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补肾益髓法治疗地中海贫血197例生存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经补肾益髓法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生存情况。方法对197例治疗病例通过电话随访进行患者生存情况调查。结果197例患者总存活率为87.3%,其中重型患者存活率65.71%,中间型患者存活率99.2%,α-地中海贫血患者存活率100%,β-地中海贫血患者存活率85.0%。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的158例患者中,纯合子患者存活率为63.16%,双重杂合子患者存活率为89.16%,杂合子患者存活率为100%。对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存活率重型〈中间型,纯合子〈双重杂合子〈杂合子;对于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存活率纯合子〈双重杂合子:对于纯合子患者和双重杂合子患者,存活率均重型〈中间型。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存活率与其地中海贫血类型、临床分型、基因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受临床分型和基因类型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2.
血红蛋白Constant Spring(HbCS)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3.
To observe the after-effect duration of kidney-nourishing and marrow-replenishing therapy on Mediterranean anemia. Methods: To observe the kidney-nourishing and marrow-replenishing therapy on 58 cases of Mediterranean anemia an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relative factors on the after-effect duration. Results: The after-effect duration on 58 cases varied from 3-6 months, about 4 months on average, and was not influenced by sex, clinical types, genetic types, types of Mediterranean anemia and other factors. Conclusion: Kidney-nourishing and marrow-replenishing therapy used to treat Mediterranean anemia can not only produc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during treatment but also keep after effect lasting for about 4 months, indicating that the therapy used to treat Mediterranean anemia has good clinical after effect.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评价益髓生血颗粒(Yisui Shengxue granule,YSSXG)治疗血红蛋白H病(HbH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89~2013年1月,采用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HbH病共237例,其中缺失型HbH病62例,非缺失型HbH病175例,疗程3个月,动态检测237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 ]水平的变化,并对其中206例HbH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心悸、动则气喘、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腰膝酸软)进行中医症候量化评分,观察益髓生血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HbH病患者自服药第1~第3个月,血液指标Hb、RBC与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1)。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HbH病患者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心悸、动则气喘、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腰膝酸软的中医症候量化评分与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37例HbH病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26%;其中缺失型HbH患者有效率为72.00%;非缺失型患者的有效率为80.65%。两种型别的HbH病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 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HbH病疗效显著,提高HbH病患者Hb、RBC水平,同时能改善HbH病患者的中医症候。血液指标水平的提高和中医症状改善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5.
目的研究益髓生血颗粒治疗B-地中海贫血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进行30对患者临床观察;服安慰剂后再给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0例,患者自身对照的比较研究;并进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的动态观察,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中医症状、Hb、RBC、Ret、HbF水平变化,肝肾功能(GPT、BUN、Cr)及不良反应。结果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患者自疗程第1个月起至3个月结束,各项血液学参数均有提高,与疗前比差异显著(P〈0.0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与血液参数提高相一致,与疗前比(P〈0.01);自身对照比较研究显示:患者服安慰剂后改服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血液指标Hb、RBC与服安慰剂组比较均有非常明显差异(P〈0.00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与血液参数提高相一致,两个阶段p-地贫患者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p-地中海贫血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研究为中医药辨证治疗B-地中海贫血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6.
HbE为一种慢速异常Hb,于1949年被发现,是世界上常见的四种(HbS、C、D、E)异常 Hb 之一。我国从1946年以后,特别是1980年全国广泛的普查并报道不少杂合子型HbE,少数纯合子 HbE,还有 HbE 和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但只有少数病例作了氨基  相似文献   
137.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分析研究广西、广东、四川三省区95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150 条染色体的基因突变。发现发生率最高的前两种突变各有不同。广西的是编码子41-42框架位移与17(A→T)突变。广东的是编码子41-42框架位移与IVS-Ⅱ-654突变,四川的则是17与41-42(17稍高于41-42)。-29位突变在四川也很常见,但广东、广西不多。-30位的T→C突变,IVS-Ⅰ-1的G→T以及IVS-Ⅰ-5的G→C三种突变,在本研究的病例中没有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4例β-地中海贫血病危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38.
139.
为了探讨补肾生血药新剂型“益髓生血灵胶囊”对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临床上治疗12例,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6-31岁,14岁以下占7例,壮族9例,汉族3例,均为广西籍,血红蛋白≤70g/L,10例〉70g/L2例,抗碱血红蛋白0.086-0.682,平均0.20,其中9例复合血红蛋白E。中药方剂由熟地黄,山萸肉,党参及阿胶等11味中药,用中药传统方法和现代工艺提纯而制成粉剂装入胶囊,每粒药净重0  相似文献   
140.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我国南方诸省常见的遗传病,纯合子靠输血维持生命,仍很难活到成年.在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开展产前诊断,防止重型β地贫患儿出生,是预防该病,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过去曾采用RFLPs基因连锁分析法和寡核苷酸探针法作该病的产前基因诊断.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