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7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1990—2010年中国15~19岁女性青少年结婚和生育的地区不平等性。方法 利用1990—201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中国15~19岁女性青少年的已婚率和生育率。将各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计算女性青少年已婚率和生育率的不平等绝对指数(slope index of inequality,SII)和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衡量已婚率和生育率与人均GDP的关联。结果 1990—2000年,全国15~19岁女性的已婚率从4.7%下降至1.2%,但在2010年反弹至2.1%。生育率从1990年的22.0/1 000人下降至2000年的6.0/1 000人,2010年进一步下降为5.9/1 000人。1990年,15~19岁女性青少年已婚率和生育率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II和CI均P>0.05)。SII分析显示,2000和2010年,人均GDP最低人群的已婚率比最高人群分别高2.4%(95%CI:0.4~4.4)和2.3%(95%CI:0.3~4.2)。与此同时, 2000年和2010年人均GDP最低人群的生育率比最高人群分别高12.9/1 000人(95%CI:5.4~20.5)和9.3/1 000人(95%CI:4.6~14.0)。已婚的CI值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0.32(P=0.02)和-0.17(P=0.03), 生育的CI值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0.37(P<0.01)和-0.26(P<0.01)。2000年,人均GDP上升100%,已婚率平均下降1.4%(95%CI:0.1~2.7),生育率平均下降7.9/1 000人(95%CI:2.9~12.8)。2010年,人均GDP上升100%,已婚率平均下降1.5%(95%CI:0.1~2.9),生育率平均下降6.7/1 000人(95%CI:3.2~10.1)。结论 2000年和2010年存在女性青少年早婚早育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性,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早婚早育;减少收入不公平、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可能是改善早婚早育地区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10~17岁中小学生耐力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10~ 17岁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选取资料完整的10 ~ 17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共68 458名,将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第25位百分数(P2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好,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P7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差.比较不同耐力素质者,耐力跑时间的差异,同时,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及多水平模型分析城乡、BMI、饮食、运动、锻炼意愿等因素对耐力素质的影响.结果 68 458名研究对象中,耐力素质好者有34 239名(50.0%),耐力素质差者有34 219名(50.0%).耐力素质好者的比例,乡村学生为53.8%(18 285/33 996),高于城市学生的46.3%(15 954/34 462)(x2=384.16,P<0.01);肥胖学生为12.2%(448/3660),低于BMI正常[55.2%(28 183/51 028)]、超重[29.3% (2012/6874)]和消瘦的学生[52.1% (3596/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0.08,P<0.01).;每天吃早餐的学生为52.5%(25 534/48 679),高于从来不吃或每周吃1~2次早餐的学生[41.3%(3209/7768)](x2=438.31,P<0.01);每天喝牛奶的学生为51.7%(11 580/22 379),高于从来不喝或有时喝牛奶的学生[49.2%(22 659/46 079)](x2=39.84,P<0.01);体育课充足的学生为55.3%(18 961/34 314),高于体育课不足的学生[44.7%(15 278/34 144)] (x2 =756.41,P<0.01);每天体育锻炼lh及以上的学生占58.6% (9484/16 195),高于锻炼lh以下学生[47.4% (24 755/52 263)](x2=619.82,P<0.0l);愿意参加长跑锻炼学生占60.1%(19 287/32 118),高于意愿为“一般”[45.4%(10 569/23 272)]和“不愿意”[33.5%(4383/13068)]学生(x2 =2909.61,P<0.01).多水平分析显示,耐力素质差的风险,乡村学生低于城市学生(OR=0.80,95%CI:0.77~0.82);消瘦(OR=1.11,95%CI:1.05~1.17)、超重(OR =2.69,95%CI:2.55~2.85)及肥胖(OR =7.71,95% CI:6.97 ~8.52)学生高于BMI正常的学生;从不吃早餐或每周吃1~2次早餐(OR=1.20,95%CI:1.13 ~ 1.26)、每周吃3~5次早餐的学生(OR=1.13,95% CI:1.08~1.18)高于每天吃早餐的学生;每天喝l袋牛奶的学生(OR=1.09,95%CI:1.02~1.17)高于每天喝2袋牛奶的学生;体育课不足的学生(OR=1.20,95%CI:1.16~ 1.24)高于体育课充足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足lh的学生(OR=1.34,95%CI:1.29 ~ 1.40)高于每天锻炼lh及以上的学生;长跑锻炼意愿为“一般”(OR=1.67,95%CI:1.61~ 1.73)和“不愿意”的学生(OR =2.72,95% CI:2.60 ~2.85)高于“愿意”的学生.结论 城乡居住差异、BMI、吃早餐、喝牛奶、体育课、运动时间及锻炼意愿与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相关.  相似文献   
3.
