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介绍六枝特区仡佬族常用植物药  相似文献   
62.
罗莉  杨立勇 《中国医刊》2008,43(6):70-72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这些大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鄂立平等报道与正常人群比较,糖耐量减低与糖尿病人群已经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UKPDS证实高血糖的强化治疗可减少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有效控制血糖后,AS的控制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介绍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做法和成效,阐述了医院开展管理年活动的深切体会:(1)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注重内涵建设;(2)落实医疗管理规章制度是保障医疗安全的根本;(3)系统不断改进是引导医疗质量持续提高的重要环节;(4)医务人员主动参与是医疗质量持续提高的关键.提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措施:首先,应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变医务人员被动接受检查为主动参与管理;其次,要引导科级质量管理工作常态化;第三,质量管理过程应强调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30例IGT患者、30例2型DM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NGT),空腹静脉血测定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VEGF,并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测定肱动脉的血管内径,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EDF。结果(1)IGT组、DM组的EDF较NGT组显著下降(P均〈0.01),DM组较IGT组更低(P〈0.01)。(2)IGT组、DM组的SOD较NGT组显著下降(P均〈0.01),而MDA显著上升(P均〈0,01)。DM组与IGT组比较SOD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1)。(3)VEGF在NGT、IGT、DM组逐渐上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DF与SOD明显正相关(r=0.418,P〈0.01,n=93),与HOM小IR、VEGF明显负相关(r=-0.553、-0.221,P均〈0.01,n=93);而VEGF与SOD明显负相关(r=-0.552,P〈0.01,n=93)。结论EDF的损害在IGT阶段即可出现,而在DM患者中损害更为严重。胰岛素抵抗、VEGF、SOD、MDA与EDF的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就布依族医的经验方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同时设正常对照大鼠30只。在糖尿病诱导后1,3,6个月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估糖尿病大鼠及相应时间的对照大鼠的视网膜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各糖尿病组与相同病程的对照组比较,NF—κB染色阳性细胞的灰度值显著降低(P〈0.05),表明NF—κB的活性显著增高。在糖尿病组中,随着糖尿病病程和视网膜病理改变的发展,NF—κB染色阳性细胞的灰度值进行性降低(P〈0.05)。结论NF—κB的活性在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中显著增强;NF—κB可能是DR的重要危险因素,参与DR的病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中踝臂血压指数(ABI)与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自2009-01-2011-01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69例,测定ABI及其他相关指标.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者38例为正常对照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ABI异常与UACR的相关性.结果 469例2型糖尿...  相似文献   
68.
杨立勇 《药品评价》2015,(3):8-10,29
老年糖尿病包括原有的糖尿病患者进入老年期,以及老年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在调节糖代谢异常方面,应用的主要是口服降糖药。磺脲类药物作为最早问世的口服降糖药,是否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仍存在争议。本文在相关研究和循证证据的基础上,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应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近4年我国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治疗情况变化。 方法 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网”项目组于2009-2012年连续4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参加本横断面研究,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询问患者。收集了解患者人口学信息、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并填写至《监测网登记表》。以HbAlc〈7.0%为达标。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12年参加调研的T2DM患者分别为143123、172199、238656和223114例;至少有1种伴随疾病比例分别为63.8%、54.7%、52.1%和48.6%;平均HbAlc水平分别为7.97%、7.89%、7.85和7.74%;HbAlc达标率分别为35.28%、32.33%、31.77%和30.15。最常见的合并伴随疾病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结论 我国T2DM患者HbAlc总体达标率低;约50%的T2DM患者合并至少1种伴随疾病。因此,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我国2型糖尿病(T2DM)治疗及达标现状,重点了解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状况。方法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网”项目组于2009年7至9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75个城市的400家医院参加本横断面研究。正在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不联合胰岛素治疗的年龄≥1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进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一般信息、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治疗药物。所有数据均使用SAS9.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最终共纳入T2DM患者143123例,其中男73544例,女69579例,中位年龄59岁,中位病程6年。在应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最多应用的是预混胰岛素(65.5%,34487/52649),其次是基础胰岛素(24.3%,12794/52649),8.5%(4492/52649)的患者应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按照HbAlc〈6.5%计算达标率,总体人群达标率为20.2%(28985/143123)。单纯使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HbAlc达标率(23.4%,21163/90474)高于总体人群,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的患者HbAlc达标率(14.9%,7822/52649)低于总体人群。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组达标率接近[基础胰岛素组15.2%(1944/12794),预混胰岛素组14.9%(5150/34487),基础+餐时胰岛素组14.6%(656/4492)]。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各胰岛素治疗方案组达标率均呈降低趋势(均P〈0.05),早启用胰岛素的患者较晚启用胰岛素的患者达标率更高(均P〈0.01)。T2DM患者血压及血脂达标率分别为:血压23.5%(33676/143123),甘油三酯37.4%(53550/143123),总胆固醇41.4%(59320/14312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2%(27418/14312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7%(59671/143123)。结论我国T2DM患者HbAlc总体达标率低,口服药联合胰岛素的患者达标率低于总体达标率。提示大部分患者仍需要得到更加积极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