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采用TRAP(telomericrepeatampificationprotocal)法检测 2 9例首发星形胶质细胞瘤及 11例复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端粒酶的活性情况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4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选自首次肉眼下基本全切的肿瘤 ,均经病理检验证实。采用kernohan分级 ,首次发生的 2 9例中 ,Ⅰ级 10例 ,Ⅱ级 7例 ,Ⅲ级 8例 ,Ⅳ级 4例 ;术后复发 11例 ,Ⅰ级 1例 ,Ⅱ级 4例 ,Ⅲ级~Ⅳ级 6例。肿瘤复发时间在0 5~ 2年 (平均 1 6年 ) ,复发后再次手术。肿瘤标本离体后立即放入液氮中冻存端粒酶的提取按文…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外周循环DNA水平定量检测在诊断肝组织损伤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30例,采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中循环DNA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外周循环DNA水平分别为(21±9、29±8、38±8和81±16)μg/L,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加重,外周循环DNA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外周循环D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循环DNA水平与ALT和AST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2和0.632,P值均<0.0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循环DNA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68μg/L±14μg/L vs 23μg/L±12μg/L,P<0.05)。结论外周循环DNA的含量可反映肝脏的炎性反应程度,有可能作为肝脏炎性反应活动程度的一项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体内外顺铂(DDP)给药后miR-638表达水平及变化,评价miR-638表达在DDP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方法建立荷SPC-A1瘤的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经尾静脉注射DDP后,检测各组裸鼠血清miR-638表达水平。体外培养SPC-A1并经DDP作用不同时间后,检测培养上清miR-638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收集60例肺腺癌患者DDP化疗前后的血清样本,检测miR-638在化疗前后的表达改变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体外DDP处理SPC-A1细胞后凋亡率在24、48和72 h时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均0.01),且随时间延长显著增高(任意两组间P0.01);DDP作用后培养上清中miR-638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高,且在24、48、72 h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均0.05);且SPC-A1培养上清中miR-638水平与凋亡率呈正相关(r=0.711,P0.01);DDP治疗组裸鼠血清miR-63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和未治疗对照组(P均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DDP化疗后血清miR-638表达上调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表达下调者(P0.05)。结论 miR-638在体内和体外DDP诱导的人肺腺癌细胞凋亡中均出现表达上调,提示miR-638可能对肺癌DDP化疗中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5.
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肿瘤转移的"种子",在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免疫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对CTC了解的不断深入,其应用研究已经从细胞数量走向了分子分型和细胞测序时代。然而CTC检测的标准化尚处于初步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就CTC检测的现状及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作一论述,并针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6.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铕螯合物BHHCT,制备高灵敏度荧光标记物,建立B型钠尿肽(BNP)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方法使用2株匹配的单克隆抗体,其中1株可以识别BNP分子C-端区,另1株生物素化单抗能识别分子内环结构,分别作为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并利用制备的SA-BHHCT-Eu3 作为示踪物,建立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心功能Ⅰ~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液BNP含量。结果本法测定BNP的灵敏度为12pg/m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3.9%和5.2%,平均回收率为97.3%,线性范围为20~4000pg/ml。对照组(n=110)、心功能Ⅰ级(n=31)、Ⅱ级(n=30)、Ⅲ~Ⅳ级(n=25)各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69±37)、(84±46)、(346±134)和(932±326)pg/ml;心衰各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以BNP100pg/ml为cutoff值,诊断心力衰竭(HF)的特异性为82.4%,敏感性为91.6%。结论应用铕螯合物BHHCT建立的固相TrFIA法测定BNP,是一个很好的诊断心衰和监测其严重程度的实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Alu—PCRDNA指纹分析方法,研究癌组织DNA指纹改变在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4例临床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之新鲜肿瘤组织和距离肿瘤边缘5cm以上之正常肺组织,以及7例非肿瘤肺组织和10例正常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其DNA,以Alu特异性引物,扩增Alu序列之间的基因组,得到肿瘤和正常组织的DNA指纹,并对患者手术后随访,观察DNA指纹的改变在患者预后中的意义。结果实验中7例正常肺组织(非肿瘤)和10例正常体检者外周白细胞,用Alu—PCR方法所产生的DNA指纹条带呈单态性,作为指纹分析中的正常对照;24例肺癌临床标本中,有12例肿瘤组织DNA指纹与正常组织指纹有差别,占50%,表现为DNA条带的缺失、增加和条带强度的差异。未能获得能提示患者预后情况的特异性的指纹条带;DNA指纹有改变的患者(10例)术后1年死亡率(80%)显著高于DNA指纹未改变者(9例)术后1年死亡率(22.2%)(Χ^2=6.343,P=0.023)。结论采用Alu—PCR方法所得到的临床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的DNA指纹改变是多样性的,未能发现提示预后的特异性的指纹条带;Alu—PCR指纹分析提示,DNA指纹有改变的患者预后比没有改变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8.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人血液循环DNA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DNA主要存在于人血浆和血清等体液中,在多种人类疾病中含量升高,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和预后判断价值。本研究以人工重组质粒DNA为内参照物,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健康人血浆和血清DNA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9.
铕标记基因探针半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探针和新型铕螯合物BHHCT,建立一种半定量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44份丙型肝炎病人血清,20份正常人血清。利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有限公司RNA提取试剂提取HCV RNA,用自行设计的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cDNA与微孔板上的捕捉探针杂交后,借助于其上游引物5′端带有的生物素,与标记有铕的链霉亲合素特异性结合,将铕连接到微孔板上,在特定波长激发光激发下,发出荧光,进行检测。结果 铕标记HCV RNA检测法的线性范围为102-106cDNA拷贝,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铕标记RT-PCR检测HCV RNA法的线性范围宽,敏感性、特异性好,检测时间短,无放射性污染,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0.
循环DNA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DNA(circulating DNA)是存在于血液(血浆或血清)、滑膜液、脑脊液等体液中的细胞外DNA,包括游离DNA和DNA-蛋白质复合物两种形式,它与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其量和性质的改变在产前诊断、肿瘤的诊断和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和创伤后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