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7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域分布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1995年来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5年和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2005年有效人数为92 767人,1995年有效人数为85 433人,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年龄(age at menarche,AAM)。结果:2005年我国女生的AAM为12.76岁,其中,城市女生为12.60岁,乡村女生为12.92岁,城市比乡村提前约0.32岁。各地区间AAM差异明显,华东、华北地区AAM最早,西南、中南、东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最晚。AAM最早的前5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北京(12.27岁)、上海(12.32岁)、四川(12.48岁)、福建(12.50岁)和天津(12.51岁);AAM最晚的5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青海(14.09岁)、湖北(13.33岁)、黑龙江(13.10岁)、宁夏(13.08岁)和湖南(12.87岁)。2005年城、乡女生AAM分别比1995年提前0.22岁和0.34岁。结论:我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城市早于乡村,西北地区最晚。女生月经初潮有提前的趋势,乡村较城市更明显;月经初潮在城乡间、地区间差异有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年龄的人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适宜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8个省(市、区)33 653名大学生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国大学生14岁前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1.9%,男、女生分别为2.8%和1.1%(P<0.01);15~18岁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6.4%和2.1%;19岁后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6.9%和2.6%.大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与父母学历、所在地区和家庭结构密切相关.来自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居住在东中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低年级学生,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结论 应加强对两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以及家庭结构不完整的青少年的性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debu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o provide appropriate sex education in that population. Methods An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3 653 college students selected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in 18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had initiated sexual intercourse before age 14 was 1.9%. Overall, male students (2.8%)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initiated sexual intercourse before age 14, than female students (1.1%).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had initiated sexual intercourse from age 15 to 18 was 6.4% in males versus 2.1% in females. while the rates of students who had initiated sexual intercourse after age 19 were 6.9% in males and 2.6% in females. The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aren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family structur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ere relatively well educated, living in the western areas of the country China, or with nucleus/extensive familie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early sex in their puberties. Conclusion Sexual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areas, and targeted on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relatively high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r who were from extensive families.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教育教学对医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2006—2011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生活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选修课,每年9周,18个学时。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改善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为切入口。通过课程前后的问卷调查,对有关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课程教学后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和态度较教学前有了明显转变,学生心理社会能力“总分”、“好”、“有能力”3个方面评分均高于课程教学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生活技能教育在医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1953-2010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全死因死亡率的趋势和地区差异。方法利用1953-2010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中国10~24岁青少年全死因死亡率及其年变化率。将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社会经济水平指标,计算青少年死亡的Wagstaff标准化集中指数。结果1953-2010年,中国青少年死亡率总体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20~24岁组高于15~19和10~14岁组,西部高于东部。中国10~24岁青少年男性全死因死亡率由1953-1964年的554.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55.7/10万,女性由488.4/10万下降至26.7/10万,女性下降百分比(94.5%)高于男性(90.0%)。1981-2010年青少年男性死亡率年均下降率最大的为北京(4.4%),最小的为青海(0.1%);女性最大的为湖北(6.4%),最小的为青海(0.8%);死亡率较高的省份年均下降率较小。1990、2000和2010年男性青少年死亡集中指数分别为-0.07(95%CI:-0.11^-0.03)、-0.13(95%CI:-0.18^-0.08)和-0.16(95%CI:-0.22^-0.10),女性分别为-0.07(95%CI:-0.13^-0.02)、-0.18(95%CI:-0.24^-0.12)和-0.18(95%CI:-0.26^-0.09)。男、女性在1990、2000和2010年的集中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青少年总体死亡率大幅下降,但下降幅度存在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65.
