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3年1月2日,广东省首次报告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病例。经回顾性调查,追溯最早的病例于2002年11月16日发病(1),此后,该病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流行。此次流行一直延续到2003年7月份,在2003年共有3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8454例,并有908例死亡。在2003年12月16日,广州郊区一名32岁摄影记者又出现SARS感染,在2003年底至2004年1月,共有4例发病,但未引起流行。到2004年3月23日,再出现一例确诊SARS的病例,她是一位在北京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此后共有9人受感染及发病,持续到5月初。在2003年4月16日,…  相似文献   
62.
剖宫产率虽日趋升高,但并未能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剖宫产术时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麻醉意外、肺部疾病等)远比阴道分娩高。剖宫产时胎儿损伤及剖宫产儿综合症等不安全因素,已被日益重视。因此,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细心做好每一步操作,是降低剖宫产手术并发症的关键。现将胎儿高浮,深定及臀位剖宫产防止产伤的技巧提出以下几点体会:1头位1.1胎头高浮:胎儿常巨大,骨盆入口狭窄或脐带过短时有此现象,由于切口取位偏低或托头时用力过猛、过快、与挤压宫底动作不协调,也可发生胎头高浮。1.1.1应用技巧之一:(l)子宫切口取位应偏高;(2)先用左…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致畸试验中3种常用阳性对照物的致畸效应,为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致畸试验中阳性对照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交配成功的SD大鼠按照妊娠时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280 mg/kg),敌枯双组(1 mg/kg)和环磷酰胺组(12 mg/kg)。阿司匹林组和敌枯双组于受孕后第6~15天按10 mL/kg分别灌胃相应的溶液,环磷酰胺组于受孕后第12天腹腔一次注射给药。记录受孕后第0、6、9、12、15、20天孕鼠体质量。于受孕后第20天麻醉处死孕鼠,迅速取出子宫,称子宫连胎质量及子宫质量,记录黄体数、着床数及胚胎发育情况。对胎仔进行外观检查,逐一记录性别、体质量、体长。将每窝1/2活胎鼠染色做骨骼检查,另外1/2活胎鼠固定做内脏检查。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组孕鼠第15、20天体质量及体质量增量降低,子宫、子宫连胎质量降低,活胎率减少,活胎鼠体质量、体长、尾长均降低(P < 0.05或P < 0.01);敌枯双组活胎率降低,活胎鼠体质量、体长、尾长均降低(P < 0.01);环磷酰胺组孕鼠体质量增量降低,子宫、子宫连胎质量降低,活胎率减少(P < 0.05或P < 0.01);3种阳性对照物处理组大鼠胎仔外观畸形率、骨骼畸形率及内脏畸形率明显升高(P < 0.01),以敌枯双组和环磷酰胺组畸形率较高,畸胎类型多。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可见敌枯双(1 mg/kg)和环磷酰胺(12 mg/kg)处理组大鼠的畸形率高,畸胎类型多,是较为敏感的、致畸类型较全面的阳性对照物。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5种不同合成材料的塑胶跑道面层浸提液的致突变性。方法:分别采用纯水和二甲基亚砜(DMSO)两种浸提介质按0.2 g/mL浸提处理硅PU球场、透气型塑胶跑道、EPDM塑胶跑道、混合型塑胶跑道、预制型卷材跑道5种塑胶跑道面层,在加与不加体外活化代谢系统的情况下进行Ames试验。结果: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的DMSO浸提液,在体外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TA97a、TA100回变菌落数大于溶剂对照组的2倍。EPDM塑胶跑道面层的DMSO浸提液,无论在加或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TA97a、TA100回变菌落数均大于溶剂对照组的2倍。5种塑胶跑道面层的纯水浸提液均未引起回变菌落数异常。结论: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EPDM塑胶跑道面层的DMSO浸提液具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5.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用一株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观察其对小鼠的致病性及在小鼠间的传染性。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攻毒组、同居组,攻毒组乙醚麻醉后滴鼻感染AIV,观察各组食欲、反应、呼吸及有无皱毛、弓背、死亡等,测量体温及体重;检测相应抗体水平、小鼠排毒情况及小鼠各器官带毒情况,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攻毒组出现食欲反应下降,呼吸急促,皱毛,死亡;体重、体温下降。同居组未出现感染。攻毒组攻毒后12 h至第9天可从肺组织分离出病毒,第10天始出现相应抗体;感染小鼠的肺、心肌、肝、脾、肾和脑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 AIV对小鼠具有致病性,AIV能跨越种系障碍直接感染哺乳动物, 但在小鼠间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BALB/c小鼠不同途径接种H5N1流感病毒产生的临床和病理学变化.