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与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和迁移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观察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外套管降解前后对自体移植静脉(AVG)内膜和MMP-2和-9表达的影响,探讨可降解外套管减轻AVG内膜增生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如何更有效地降低由此带来的病死率、病残率日益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药物、介入、手术治疗能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衰症状,却无法促使梗死的心肌细胞再生,心脏移植也有极大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造血干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内归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对猪骨髓干细胞(BMSC)心肌内移植归巢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2月龄中国家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只)和实验组(B组,4只)。分别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培养BMSC,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介入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B组超声微泡作用下移植Busc(1MHz,2W/cm^2,90s辐射);A组不采用超声微泡干预BMSC移植过程。两组动物于术后24h活体行磁共振检查,对比BMSC移植,随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梗死区、梗死周边区、正常区做病理切片,行HE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心肌消化后涂片普鲁士蓝染色后计数BMSC。结果①SPIO成功标记干细胞,因此,活体行磁共振示踪BMSC成为可能。②磁共振:A组及B组在心肌梗死区和梗死周边区均见SHO标记的BMSC形成的低密度区,低信号区B组较A组多。③普鲁士蓝染色:两组心肌消化涂片染色,BMSC在B组较A组有明显地增加(P〈O.05)。结论超声联合微泡剂介导的猪自体BMSC心肌内移植有所增强,该方法为提高干细胞移植归巢效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联合一氧化氮(NO)微泡的作用对大鼠心肌组织局部基质衍生因子-1(SDF-1)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组织作用的安全性?方法:将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第1?2?3组分别经尾静脉输入1 ml的NO微泡?普通脂质微泡以及PBS,并采用频率为1 MHz?强度为1 W/cm2的超声辐照大鼠心前区,辐照时间为10 min;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4 h后每组处死4只大鼠,留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局部的炎症反应情况;同时留取血清标本用于检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I(TnI)的含量?1周后处死剩余大鼠,取心肌组织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DF-1的基因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辐照4 h后留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显示各组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血清学指标检测显示,第1组与第2组血清CK和LDH高于第3组和第4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第1组血清TnI低于第2组,但高于第3组和第4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辐照1周后留取的心肌组织行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第1组SDF-1相对表达量最多,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声联合NO微泡辐照大鼠心肌组织,与内含全氟显气体的普通脂质微泡一样,对心肌组织无明显破坏;但能使大鼠心肌组织SDF-1表达增加,其程度高于应用超声联合普通脂质微泡,因此,NO微泡应用于干细胞归巢将优于目前普通脂质微泡?  相似文献   
15.
丁畅  丁建东  黄进  陆治平  王倩 《江苏医药》2013,39(14):1651-165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8例)和胸痛综合征(CPS组,22例)三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结果 UA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为(1.89±0.76)%,显著低于SA组的(2.91±0.53)%和CPS组的(2.35±0.26)%(P<0.01);UA组TGF-β1表达量为(13.52±3.02)μg/L,显著低于SA组的(26.94±7.25)μg/L和CPS组的(25.93±1.00)μg/L(P<0.01)。结论 UA组患者Treg细胞亚群比例降低,Treg细胞亚群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常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也可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导 致继发性瓣膜病变。最常见的瓣膜病变是二尖瓣反流和主动脉瓣狭窄。以心导管为基础的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为 心力衰竭合并瓣膜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离血压左室肥厚(LVH)与室性心律失常(VA)密切相关,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1]。近年来研究发现,QTc离散度(QTcd)增大可作为预测VA的一个重要的指标[2,3]。本文总结了96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QTcd与高血压LVH及VA发生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96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男52例,女34例,年龄38~62岁,平均48±8岁,病程10±7年。其中Ⅰ期57例,Ⅱ期39例,伴LVH者38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内分泌等疾病。无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高、起病急、变化快、死残率高,如何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目前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自从2003年以来,我院采取了小骨窗直视下行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趋化因子受体CCR1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检测AMI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和正常对照(C)组(25例)血常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LISA法检测血浆CCR1表达;动态观察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24、48h、5、7d的CCR1水平变化,分析CCR1与hs-CRP、cTnI、LDL-C、WBC、N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血浆CRR1水平明显高于C组[(3.72±0.94)ng/ml、(2.05±0.38)ng/ml、(1.82±0.41)ng/mlvs.(0.68±0.27)ng/ml](P<0.05);AMI组血浆CCR1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AMI组患者PCI术前血浆CCR1水平显著高于术后(P<0.05);血浆CCR1水平与WBC、N比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I组患者CCR1水平明显升高,PCI术后逐渐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人类心脏特殊转录因子Nkx2.5的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探讨Nkx2.5在心脏发育及先天性心脏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质粒pCMV6-XL5-Nkx25为模板,并设计上下游引物扩增Nkx2.5编码区序列,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HA和Nkx25的PCR产物分别在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MV-HA-Nkx2.5,转化至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后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成功设计引物扩增出Nkx2.5基因编码区约1000bp的目的片段。PCR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中含有正确的Nkx2.5基因序列。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Nkx2.5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