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糖蛋白D(gD)基因共表达的核酸疫苗对小鼠免疫效果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表达HSV-1gD基因的核酸疫苗IRES-gD及共表达HSV-1gD与IL-2基因的重组质粒IRES-gD-IL-2,给BALB/c小鼠股四头肌注射,检测各组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水平以及血清IgG2a/IgG1比值;并测定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强度;通过病毒攻击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IRES-gD-IL-2组产生的抗体及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IRES-gD组。IRES-gD-IL-2免疫小鼠的IgG2a和IgG1含量及DTH反应均较IRES-gD组明显增高,但两组小鼠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2基因与HSV-1gD基因共表达可全面增强小鼠对核酸疫苗的免疫应答,尤其可增强细胞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2.
AoGDW肽体外抗血小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寻找活性更高、作用更稳定的具有抗栓作用的RGD肽衍生物 ,我们设计合成了AoGDW肽 ,并研究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稳定性以及它对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比浊法测定AoGDW肽抑制人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以及在血浆中的稳定性。②利用血凝仪测定其对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AoGDW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 5 0 %的抑制剂浓度 (IC50 )为 (4 7± 2 5 ) μmol/L ,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相比 ,均为P <0 0 1。在血浆中孵育 3h仍保持 10 0 %的活性。另外血浆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凝血活酶时间 (T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AoGDW肽在体外有较强的、稳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并且不影响血浆正常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3.
双胸蚓纤溶酶对家兔实验性血栓的抑制作用山西医学院生化教研室(030001)郑国平,程牛亮,牛勃山西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张明升双胸蚓纤溶酶是从双胸蚓组织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具有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纤溶酶[1]。为观察双胸蚓纤溶酶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本实验采用...  相似文献   
94.
观察0.587和0.712kbCPSIcDNA片段分别与PSV2载体的重组质粒pSV2-CPS505和pSV2-CPS507在人肝癌和非肝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证实,两种重组的表达质粒转染的7402人癌细胞和NIH/3T3细胞能有效地表达CPSI,CPSI基因的非翻译区顺序与其高度组织特异性无关。这些体系的建立为体外生产CPSI抗原和天然CPSI蛋白提供了细胞模型和实验依据,对深入了解CPSI的表  相似文献   
95.
神经管畸形(NTDs)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神经管闭合缺陷导致的先天性畸形。在神经管闭合过程中,自噬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研究表明,自噬/苄氯素1调节因子1基因(AMBRA1)编码的蛋白质在自噬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MBRA1基因缺失导致胚胎发育早期自噬损伤,发生严重NTDs表型。本文从自噬角度对AMBRA1基因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阐明NTDs的发生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
目的:优化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蛋白质组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方法: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尿液,采用称量、SDS-PAGE及双向电泳(2-DE)等方法比较不同pH、冷丙酮沉淀不同时间等条件下所得到的蛋白质,优化蛋白提取的条件。结果:pH 2.7条件下所得到的蛋白种类最多;冷丙酮沉淀0.5 h获得的蛋白量明显少于1 h及2 h的蛋白量(P<0.05),而冷丙酮沉淀 1 h 和2 h获得的蛋白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H 2.7条件下冷丙酮沉淀1 h为样品预处理的最佳条件,可获得满意的2-DE分离效果。结论:pH 2.7条件下,冷丙酮沉淀1 h为尿蛋白质组样品预处理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7.
背景: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不一,如何提高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获得效率的问题尚未解决。 目的:优选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的消化酶组分。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的脐带近胎儿段,按不同混合酶浓度比值划分为3组,混合酶Ⅰ组成分为0.4%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和0.1%透明质酸酶;混合酶Ⅱ组成分为0.1%Ⅱ型胶原酶、0.4%胰酶、0.02%EDTA和0.1%透明质酸酶;混合酶Ⅲ组成分为0.3%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0.1%透明质酸酶和0.1%DNA酶。每组再按消化时间分为1,2,3 h 3个亚组。最后重悬细胞终体积均定位4 mL并计数,采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细胞。 结果与结论:采用3种不同混合酶浓度进行消化,发现相同消化时间内,混合酶Ⅲ组消化细胞最多(P < 0.05)。在作用3 h时,混合酶Ⅲ组获取的细胞中活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混合酶Ⅰ组和混合酶Ⅱ组(P < 0.01)。提示0.3%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0.1%透明质酸酶和0.1%DNA酶混合液消化脐带组织块2 h为获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8.
背景:目前利用传统分离提取细胞的方法所获取的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脐带组织中所含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理论值相差甚远,造成脐带组织的极大浪费,阻碍了间充质干细胞的规模化制备培养。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为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提供技术方案。 方法:实验分为4组,以传统酶法(胰酶与Ⅱ型胶原酶)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针对脐带结构分别逐一加入Ⅳ型胶原酶、透明质酸酶、DNase来对脐带组织进行消化,各实验组设不同作用时间组,比较不同分离方法、不同作用时间所获得细胞数量、细胞活性、原代细胞贴壁出现时间、融合时间及所获得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第3代细胞在增殖能力、表面标记与多向分化能力方面的差别。 结果与结论:经Ⅱ型胶原酶、Ⅳ型胶原酶、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DNAase联合作用于脐带组织,4 h细胞计数达到最高(12.47± 0.16)×106/cm(P < 0.01);活力为(75.00± 5.07)%(P < 0.01);收获的混合细胞中CD105阳性率及CD29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细胞贴壁及细胞团融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 0.01);伴随细胞的传代,形态逐渐均一,第3代细胞形态基本达到统一,呈梭形漩涡状生长;实验组P3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CD44,CD105,CD29阳性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CD34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向脂肪细胞诱导4周后,油红O染色鉴定可见细胞内大量脂滴;向成骨细胞诱导后,茜素红染色鉴定,大体观察可见阳性钙沉积。实验证明了Ⅱ型胶原酶、Ⅳ型胶原酶、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DNAase四酶联合消化脐带组织作用4 h的方法缩短了分离细胞用时并显著提高了细胞产量、细胞活力以及细胞增殖能力,同时缩短原代细胞贴壁时间、融合时间。提取得到的原代细胞中间充质干细胞比例,第3代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纯度较传统方法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猴头提取物对正常水鼠小肠蠕动和排便指标,观察得到:猴头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肠蠕动有促进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猴头提取物对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猴头提取物对小鼠排便时间、排便频率和排便量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猴头提取物可缩短便秘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增加便秘小鼠的排便次数和排便重量。说明猴头提取物对小鼠的肠道运动功能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硫氧还蛋白(Trx)的表达及与AML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观察Trx抑制剂二酰胺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临床治疗AML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例AML患者和健康人,抽取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单个核细胞中Trx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酰胺对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形态学、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二酰胺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 AML患者Trx的表达率为75 %(15/20),在健康人中不表达。Trx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显著相关(χ2=9.375,P<0.05)。MTT法检测显示二酰胺对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48 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98.26、47.53、8.34 mg/ml。形态学观察二酰胺作用于AML细胞后可见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可见典型的DNA“梯”条带出现。结论 AML细胞Trx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二酰胺干预后AML细胞生长受抑甚至发生凋亡,其可能成为AML治疗的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