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2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232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246篇
内科学   469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科学   350篇
综合类   1763篇
预防医学   724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725篇
  9篇
中国医学   579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心复脉合剂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气阴两虚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 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心复脉合剂,共治疗 4 周。比较 2 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0.0%,对照组为 72.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间期标准差 (SDNN)、连续正常间距差的均方根 (rMSSD)、高频功率 (HF) 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低频功率(LF)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组 SDNN、rMSSD、HF 均大于对照组,LF 小于对照组(P< 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心复脉合剂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频发室性早搏,能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3.
4.
新生儿惊厥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可以是艮性的,也可以是病情凶险的一种表现。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明确病因诊断,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对减少后遗症的产生甚为重要。现将我院新生儿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98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分析SARS的流行病学,传染途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临床表现特征,临床工作中如何进行预防、隔离、疗效观察,控制疫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2002年11月16日~2000年5月14日我国:25省区的发病、流行及输入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ARS病可防也可治,抗生素、抗病毒及多方治疗有积极疗效。结论我国科学家及临床医疗工作者对SARS的流行病学,病原体,临床表现特征,传染途径,预防、隔离及治疗均有了初步研究和认识。SARS难题必将被攻克。  相似文献   
6.
21世纪,迎来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同时,伴随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及对医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医药卫生人才势在必行。而归根到底,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都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5岁。因双眼睑下垂、复视、咀嚼及双下肢无力1周于1997年3月31日入院。体检;营养发育中等,呼吸平稳,双侧眼睑轻度下垂,睁眼无力,重复用力后加重。查;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双下肢肌力IV级,无病理反射。ENA+(38KO弱十)。Coomb’s试验阴性。CD3(T3)81%,CD4(T4)31%,CDS(T8)50%。胸部CT显示:胸腺明显增大,最大截面约5.scmX2.scm,均匀强化,两侧边缘清楚光滑,前后绿与胸骨及气管、大血管界限不清。提示胸腺瘤。入院诊断: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采用新斯的明0.sing肌注,30分钟内肌力改善,提…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SCT表现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细胞中nm2 3 H1基因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和其与SCT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 3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肝细胞癌病例 ,观察其SCT表现特征 ,如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和强化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nm2 3 H1基因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细胞癌细胞中 ,nm2 3 H1阳性 2 1例 ,阳性率为 5 8.3 % ,转移高危组 (子灶、门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 )nm2 3 H1基因的表达低于转移低危组 (P <0 .0 5 ) ;C erbB 2基因阳性 2 2例 ,阳性率为 71.1% ,C erbB 2基因的表达在中等大小肝癌组表达高于小肝癌组和大肝癌组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的SCT表现与nm2 3 H1和C erbB 2基因的表达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胆囊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天祥  潘勇  江东  冯强  杨洪春  马海 《四川医学》2002,23(3):311-312
目的:探索更好的胆囊切除术的方法。方法:我们对近2年收治的100例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手术作了一些技术改进,包括:右肋缘下斜切口(4-6cm),不切断腹直肌,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别用钛夹夹闭,不行腹腔深部打结,剥离胆囊床前将胆囊内胆汁抽空,用电刀剥离胆囊边切边止血,不缝合胆囊床,结果:腹部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在直视下操作安全可靠。结论:是一个较好的临床胆囊切除方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并改进乳鼠的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以混合消化酶(0.08%胰蛋白酶加0.04%~0.06%Ⅱ型胶原酶等量加入的混合液)消化心肌组织,差速贴壁分离纯化后,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抑制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结果 本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12h后即出现单个细胞搏动,2d~5d可见明显搏动的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团,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增殖。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