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瓜蛋白酶制备抗人肝癌单抗F(ab‘)2及Fab片段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仇凯  陈志南 《医学争鸣》1995,16(6):414-417
为了制备肝癌McAb HAb18F(ab’)2及Fab片段。用激活的木瓜酶分别在偏酸性和偏碱性条件下消化18h和1h,得到F(ab’)2和Fab片段,经DEAE-40HR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在Waters650E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EPLC)上建立相应的纯化方法。该法制备F(ab’)2得率为43%-62%,制备Fab得率42%,其活性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均为1.36×10^-9mol/L。本法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2.
肝癌的导向治疗,自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铁蛋白抗体和甲胎蛋白抗体的标记与治疗显示一定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剂型尚有差距.本文报道抗肝癌单抗HAbl8进入I期临床导向诊断、治疗的意义和应用情况。 抗体的纯化与标记,按Goding法,用杂交瘤腹水经Sephacryls-300层析柱纯化为IgG.再用胃蛋白酶(Sigma)切割,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G基因/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前体药系统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βG,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入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检测其表达及β-G前体药对转基因细胞的增殖阻断作用。结果 经G418筛选后的阳性细胞克隆,为高表达βG的胆管癌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原位杂交等证实了pDOR-βG在转基因细胞中的表达;四唑蓝(MTT)比色试验测定β-G前体药对QBC939-pDOR-βG细胞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β-G前体药浓度为0.292g/L时,其抑制率为67.6%。QBC939-β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βG基因/β-G前体药系统是一种新的自杀基因系统,可作为胆道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31)Ⅰ-HAb18在长期毒性试验中对大鼠各组织的病理损伤,为确定安全的临床使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含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3种剂量的~(131)Ⅰ-HAb18,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月2次,共3月,末次注射24h后处死,解剖一半大鼠,取各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镜检。停药恢复2月后,处死解剖余下的大鼠,制成切片,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的大鼠各组织基本正常,中剂量组的大鼠约有一半组织出现轻度的病理改变,高剂量组的大鼠部分组织出现坏死等不可复性病理改变。结论:在长期毒性试验中低剂量为安全剂量,中剂量对SD大鼠有毒性作用,高剂量对SD大鼠有较重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及其碘标记物的质控研究与应用陈志南,刘智广,米力,仇凯,隋延仿,刘彦仿,刘成刚,徐力青,曲萍(病理学教研室863肝癌导向药物课题组)关键词肝肿瘤,抗体,单克隆;HAb18,质量控制中图号R392近年单克隆抗体在人类疾病的治疗和...  相似文献   
6.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的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高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以下简称βG)基因的胆管癌模型,并观察转染βG基因的胆管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基因表达产物的定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βG。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入人胆管癌细胞株,经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电镜等检测其表达,并用民镜观察转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经G418筛选后的阳性细胞克隆,为高表达βG的胆管癌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电镜证实,其在转染β  相似文献   
7.
由实验用大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而传播引起人该病流行的病例在许多地区相继发生,该病疫区在不断地扩大。疫区内饲养实验用大鼠易被感染,新换种群常受到反复感染。传播途径的研究十分紧迫。本文利用两个自然感染该病毒的大鼠群进行了空气传播途径的研究。分两个实验组,一组设置在笼架饲养、水冲粪便(即湿式作业)的大鼠群中;另一组设置在盒内饲养(即干式作业)的大鼠群中。所用垫料、笼具及用品皆经~(60)Co照射消毒,水为自来水,饲料在90℃干烤8小时后装箱备用。实验组五只或单只饲养,各笼间距离为10cm。实验前用灭害灵杀虫,  相似文献   
8.
研究抗人肝细胞癌单克隆抗体Fab片段修饰物的99mTc标记方法。用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IT)修饰HAb18Fab片段。用99mTcGH转络合法标记ITFab,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及生物活性,进行荷人肝癌裸鼠模型的放射免疫显像。结果:纸层析法测得标记率为50%~80%,体外细胞结合法测定免疫活性为30%~40%。荷人肝癌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入99mTcITFab后4~8小时,肿瘤区放射性有浓聚,12~22小时浓聚最多,T/NT值为518~748。因此,99mTcITFab可特异性浓聚于荷人肝癌裸鼠模型中,可能成为肝癌放射免疫显像的有效显像剂。  相似文献   
9.
肝癌细胞内逆转录病毒介导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高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的肝癌细胞株。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βG转染肝癌细胞,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用免疫组化法、酶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观察β-Glu表达情况。结果 共获得4株转染阳性克隆,其中F1,H4为β-Glu高表达克隆。免疫组化法发现转染细胞β-Glu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胞质及胞核内,酶组织化学法观察转染细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DEAE-40HR阴离子交换柱。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FPLC)建立了IgG类单克隆抗体制备级纯化方法。该法是将McAb腹水经50%饱和硫酸铵盐析粗分离后,再用阴离子交换色谱纯化,一次上样量相当于80~100ml腹水。可得纯化McAb500~600mg,得率为6~7mg/ml腹水,回收率为57~67%.一次纯化周期仅需45min。经SDS-PAGE检测McAb纯度为95%,ABC染色法测定McAb活性为1:20000(3.13×10-10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