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症状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症状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意外发现的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男14例,女24例。肿瘤位于胰头者17例,胰体尾者2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节段性胰腺切除术8例,胰体尾、脾切除术15例。术后病理:胰腺导管癌5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3例(其中2例恶性),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囊腺癌1例,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恶性肿瘤共10例,占26.3%(10/38)。随访表明,除3例胰体癌术后6个月后死于肝转移外,其余已健康生存11个月~8年至今。结论:无症状胰腺肿瘤大部为良性肿瘤,部分为恶性肿瘤,应予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为使一些原本由于体积较大或侵犯门静脉而无法安全切除的胰头部肿瘤病人得到手术治疗的机会,我们尝试施行先行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法:2004年9月~2005年6月,对5例严重侵犯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的胰头部肿瘤病人施行先行人造血管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年龄61岁。肿瘤平均直径4.8cm。结果:5例病人均成功施行先行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60min,平均术中出血1570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18天。术后随访,平均术后生存时间为11.6个月(4~15月)。结论:由于先行建立了通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有效地保证了肝脏的主要血流,减少了严重肠道淤血和肝脏缺血的发生。本术式在切除肿瘤前,即在原位完成门脉的阻断与重建,理论上能够降低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的挤压而导致肿瘤细胞门静脉系统播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青少年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胰腺外科在2000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23例20岁以下(8~19岁)胰腺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手术处理、病理结果及生存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切除肿瘤,无一例手术死亡.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随访时间1~112个月,平均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氨醚代谢试验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贮备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非肝硬化15例,肝硬化23例,术前行常规肝功能检测与乙氨醚代谢试验,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监测并发症和预后。比较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预后良组与预后差组、ChildA组与非ChildA组乙氨醚及其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血浓度。结果在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有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预后差与预后良患者、ChildA级与非ChildA级患者,对乙酰氨基酚与乙氨醚的血浓度及其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预后差与预后良患者组间凝血酶原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常规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氨醚代谢试验评价肝脏功能比现有分级方法更为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6.
胰高血糖素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少见病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本院2例及国内24年间文献报道30例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病程中的不同阶段曾被误诊(多被误诊为湿疹和糖尿病),其中84.4%(27/32)患者有典型的胰高血糖素瘤临床特征(如轻度糖尿病,迁移性坏死性皮炎、舌炎、口角炎、贫血和体质量减轻等).2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Whipple手术,1例行胆肠吻合术,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或摘除术,7例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病理结果显示27例为恶性,3例良性,2例性质不确定.治疗后多数患者皮疹在短期内消退,症状改善.结论:胰高血糖素瘤临床罕见,极易误诊;根据典型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及实验室检查(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即可提出定性诊断,辅以影像学检查可提出定位诊断;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怡杰 《天津护理》2010,18(1):57-58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后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需6周左右。产妇分娩时消耗了较大的精力和体力。自身免疫力水平下降,再加上妊娠期疾病和分娩损伤的影响,则体质更差,如得不到正确的保健指导,容易合并多种产后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产妇的心理状态,休养环境,饮食,产后锻炼及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了解和利用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开展产褥期妇女在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实施的系统的个体化营养与运动的健康教育保健指导,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外科手术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对近年十所慢性胰腺炎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组35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膛表现可分为胰头肿块型,胰腺弥漫性炎症型、左半侧胰腺炎型三型,手术方式分为胰腺肿块发除和胰腺单纯引流两种类型。24例获得随访,胰腺肿块切除型(15例)的冬痛缓率为80%,胰腺单纯充型(9例)的缓解率为67%。结合文献,作者认为手术的疗效与手术的方式有关,应根据胰腺病变的范围和程序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19.
胰头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胰头癌治疗效果的关键。为探讨临床各种诊断手段在小胰头癌诊断中的意义,回顾分析了84例根治性手术中肿瘤≤2cm和>2cm两组患者间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结果及其在小胰头癌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临床首现症状以黄疸、上腹部痛常见,但组间无差异。ERCP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P<0.05)和CT(P>0.05),同时对小胰头癌的敏感性均高于B超(P<0.05)和CT(P>0.05),而B超和CT在诊断2cm以上胰头癌时有较高的确诊率。CA19-9对小胰头癌的敏感性高于CEA(P<0.01),但早期的确诊率仅为42%。作者认为,重视胰头癌的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的基础,合理的选择影像学检查是提高小胰头癌诊断准确率的关键,ERCP是诊断小胰头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中,男1例,女10例,年龄12~56岁,平均27.1岁。肿瘤位于胰头部6例,胰颈2例,胰体尾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其中1例合并部分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行联合十二指肠第三、四段切除的胰腺钩突切除术2例;行中段胰腺切除、胰肠吻合2例;胰体尾、脾切除术2例,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术1例。肿块长径平均(6.8±3.1)cm。术后所有病例均存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少见。首选积极的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