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2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4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 研究中国新诊断超重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胰岛素抵抗状况(IR)的差别及降血糖药物干预对其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40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耐量正常人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测定0、30、60、120 min血糖、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FBG)水平(DMI:FBG<6.9 mmol/L;DM2:6.9 mmol/L≤FBG<8.3 mmol/L;DM3;8.3 mmol/L≤FBG<9.7 mmol/L;DM4:FBG≥9.7 mmol/L)分为4组,每组内以体重指数(BMI)为界分为两个亚组(BMI<24、≥24),比较两亚组IR和IS.93例FBG>8.3 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F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BMI≥24亚组与正常组相比,存在高真胰岛素血症;(2)在每一组糖尿病患者中,BMI≥24亚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更差,但是IS都优于相应的BMI<24亚组;(3)降血糖药物干预后BMI<24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优于BMI≥24组(-4.7±0.9比-5.5 4±1.4,P<0.05),而干预后IS的变化(△I30/△G30)BMI≥24组优于BMI<24组(1.37±0.16比0.50±0.19,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随FBG升高而恶化,这种双重恶化的程度在血糖水平相似的超重肥胖及非肥胖患者明显不同;改善高糖毒性可使超重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恢复,而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更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IAsp)和可溶性人胰岛素(HI)分别联合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NPH)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20例来自全国5家医院的1型(T1DM)或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IAsp或HI联合NPH治疗.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事件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IAsp/NPH组[(14.6±5.3)mmol/L比(8.4±4.1)nunol/L]较HI/NPH组治疗后2 h PPG改善更为显著[(14.9±3.9)mmol/L比(10.6±3.5)mmoL/L,P<0.05],且达标率分别为50.0%、25.5%(P<0.01).治疗后IAsp/NPH组[(9.3±1.4)%比(7.7±1.3)%]和HI/NPH组[(9.2±1.2)%比(7.7±1.2)%]HbA1c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达标率分别为24.5%和14.5%(P<0.05).在Imp/NPH组未见严重低血糖事件和其他不良事件,且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更低(IAsp/NPH:3%,HI/NPH:4%).IAap/NPH组与HI/NPH组患者胰岛素日均剂量分别是0.60/0.23 IU/kg和0.65/0.24 IU/kg.结论 IAsp联合NPH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且不增加夜间低血糖和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53.
建议糖尿病患者看门诊时尽量注意下列问题,提高门诊就诊的质量。  相似文献   
54.
病例 李彤今年63岁,惠糖尿病20年,有次晚上散步时他觉得右足底有些不对劲,但活动一会儿就过去了,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1个月后,他在洗脚时发现右足底发红并有个小洞,他就用手在小洞旁挤压,结果挤出了一个铁钉。于是来本院就诊,检查发现,足底有严重的溃疡并感染。经过将近两个月的住院治疗,局部清创和全身治疗,花费了1万多元,终于保住了他的右脚。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沙格雷酯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33名患者按2:1随机分配进入沙格雷酯治疗组(22例)和阿司匹林对照组(11例).沙格雷酯用量为300 mg/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共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其组间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能耐受疼痛的最大行走距离和踝/肱血压指数(ABI).结果 沙格雷酯治疗组增加最大行走和无痛行走距离,部分改善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流速、阻力指数和ABI指标.结论 沙格雷酯治疗下肢血管病变,能有效增加患者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改善下肢供血.  相似文献   
56.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2例NIDDM患者血清及尿液sIL-2R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微量及临床蛋白尿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蛋白尿组(P<0.05,P<0.01),临床蛋白尿组血sIL-2R浓度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5)。无蛋白尿组,血及尿液sIL-2R浓度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sIL-2R和血肌辞呈正相关(r=0.42,P<0.01),尿sIL-2R和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r=0·45,P<0.1).提示sIL-2R与蛋白尿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情况。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85例的临床资料、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特点与糖代谢的关系。 结果 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 (G-杆菌 )为主 ,占 73.9% ,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 1 8.2 %、肺炎克雷伯菌 1 5 9%、大肠杆菌1 4 8%。 2种细菌混合感染占 1 4 .1 % ,细菌与真菌并存占 6 .8%。药物敏感试验提示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头孢他啶 (Ceftazidime) 72 .3% ,氧氟沙星 (Ofloxacin) 70 .8% ,头孢曲松(Ceftriaxone) 6 3.1 % ,头孢噻肟 (Cefotaxime) 6 1 .5 % ,头孢哌酮 (Cefoperazone ) 6 1 .5 % ,头孢唑啉 (Ce fazolin) 6 0 .0 % ,哌拉西林 (Piperacillin) 5 3.8%。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 1 0 0 %敏感。血糖控制不好、基础疾病复杂、伴有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并发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增多 ,且预后不良。 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 ,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58.
2004年9月23-25日在北京召开了第5届国际血管外科暨第1届国际糖尿病血管疾病会议。这次会议由血管外科学和糖尿病学两个学科共同举办,是两个学科之间第一次面对面的对话,也反映了多学科交叉的必然趋势。 糖尿病足引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关注,本刊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许樟荣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张建教授、谷涌泉教授,以及两个学科的国内外多位专家来共同讨论糖尿病足诊断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关注此话题的读者登陆www.cmednews.com留言,或将建议发至daobao@cma.org.cn。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情况调查,分析不同依从性患者临床特点及疾病与代谢控制情况,为进一步搞好糖尿病饮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06/2003-07在解放军第三○六医院糖尿病中心首次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4 2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情况调查.按照尚未控制饮食(未控制组)、饮食控制好(优组)、饮食有时控制不好(良组)、饮食经常控制不好(中组)、不控制饮食(差组)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点(年龄、病程、吸烟及饮酒情况、受教育与职业状况、体质量指数、腰围、)、代谢控制(糖代谢、脂代谢、胰岛功能等)情况、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等疾病状况之间的差异.对饮食控制情况与临床特点、代谢控制指标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未控制组717例(16.8%),优组1006例(23.6%),良组1 402例(32.9%),中组801例(18.8%),差组339例(8.0%).除未控制组外,其余各组间病程、空腹胰岛素及餐后胰岛素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饮食控制顺从性差的患者腰围、体质量指数、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眼底病变及酮症酸中毒均显著高于饮食控制好的患者(t=1.961~>3.291,P<0.05~0.01),而年龄及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饮食控制相对较好.结论饮食控制好的患者血糖、血脂、腰围、体质量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与合并症减少;年轻的及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在饮食控制较差问题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60.
2015年5月20至23日在海牙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糖尿病足病大会上,骨髓炎的诊治成为中心议题。Bonnie Hurwitz博士在题为“糖尿病足病的微进展、新技术和新观念”中阐述,在糖尿病足病感染患者中,约63%合并骨髓炎,可能存在软组织感染。当糖尿病足骨髓炎达到中等以上程度的感染时,需要紧急、及早的清创手术,此时抗菌素无法发挥作用,早期手术可以去除坏死的软组织,减轻感染部位压力,消除由于感染造成的局部微循环异常。另外,由于截肢水平与组织感染存在的时间有关,及早清创手术还可以避免大截肢。手术成功与否取决于外科医师对足病解剖知识的熟悉程度、医师的专业技术和处理的认真程度。同时,良好的预后还取决于清创部位至少有一支通畅的血管。研究发现,血管的通畅可以使95%以上的骨髓炎患者经过保守和小截肢治疗后而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