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3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以"益气活血""冠心病"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临床在运用西药常规治疗或PCI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益气活血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学相关指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拔河对刺、补泻兼施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其中痰瘀阻络型62例,气虚血瘀型58例,取患侧阳白、皱眉穴、眼肌穴、攒竹与上迎香、地仓与口禾髎、地仓与颊车、风池、合谷等,并依据辨证配穴,采用"拔河对刺、补泻兼施法",并于患侧面部加闪罐,每天1次,6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种证型患者功能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痰瘀阻络证有效率为85.5%(53/62),气虚血瘀证有效率为86.2%(50/58)。结论:"拔河对刺、补泻兼施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IE)的发病机制、病原学、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5年1月至2000年12月诊断为RIE患的临床资料。结果:RIE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22岁。7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史,1例为右室起搏术后,9例无基础心脏病而有静脉吸毒史。主要表现为发热、肺部急性炎症浸润或多发性肺脓肿。血培养阳性8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微生物。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右心瓣膜或右心壁上赘生物,其中三尖瓣受累最常见。大多数病人经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成功。结果良好,病死率为11.8%。结论:RIE临床特征和预后等均有别于LIE。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应用心脏起搏治疗的适应症和效果,各家意见不一。我院自1976年起,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了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54.8(45~90)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5例,高度AVB1例,窦性停搏或/和窦房阻滞4例,心室停跳1例。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频发阿—斯综合征6例,低血压(不包括休克)6例。起搏治疗前有9例曾用阿托品效果不佳。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10例,其中8例无效,1例虽能提高结性逸搏心率,但难以维持而仍有频发心室颤动致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另1例能提高心室率,但因ST段明显抬高而停用。11例均为经静脉右室心内膜临时起搏,8例在X线透视下插送电极,3例在床边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电极,在心腔内电图指示下定位。起搏阈值为0.7~1.5V,频率70次/分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合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的诱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AP-1 decoy ODN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及Ⅲ型胶原的影响,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片用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 SD 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上清胶原合成,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 AP-1 decoy ODNs 对 AngⅡ诱导的 CFs 胶原的合成、Ⅰ型及Ⅲ型 mRNA 的影响。结果①10~(-7) mol/L AngⅡ刺激24 h 后能够显著增加CFs 胶原合成,decoy ODNs 在10~200 nmol/L范围内量-效相关地抑制 CFs 胶原合成,但突变的 decoy ODNs 对CFs 的增殖、胶原合成没有明显的影响。②10~(-7)mol/L Ang Ⅱ作用24 h 后能够显著使 CFs Ⅲ型(1.04±0.07比1.63±0.07,n=3,P<0.05)和Ⅰ型(1.09±0.09比0.20±0.10,n=3,P<0.05)基因表达上调,而100 nmol/L(Ⅰ型0.45±0.05和Ⅲ型0.84±0.04)、200 nmol/L(Ⅰ型0.22±0.06和Ⅲ型0.61±0.07)的 A...  相似文献   
6.
QT间期及其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讨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 (QTd)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分析 13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 ,观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冠状动脉病变对QT指标的影响。结果 :无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的QTd为 42 .0± 18.2 4ms,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的QTd分别为 48.42± 17.11,5 9.15± 2 2 .75ms ,P均 <0 .0 5 ;轻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的QTd分别为 48.6 7± 2 0 .45 ,5 8.12± 2 1.6 1ms ,P均 <0 .0 5。结论 :QTd延长有助于心肌缺血的诊断 ,并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7.
46例接受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ICD成功终止了18例(38.3%)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共146次。7例(16.3%)发生不恰当治疗,调整ICD参数及药物治疗方案后好转。结论:ICD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于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VD)的符合率,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下肢胫前动脉(ATA)和胫后动脉(瞰)的CDFI和DSA。以血管最狭窄部位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与同一血管正常、Vs平均值的比值作为CDFI判断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以DSA作为金标准,计算CDFI诊断PVD的最大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与DSA比较,CDFI评估糖尿病PVD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3%,阳性预测值(+PV)为68%,阴性预测值(-PV)为92%,符合率84%。结论与DSA比较,CDFI诊断糖尿病PVD有较好的符合率,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代替DSA评估糖尿病PV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合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的诱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AP-1 decoy ODN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及Ⅲ型胶原的影响,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上清胶原合成,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AP-1 decoy ODNs对AngⅡ诱导的CFs胶原的合成、Ⅰ型及Ⅲ型mRNA的影响.结果 ①10-7mol/L Ang Ⅱ刺激24 h后能够显著增加CFs胶原合成,decoy ODNs在10~200 nmol/L范围内量-效相关地抑制CFs胶原合成,但突变的decoy ODNs对CFs的增殖、胶原合成没有明显的影响.②10-7mol/L Ang Ⅱ作用24 h后能够显著使CFs Ⅲ型(1.04±0.07比1.63±0.07,n=3,P<0.05)和Ⅰ型(1.09±0.09比0.20±0.10,n=3,P<0.05)基因表达上调,而100 nmol/L(Ⅰ型0.45±0.05和Ⅲ型0.84±0.04)、200 nmol/L(Ⅰ型0.22±0.06和Ⅲ型0.61±0.07)的AP-1 decoy ODNs(P<0.05)能够抑制这种作用.突变的AP-1 decoy ODNs没有此作用.结论 AP-1 decoy ODNs通过抑制Ang Ⅱ诱导的CFs 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不同房室间期对双腔起搏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双腔起搏不同房室间期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及最佳房室间期 ,选择 18例置入DDD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 ,在DOO起搏方式下随机将房室 (AV)间期程控为 10 0 ,130 ,15 0 ,170 ,2 0 0ms,在超声心动图下观察左室收缩功能指标 ,每次测量间隔 5min以上。结果 :AV间期为 15 0ms时左室收缩功能最好 ,与AV间期为 10 0ms时相比 ,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以心输出量 (CO)为标准 ,18例中有 9例AV间期在 15 0ms时CO最佳 ,5例在 2 0 0ms时CO最佳 ,3例在 170ms时CO最佳 ,1例在 130ms时CO最佳 ;以CO为标准 ,DOO起搏方式最佳AV间期为 16 6±2 4ms。结论 :双腔起搏的AV间期对左室收缩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以CO为标准 ,个体化地选择双腔起搏的最佳AV间期对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