煤矿井下工人噪声性听力损伤与噪声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煤矿井下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 首先对煤矿井下采掘现场进行噪声测定 ,然后对 2 5 2名井下工人(其中掘进工人 15 9名 ,采煤工人 93名 )进行纯音听力测听 ,将测听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5 2名工人中近 90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 ,以高频听力损伤为著 ,平均听力曲线为缓降型 ;工龄愈长 ,听力损失愈显著 (P<0 .0 1) ;掘进工人听力损伤与采煤工人听力损失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煤矿井下生产性噪声能使大多数工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 ,噪声聋与噪声级及噪声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我国中学生近30年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趋势,为国家制定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38 523 名13~18岁中学生,根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分析身高,体质量,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指标.体质健康达标优秀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综合评分定义,≥90.0 分为优秀.采用χ 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年度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的差异,绘制地图比较不同年度各省份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的分布变化.结果: 1985--2014年,中国汉族13~18岁学生平均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断增长,而平均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指标波动较大.总体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从1985年的2.7%上升到1995 年的4.4%,然后持续下降至2005年的1.1%,2010年反弹了0.6 个百分点,2014年继续提高,达到2.2%.近30年来,男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一直高于女生(P<0.001), 13~15岁初中生优秀率始终高于16~18岁高中生(P<0.001),东部地区优秀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P<0.001).1985年仅个别地区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1%, 2005年几乎一半省份(14/30)的达标优秀率<1%, 2014年有所好转,东部沿海部分地区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较高,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偏低.结论: 近30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呈波动趋势,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差距较大,各地区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7.
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自2002年开始,通过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一次对我国7~22岁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目的是掌握发展动态,为学校体育卫生及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评价、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两年一次的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由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组成。监测中心挂靠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相似文献   
68.
黎族与汉族农村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黎族与汉族7~18岁农村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发育现状及特点,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体质发展。方法利用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黎族和农村汉族7~18岁学生的形态、机能以及耐力、爆发力、肌力和柔韧性等素质指标均值进行比较,并作统计检验。结果黎族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相近,与全国农村汉族学生相比体型瘦弱;肺功能发育显著低于全国水平;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相比,素质发育各具优势和特点。黎族男生斜身引体及女生仰卧起坐显著好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较高年龄组柔韧性也有显著优势;海南农村汉族学生在耐力素质上表现突出。结论应根据黎族与农村汉族学生各自的体质发育优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干预,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1985-2010年藏族中小学生速度和耐力素质动态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藏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藏族7~18岁中小学生速度和耐力素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85-2010年间,藏族7~18岁学生50 m跑成绩显著提高(P<0.01,男生提高0.76 s,女生提高0.72 s),1985-1995年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在2000年有所下降的基础上,2000年以来男、女生成绩均有所好转。耐力素质方面,7~12岁藏族学生50 m×8往返跑成绩显著提高(P<0.01,男生提高2.99 s,女生提高5.03 s),1995年达到25年间最高,2000年男、女生成绩均明显下降,2000年以来有所好转;13~18岁男生1 000 m跑成绩保持持平,女生800 m跑成绩下降了5.28 s(P<0.01),1995年以来男、女生成绩均明显下滑,女生尤为明显。结论 1985-2010年间藏族学生速度素质有所改善,但近年来13~18岁学生耐力素质的下降趋势不容乐观。应充分认识到耐力素质下滑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藏族学生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2014年全国汉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为开发制定有针对性的学生体育锻炼指导方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汉族学生212 401名,测量身体素质相关指标,各项素质指标合格率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进行评价。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男生引体向上和男、女生耐力跑指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014年男生身体素质弱势项目为引体向上(合格率仅为18.7%)和耐力跑(合格率为76.6%),女生身体素质弱势项目为耐力跑(合格率为80.6%)。身体素质合格率地区间差异明显,浙江、江苏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相对较好。Logistic回归发现,城市学生(OR=0.67)、营养不良(OR=0.76)、超重(OR=0.32)和肥胖(OR=0.12)学生引体向上合格率更低,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 h及以上的学生引体向上合格率更高(OR=1.31)。耐力跑合格率影响因素与引体向上表现一致,此外,体育课设置充足的学生耐力跑合格率更高,而体育课经常或偶尔被“挤占”或“不上”的学生耐力跑合格率更低。结论:引体向上和耐力跑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及省级层面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弱势项目,在确保体育锻炼时间、保障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改善学生营养的基础上,还应强化体育锻炼的合理设计,确保各个项目均衡发展,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