了解北京市高中生饮酒相关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过早饮酒和过量饮酒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18个区县的15 726名高中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高中生曾饮酒率为67.9%,13岁前饮酒率为35.2%,现在饮酒率为41.0%,过量饮酒率为16.6%.“与家人朋友喝”是北京市高中生饮酒的最主要原因.职业技术学校、男生、高二、母亲高中文化水平、重组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和学习成绩差的高中生各项饮酒率均较高.有健康危险行为的高中生更容易出现饮酒相关行为,如有吸烟行为的学生更容易发生现在饮酒行为(OR=4.41,95%CI=3.90~4.98),有打架行为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过量饮酒行为(OR=2.00,95%CI=1.77~2.26),有性行为的学生更容易出现13岁前饮酒行为(OR=1.58,95%CI=1.36~1.84),有尝试自杀行为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过量饮酒行为(OR=1.67,95%CI=1.27~2.19).结论 在预防青少年饮酒相关行为时,应考虑年龄、家庭、性别等因素,并重视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因素的影响,家庭和学校需尽早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综合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皮脂厚度     
皮脂厚度(skinfold thickness)又称皮褶厚度,是通过估测皮下脂肪(约占全身脂肪量的50%以上)来反映儿童少年近期营养状况的方法之一。皮脂厚度可用x线照片、超声波、皮褶卡钳等方法测量。测量皮脂厚度的部位一般以上臂肱三头肌部(代表四肢)和肩胛下角部(代表躯干)最为理想,这些部位组织均衡、松弛,皮下脂肪和肌肉能充分分开,测点明确,测量方便,测值复现率高。两个部位的测量值之和可代表全身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皮脂厚度与体脂含量间的相关性较高,回归系数约为0.70,  相似文献   
5.
中国18省市自治区城市高中生性行为现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了解中国高中生性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性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8个省、市、自治区110954名高中生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我国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4.4%,男、女生分别为6.9%和2.1%(P<0.01);职业中学学生性行为的报告率高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P值均<0.01);西部地区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高中生,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级增加、看过色情书刊、影像制品、长期不与父母同住、生活在西部地区是高中生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在普通/重点中学就学、自感学习成绩好是高中生发生性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对高年级高中生尤其是职业中学学生进行适当、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18省市中学生溺水相关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青少年溺水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关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全国18省市181832名中学生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集体自填。结果18省市中学生过去12个月游泳、非安全场所游泳和曾有溺水伤害的报告率分别为52.4%,11.8%和1.8%。男生各相关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大城市、沿海和水网地区省市游泳的报告率高,游泳者中经济发达省市安全场所游泳的比例高于不发达城市,溺水伤害的报告率也相对较低。非安全场所游泳者溺水伤害报告率高于安全场所游泳者。结论非安全场所游泳与溺水伤害密切相关。溺水及其相关行为发生与学生性别、年级、地区、经济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18省市中学生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中国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全国18省市中学生共170 602名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自填。结果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43.7%,其中二次及以上伤害的报告率为20.9%。男生伤害报告率高于女生,主要差别是由于二次及以上伤害发生引起。该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伤害报告率下降,特别是二次及以上伤害报告率。因跌倒和物体砸碰受伤是男女生最常见的受伤原因,割刺伤和骨关节伤是男女生最常见的受伤结果。重点中学、核心家庭和母亲高学历是各类伤害及再发伤害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高,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伤害特别是二次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2011儿纲)实施期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的变化情况及其政策效应。方法:利用1985—2019年8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学生的数据,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査》判断学生营养不良情况,按性别、城乡、年龄组、省份分层描述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在2010—2019年期间的变化情况。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1985—2019年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的变化轨迹进行分析,从而评价2011儿纲的政策效应。结果:2010—2019年,中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由12.7%下降到8.5%,男女生、城乡学生及各年龄组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P趋势均<0.001)。2010—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7个省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显著下降。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85—2019年,中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持续下降,2010年为下降趋势中的拐点。1985—2010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每年下降2.4%(95%CI:1.9%~2.8%,P<0.001),2...  相似文献   
9.
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健康状况发生变化;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9~18岁儿童青少年室外夜间人工光(artificial light-at-night, ALAN)暴露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方法:使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开展的中国八省市5 540名9~18岁儿童青少年随访数据,根据学校地址确定经纬度,通过最近邻法提取116所学校所在位置的月平均夜光辐亮度,获得各学校的室外ALAN暴露平均值[单位为nW/(cm2·sr)]。超重肥胖结局指标共包含四项:基线超重肥胖、持续性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加重和超重肥胖发病。使用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探究ALAN暴露水平(按照五分位数分为Q1~Q5组)和基线超重肥胖、持续性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加重和超重肥胖发病的关联,并使用自然三次样条函数探究ALAN暴露(连续型变量)与结局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儿童青少年基线超重肥胖、持续性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加重患病率及超重肥胖发病率分别为21.6%、16.3%、2.9%、12.8%。与ALAN暴露处于Q1组的儿童青少年相比,当ALAN暴露水平达到Q4或Q5时,ALAN暴露与基线超重肥胖关联的OR值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