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应用基因特异性探针,通过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分析五种有代表性的人肝癌细胞系基因组DNA中癌基因hst-1、int-2和c-sea等的结构。在所分析的肝癌细胞系基因组DNA中,未发现上述癌基因发生结构重排和扩增现象。这一结果对进一步研究人肝癌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的分子基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2.
甲型血友病快速基因诊断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和PCR技术,进行人FW基因内含子18/BclI、内含子22/Xbal和St14,TaqI RFLPa连锁分析,FW基困内含子13(CA)。多态分析St14(D)(DXS52)VNTR多态连锁分析,选择最佳联合提出甲型血友病快速基因诊断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3.
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合理运用PBL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学生为教学环节的中心位置,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医学专业素质,加强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促进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有效做到了教学相长,并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同。PBL教学模式针对实际情况,有选择、有适用范围地引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体系中,本文主要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健康人群FⅧ基因基因内含子13的二核苷酸CA重复多态分布,为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同位素(α-^32P dCTP)掺入的PCR方法检测无遗传关系的健康汉族个体44例,男3例,女41例,总计85条X染色体。结果:检出7种不同长度的等位基因片段,其长度在130-150bP之间,从最短片段开始,依次为A,B,C,D,E,F,G。各等位基因频率为:A:0.0235,B:0.7647,C:0.0235,D:0.0471,E:0.0706,F:0.0588,G:0.0118。计算可提供信息量为40.16%,实际检测到的杂合子率为39.02%(16/41)。结论:FⅧ基因内含子13(CA)n)多态可做为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中国东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 Dystropin基因内含子 49的二核苷酸 CA重复多态分布。方法 :应用同位素 (α- 32 P d CTP)掺入的聚合酶链反应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 ,对无遗传关系的东北地区汉族女性 42人 ,男性 5人 ,共 89条 X染色体的 Dystropin基因内含子 49的 (CA) n多态做了研究。结果 :内含子 49的 (CA) n多态中共检测到 12个等位片段 ,长度 2 30~ 2 5 0 bp。多态频率从短片段开始依次为 A0 .0 112、B0 .15 73、C0 .0 337、D0 .112 4、E0 .0 44 9、F0 .0 5 6 2、G0 .10 11、H0 .12 36、I0 .2 135、J0 .112 4、K0 .0 2 2 5、L 0 .0 112。可提供信息量为 87.2 %。实际检测到的杂合子率为 76 .19% (32 /4 2 )。结论 :49(CA) n多态是 DMD基因诊断中非常有意义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发Wistar大鼠马蹄内翻足模型为实验材料,应用蛋白质学技术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发病机理。方法按135mg/kg体重经口给予孕10天Wistar大鼠ATRA,孕21天剖检胎鼠,提取畸形鼠和对照鼠脊髓、踝部组织(去除皮肤)及踝部骨骼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软件、质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蛋白。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马蹄内翻足畸形鼠和对照鼠脊髓、踝部骨骼和胫骨后肌群组织xiap、col2α1、tnnt1和ngfr基因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Xiap蛋白表达。应用TUNEL法进行脊髓、踝部骨骼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经双向电泳发现马蹄内翻足模型胎鼠多种蛋白质表达存在差异,质谱及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发现Ⅱ型胶原蛋白等16种蛋白表达发生改变。逆转录PCR检测进一步证实xiap、col2α1在脊髓、踝部骨骼和胫骨后肌群组织表达下调,tnnt1在踝部骨骼和胫骨后肌群组织表达下调,ngfr在以上组织表达无异常。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Xiap蛋白表达下调。神经、骨骼细胞凋亡发生率是对照组细胞凋亡发生率的5.4和10倍。结论马蹄内翻足大鼠模型踝部组织(去除皮肤)、踝部骨骼及脊髓多种蛋白质存在表达差异。Xiap、Col2α1和sTnT与马蹄内翻足相关,Ngfr与马蹄内翻足无关。ATRA可以诱导脊髓、骨骼凋亡发生率升高,与Xiap表达下调有关,在马蹄内翻足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对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及携带者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 对2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SMN1基因第7外显子是否缺失;对于患者的父母应用多重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的方法进行携带者诊断;而既往生产过患儿的孕妇于孕中期抽取羊水,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2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中查出25例存在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患者的父母全部为SMN1基因第7外显子杂合缺失携带者;对20名既往生产过患儿的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8名存在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结论 PCR-RFLP、多重PCR结合DHPLC技术可应用于患者及携带者基因诊断;PCR-RFLP可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对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及携带者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 对2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SMN1基因第7外显子是否缺失;对于患者的父母应用多重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的方法进行携带者诊断;而既往生产过患儿的孕妇于孕中期抽取羊水,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2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中查出25例存在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患者的父母全部为SMN1基因第7外显子杂合缺失携带者;对20名既往生产过患儿的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8名存在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结论 PCR-RFLP、多重PCR结合DHPLC技术可应用于患者及携带者基因诊断;PCR-RFLP可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中国正常人群St14(DXS52)位点VNTR多态分布,为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东北地区遗传上无相关的正常汉族个体60人,男12人,女48人,总计108条X染色体。结果共检出8种等位基因片段,最短片段为0.7kb(A),依次为1.3(B),1.39(C),1.57(D),1.63(E),1.69(E),2.1(G),2.4kb(H)等不同长度的等位片段,其等位基因频率为A0.39,B0.046,C0.083,D0.232,E0.111,F0.130,G0.009,H0.009等,其PIC为76.36%。利用此VNTR多态作为遗传标记,对3个甲型血友病家系进行连锁分析,在一个家系中确定了一名女性为正常人,而非携带者;在另两个家系中各检出一名男性胎儿患者。结论St14(DXS52)位点VNTR多态是对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很有应用价值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