方法 利用1株鹅源性H5N1流感病毒通过鼻腔、静脉和脑内等方式接种BALB/c小鼠,观察小鼠在接种后7 d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 接种1 d后,小鼠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接种2 d后开始出现死亡,接种5 d后,临床症状明显恢复.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小鼠不同途径接种H5N1流感病毒后,所产生的主要病变相似,且病毒最先到达的器官损伤相对严重.从病程进展来看,接种后2 d各组织器官的病变最严重,随着时间增长,肺脏和肾脏等器官的病变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心脏和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在感染过程中未见明显恢复.结论 小鼠不同途径接种H5N1流感病毒后引发相似的症状,病毒最先到达的器官损伤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67.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β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40例M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尿β2-MG,同时还测定血红蛋白、肌酐、血沉、钙。结果正常组与MM组,Ⅰ、Ⅱ、Ⅲ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尿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期与Ⅱ期,Ⅱ期与Ⅰ期治疗前的血、尿β2-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β2-MG水平与MM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且可以作为MM临床分期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HPRT试验)两种方法检测氧化型染发剂,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在检测氧化型染发剂致突变性中的应用。方法:Ames试验采用一组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检测6种氧化型染发剂。各受试物分别设4个可供分析的剂量组,剂量范围从312~10 000μg/皿,通过计算受试物回复突变菌落数,判定受试物的致突变性。HPRT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的V79细胞,各受试物分别设4个可供分析的剂量组,剂量范围从4.88~5 000μg/mL,研究6种氧化型染发剂致细胞HPRT位点突变的频率,通过计算受试物引起的V79细胞的突变频率,判定其致突变性。结果:在Ames试验中,无论加与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受试物在2 500~10 000μg/皿剂量范围均存在回变菌落数超过溶剂对照组两倍的情况,并有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mes试验检测6种氧化型染发剂均为阳性结果。而在HPRT试验中,无论加与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各受试物在>2 500μg/mL时具有明显毒性作用,在9.75~2 500μg/mL剂量范围细胞突变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间的关系。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73例冠心病患者入院NT-proBNP浓度,对其中37例行择期PCI的患者再检测术前、术后24小时NT-proBNP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血NT-proBNP浓度随着临床分型、冠脉受累支数、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择期PCI术后血NT-proBNP浓度降低,术前lg(NT-proBNP)为(2.85±0.74)pg/ml,术后lg(NT-proBNP)为(2.64±0.77)pg/ml(P〈0.01)。结论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间存在密切的关系,NT-proBNP是冠心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一个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70.
广东省屏障设施小鼠群中小鼠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省屏障设施小鼠群中小鼠肝炎病毒(MHV)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03-2007年实验动物小鼠血清样品的监测数据,并对MHV感染情况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6个屏障设施内抽检小鼠,5个屏障设施内抽检的样品检出MHV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2.4%,2.8%,2.6%,13.2%。品系方面主要分布在BALB/c,BALB/c-nu/nu,NIH三个品系,检出率分别为3.6%,14%,7.1%。结论屏障设施小鼠群中小鼠肝炎病毒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