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张怡杰  唐岩 《外科》1996,1(4):136-138
门脉高压症瘀血肿大的脾脏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尚存有分歧。本文通过对保留脾脏的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手术病人和切除脾脏的门奇静脉断流手术病人的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测定,对照分析了脾切除对门脉高压症病人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门脉高压症病人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脾切除后NK细胞活性呈渐进性升高,而保留脾脏的病人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术后两周脾切组显著高于保脾组(P〈0.01)。提示门脉高压症病人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瘤径<2cm胰头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整理我院普外科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8例瘤径<2cm胰头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30~83岁。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3例合并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术,10例合并区域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肿瘤直径均2cm以下;其中管状腺癌45例,乳头状腺癌2例,腺鳞癌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7例,胰周神经侵犯者25例。随访表明,无淋巴结转移和胰周神经侵犯病例的术后平均生存期(28.7±16.8个月),比淋巴结阳性和(或)有胰周神经侵犯者明显延长。结论:<2cm的胰头癌超过半数以上存在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而两者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求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广泛的腹膜后软组织切除以获得阴性切缘。  相似文献   
73.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对47例胰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误诊率为26%,手术切除率为67%。胰腺囊腺瘤被完全切除后无1例复发,胰腺囊腺癌(含囊腺瘤恶变)被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42%。结论:提高诊治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熟悉其病理学特点,对影像学表现进行认真分析。本病的手术切除率较实体瘤高,完全切除肿瘤者可获较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98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7例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22例,切除率81.5%(22/27)。病理学检查提示肿瘤细胞直接浸润至周围脏器有13例,淋巴结转移4例,肝转移和(或)腹腔种植转移5例,血管、淋巴管出现瘤栓2例,神经侵犯3例。结论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应根据术前影像学的表现、术中的探查、术后病理并结合随访综合判定。其恶性程度低,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应积极地手术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迷走胰腺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要点,提高迷走胰腺的外科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迷走胰腺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诊断及外科处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32例迷走胰腺中梗阻型6例,出血型2例,溃疡型2例,肿瘤型6例,憩室型1例,隐匿型15例.术前经胃镜及超声内镜发现12例, 其中7例直接确诊,另外5例误诊.其余20例均在手术中意外发现.治疗以胃部分切除术、肠切除术及肿块切除为主.手术后,由迷走胰腺引起的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迷走胰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易被误诊和漏诊,内镜下活检是最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但取材要深达黏膜下或肌层,否则易出现假阴性.当症状明显时,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6.
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动态观察40例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3dR和RBC-ICR明 显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也呈升高趋势。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必。与胰腺癌未切除组相比,胰腺癌切除组碑术后2周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免功能球蛋白IgG逐渐趋于恢复,术后30d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不同标准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的判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6例胰腺癌MSCT图像,对胰腺周围5支大血管分别按照Loyer等、Lu等及长海医院标准评价各支血管的侵犯程度及肿瘤可切除性.以手术结果 为金标准,统计各标准评价的准确性,并计算其与手术间的Kappa系数.结果 Loyer等分型标准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9%、86.27%、86.90%、59.46%和96.60%,Kappa系数为0.623;Lu等分级法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21%、84.31%、95.20%、79.63%和96.46%,Kappa系数为0.777;长海医院标准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6%、84.31%、97.82%、89.58%和96.55%,Kappa系数为0.841.结论 长海医院标准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的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携带人Endo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End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皮下注射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d-hEnd组、报告基因LacZ重组腺病毒组(Ad-LacZ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重组腺病毒200 μl瘤内注射,隔日1次,共4次.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移植瘤成瘤率100%.治疗后4周,Ad-hEnd组、Ad-LacZ组和对照组移植瘤体积分别为(921.9±279.7)mm3、(2804.4±553.5)mm3和(3040.6±487.6)mm3;瘤重分别为(1.19±0.18)g、(2.38±0.42)g和(2.41±0.47)g;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3±7.1)%、(81.2±6.6)%和(79.4±6.2)%;MVD分别为12±4、27±5和25±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2±5.4)%、(9.4±4.9)%和(8.5±3.7)%.与Ad-LacZ组和对照组比较,Ad-hEnd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d-LacZ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Endostatin基因可抑制胰腺癌的生长和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用于胰腺癌抗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新生淋巴管在胰腺导管腺癌周围神经丛微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收集2005年9月至2006年10月长海医院行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30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集胰腺肿瘤、癌旁、胆管下段、胰尾、肠系膜上动脉(SMA)旁组织(含胰周神经丛)以及区域淋巴结标本.常规病理检查,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毛细淋巴管,计算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胰内和(或)胰周神经丛浸润25例(83.3%),其中胰内合并胰周神经丛浸润20例,单纯胰内神经浸润5例,无单纯胰周神经丛浸润病例.神经浸润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JPS临床分期相关(P<0.05).癌组织内的平均LVD为每视野(4.2±3.4)个,显著少于癌旁的(11.3±6.9)个及正常胰腺组织的(10.8±4.4)个(P<0.01),正常胰腺组织与癌旁组织平均LV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例胰腺癌患者在非癌组织清晰可见肿瘤浸润淋巴管,而且胰周神经丛浸润与淋巴管肿瘤浸润间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周围神经丛浸润的发生率较高,神经浸润与JPS临床分期、淋巴管浸润有明显相关性,提示胰腺导管腺癌存在通过新生淋巴管途径扩散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1].由于AP临床表现差异甚大,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误诊率高,一旦延误诊断很容易转变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故早期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3例AP临床误诊病例,旨在探讨AP误诊原因,提高对AP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