注非产毒霍乱弧菌导致的疫情。
关键词:霍乱弧菌;药物敏感试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10 0721 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