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1.
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具有传统语文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声音、文字、图象、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刺激下,调动学生的学 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我国食管腺癌发病率低,国内有关食管腺癌术后不同治疗模式疗效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比较以及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4-01-01-2013-12-31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01例食管腺癌患者,其中单纯手术120例,手术+化疗63例,手术+放疗+化疗18例.比较单纯手术组与术后综合治疗组疗效,筛选术后综合治疗获益人群.将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病变长度、T分期、N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化疗与否和放疗与否12项临床病理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寻找食管腺癌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0%、49.2%和31.2%.对于淋巴结阳性组患者,术后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27.5%,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的6.8%,x2=6.059;P=0.014;而对于淋巴结转移度>10%和Ⅲ+Ⅳ期患者,术后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1%和27.7%,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和6.7%,x2值分别为6.552和4.861,P值分别为0.010和0.027.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是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瘤栓、N分期及术后化疗与否是食管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食管腺癌术后淋巴结阳性者,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度>10%及Ⅲ+Ⅳ期患者,建议行术后综合治疗.脉管瘤栓、N分期及术后化疗与否是影响食管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RP(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和心肌再梗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31例AMI发作2 h血清cTnI、CK-MB和hs-CRP的浓度,以122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并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AMI早期血清cTnI、CK-MB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I、hs-CRP和CK-MB三指标串联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9.8%和93.6%,优于各单个指标。通过ROC曲线确定再梗的Cutoff值,cTnI为16.8 ng/mL,CK-MB为40.5 U/L,hs-CRP为38.5 mg/L。高浓度的cTnI和hs-CRP对心肌再梗均有一定的预测意义(风险指数分别为5.5和2.9,P值<0.001和0.01),而cTnI和/或hs-CRP联合预测心肌再梗的风险指数高达9.9(P<0.0001)。结论:多种心肌标志物联合可早期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一定水平的cTnI联合hs-CRP检测可早期预测心肌再梗。  相似文献   
74.
曹峰  刘敏  庄蕊  张玮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49-225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腹股沟疝150例。结果: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随访1a~3a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优越,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5.
陈晓燕  曹峰  何月敏 《新中医》2022,54(6):38-41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心脾两虚证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仅口服阿立哌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精神分裂症相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住院精神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为5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SS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PANSS、SSPI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后,2组SPBS量表中身体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因素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证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社会功能,有效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76.
曹峰 《上海医药》2016,(13):62-65
目的:调查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过程中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PDT过程中疼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数据进行总结。结果: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是PDT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与疼痛相关的因素包括光敏剂类型、病损部位和大小、辐照剂量、光源类型和波长等。多种疼痛缓解对策已经被研究,大多数研究显示,外用局麻药物对缓解PDT疼痛无效。对治疗部位冷却能部分缓解PDT疼痛,但效果是不充分的。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缓解PDT疼痛。结论:治疗部位冷却是缓解PDT疼痛,提高患者耐受度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作为临床优先方案被推荐使用。对于简单冷却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选择神经阻滞来有效控制PDT过程中的疼痛。  相似文献   
77.
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林  倪正义  周密  许俊  曹峰  杨志峰  李磊  肖俊 《骨科》2011,2(1):41-43
目的 评价经胸入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64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脊柱稳定情况及植骨成活率.结果 术中无脊髓、神经及...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茯苓甘草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液体排空及胃窦中一氧化氮(NO)及乙酰胆碱酯酶( AChE)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生姜组、茯苓甘草汤组.采用盐酸灌胃模型,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底NO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胃底AChE的含量.结果:茯苓甘草...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经胸入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64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脊柱稳定情况及植骨成活率。结果术中无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术后随访1~2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3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有21例获得1级以上的恢复。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4.8个月,脊柱畸形被矫正,术后平均Cobb角12°,平均矫正13°。无病灶复发,未发生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60例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经胸一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具有暴露充分、手术野清楚、病灶清除减压彻底、脊髓损伤少、复发率低、后凸畸形矫正满意、能有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等优点,经临床反复验证安全有效,是治疗胸椎结核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上海市松江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松江区2009年院前急救资料.结果:患者以19-59岁男性为主,一天内在8-22时及夏季患者较密集;疾病谱排序的前3位病种为外科类疾病(车祸伤、普外、骨科),次3位病种为内科类疾病(神经、呼吸、心血管).结论:一天内在8-22时及夏季应加强院前急救力量,重点是外伤和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