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建立大鼠肿瘤性高血钙模型 ,在大鼠右侧胫骨骨膜旁移植 4× 1 0 6个 Walker2 56 癌肉瘤细胞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1 4d后从眼眶静脉丛采血测血钙浓度 ,用乙醚麻醉动物后测骨密度 ,并取患侧胫骨作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受移植组大鼠1 4d后血钙明显升高、骨密度明显降低 ,骨结构受到明显侵蚀。这表明 ,Walker2 56 能导致大鼠发生肿瘤相关性高血钙  相似文献   
82.
昆虫离子通道具有多样性,其神经元与骨骼肌中非突触钠通道主要选择性允许钠离子跨膜通过,开放性受电压控制,被称为电压门控性钠通道,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膜兴奋性及其传导.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以PC12细胞建立体外脑缺血预处理细胞模型,探讨NO在预处理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缺血预适应的细胞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五碟细胞.正常对照组:常氧、低糖(<1g/L)2%胎牛血清DMEM培养;缺血预适应组(IPC):预先氧糖剥夺(OGD)6 h,后经复灌和OGD处理;非缺血预适应组(NIPC):常氧、低糖低血清培养6 h,后经复灌和OCD处理;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L-NAME):OGD预处理前30 min加L-NAME,OGD6 h,后经复灌和OGD处理.通过细胞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来评判IPC模型是否建立,生化法观察各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统计分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均数的比较用LSD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NIPC组比较,IPC组MTT代谢率明显增高(94.9%±15.1%,P<0.05),LDH释放量减少(279.1%±28.1%,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与对照组(100.0%±13.5%)比较,NIPC组及IPC组NOS活性均升高(190.0%±14.6%,P<0.01;126.10k±10.6%,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IPC组、NIPC组和L-NANE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0%,8.71%,18.62%及11.73%.结论 IPC减少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后细胞的死亡与凋亡,且NO参与了此保护机制,但并非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代森锰锌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PC-12细胞加入代森锰锌0,1,10,30,60和120μmol.L-1,培养24h后,应用WST-8法检测PC-12细胞增殖;PC-12细胞中加入代森锰锌0,1,30和120μmol.L-1,培养24h后,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Ⅴ/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染色及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以及ER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代森锰锌浓度增加,代森锰锌组晚期凋亡率升高,呈浓度依赖关系,IC50为49.95μmol.L-1。代森锰锌120μmol.L-1组细胞晚期凋亡率为(90±4)%(P<0.05);Hoechst33258染色可见细胞核膨大、染色质边集浓染等凋亡特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cl-2逐渐降低,Bax和p-ERK1/2表达增高(P<0.05),代森锰锌120μmol.L-1组p-ERK1/2积分吸光度分别为128.0±2.5和178.4±4.0。结论代森锰锌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ERK信号通路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周围神经嵌压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A)组、PGE1 (B)组、正常对照(C)组.制作坐骨神经嵌压性损害的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与电镜分别检测嵌压后12h、72 h及7d时大鼠背根神经节VEGF阳性神经元与嵌压后第4周大鼠背根神经节的病理变化.结果 嵌压72 h后,A、B组背根神经节VEGF阳性神经元数达到峰值,且明显大于C组(P<0.01),B组VFGF阳性神经元数亦较A组增加(P<0.01).嵌压后第4周,C组未见病理改变,B组电镜下病变严重程度较A组减轻.结论 PGE1可促进周围神经嵌压性损伤的修复,可能与VEGF表达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作用特点?方法:应用经典化学毒素MPTP腹腔注射制备小鼠PD模型,WT?αERKO 和βERKO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Saline 组和MPTP组,爬竿试验观察行为学改变,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纹状体和中脑ERα?ERβ?TH?DAT和VMAT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WT相比,αERKO小鼠中多巴胺缺失程度更大,爬竿试验显示αERKO小鼠更早出现行为学异常?αERKO和βERKO小鼠中脑TH?DAT和VMAT2 mRNA表达均降低?WT小鼠MPTP染毒致PD模型后,纹状体和中脑ERα mRNA表达增加,ERβ mRNA表达降低?MPTP致PD模型后,αERKO和βERKO小鼠TH和DAT mRNA表达变化情况与WT小鼠不同,βERKO小鼠VMAT2 mRNA表达变化情况与WT小鼠相同,但αERKO小鼠VMAT2 mRNA表达变化情况与WT小鼠不同?结论:ERs在黑质纹状体DA系统中有神经保护作用,ERα亚型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敲除小鼠的优化繁育方法及ERα基因敲除小鼠子代鼠的鉴定方法,建立ERα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ERα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用4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观察子代鼠的各表型比率及雌、雄性ERα基因突变纯合子小鼠的繁殖能力;从子鼠鼠尾中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ERα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HE染色观察雌、雄性ERα<''-/->小鼠生殖系统表型变化.结果 WT、ERα<''+/->、ERα<''-/->各表型小鼠互交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雌、雄性ERα<''-/->小鼠无繁殖能力.与WT比较,雄性ERα<''-/->小鼠睾丸脏器系数降低,睾丸病理变化表现为生精小管管腔膨胀,生精细胞层变薄,且排列不规则;雌性ERα<''-/->小鼠子宫脏器系数降低,子宫和卵巢病变明显,表现为:子宫浆膜、肌层、内膜层细胞排列不规则,卵巢有囊性病变、充血,无黄体.结论 雌、雄性ERα<''+/->小鼠交配是繁育ERα<''-/->小鼠的较好方法;实验所用PCR方法能够精确鉴定ERα<''-/->小鼠,ERα<''-/->小鼠的获得为ERα蛋白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8 mL/(kg·d)]、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40mg/(kg·d)],腹腔注射给药14 d后制作坐骨神经嵌压伤动物模型,模型制备后6h、12h、24 h、4...  相似文献   
89.
Background: Leukotrienes are arachidonic acid derivatives long known for their inflammatory properties. Leukotriene-based inflamma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theroscleros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several human diseases. Recently, human genetic studies from us and others suggest tha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leukotriene pathway genes influence the risk of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such as stroke. Methods: To assess the role of additional leukotriene pathway genes in stroke risk with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we sequenced the promoter, exonic, and intronic regions of leukotriene A4 hydrolase (LTA4H) and 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ALOX5), and then genotyped 5 SNPs in LTA4H and 4 SNPs in ALOX5 among 691 cases with stroke and 732 controls from Chinese. Results: We detect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an intronic SNP in LTA4H (rs6538697) and stroke in our subjects (adjusted odds ratio (OR), recessive model, 1.75; P = 0.022); and the SNP rs2029253 in ALOX5 wa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stroke (adjusted OR, 0.7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59-0.97). Genetic parameter and associa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with SPSS 16.0. Conclusions: To our knowledge, these results for the first time suggested that the genetic variants in LTA4H and ALOX5 might modulate the risk of stroke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东亚钳蝎毒素Bukatoxin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方法:在急性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Bukatoxin对DRG神经元TTX-R INa的影响.结果:Bukatoxin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TX-R INa.在刺激电压为-10 mV时,20、40、80 μg/ml的Bukatoxin对TTX-R INa峰值的抑制率分别为(18.72±1.27)%、(27.40±4.97)%和(59.02±4.7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6.28 μg/ml,Hill系数(h)为1.48;80 μg/ml的Bukatoxin可以使TTX-R INa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约3 mV,稳态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6 mV.结论:Bukatoxin可以浓度依赖性的抑制DRG神经元上TTX-R INa,并改变TTX-R INa的激活和稳态失活特性,这可能是其降低外周伤害性信息传人,参与伤害性信息调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