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精神药理学领域,用“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指导临床用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TDM通过长期有效血药浓度监测实现个体化合理用药.本文回顾近年的相关研究,阐述几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氮平不同剂量时稳态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以氯氮平治疗1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采用高剂量(500mg/d)治疗82例和低剂量(200mg/d)治疗94例。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并测定治疗第1,2,4,6周的稳态血药浓度。结果高、低剂量组间的BPRS减分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TESS增分值虽高于低剂量组,但差异无显著性。BPRS减分率和TESS总分与血药浓度未发现显著性相关,但血浓度>300μg/L时疗效提高,>600μg/L时不良反应加重。结论提示稳态血药浓度300μg/L为起效的阈浓度。氯氮平的血浓度监测对指导个体化合理用药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抗癫痫发作效应共存而有害的药理反应。一般发生于剂量过大、血药浓度超过治疗范围时,亦可出现于任何剂量范围内。急性不良反应多系与药物剂量无关的特异性体质所致,慢性不良反应则与药物蓄积有关;轻微不良反应对人体无明显不良影响,严重者则可危及生命。一、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疗效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的目的不同有关。完全控制癫痫发作是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观察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测血药浓度,同时记录剂量、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剂量5~25 mg,血药浓度为3.0~86.0μg/L,平均(25.5±13.5)μg/L,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r=0.582)。血药浓度〈10μg/L者13例,10~20μg/L者43例,〉20μg/L者9例,其显效率分别为5例(38.5%)、33例(76.7%)和6例(66.7%)。〈10μg/L与〉10μg/L的显效率以后者显著较高(P〈0.05);而10~20μg/L与〉20μg/L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药浓度〈10μg/L有2例(15.0%),10~20μg/L有23例(53.0%),〉20μg/L有8例(89.0%)发生了不良反应,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以10~20μg/L较为适宜,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丙戊酸钠对利培酮疗效、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培酮组)30例和研究组(利培酮+丙戊酸钠组)2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利培酮治疗,限定治疗剂量为4 mg;研究组同时联合丙戊酸钠片(400~600 mg/d).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于治疗2周末、4周末测定利培酮血药浓度.结果 2组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在治疗2周末、4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4周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2组TES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用小剂量丙戊酸钠不会增加利培酮血药浓度,疗效与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其不良反应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慢性失眠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起效时间短、见效快,但易增加成瘾性,产生不良反应.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应用最广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现已用于慢性失眠症的治疗并取得显著的疗效.CBT在治疗慢性失眠症的同时避免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并且长期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氯氮平血药浓度及其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服用氯氮平平时的血药浓度及其与剂量、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了763例用氯氮平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氯氮平用药剂量及其血药浓度、诊断、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神经症、抑郁症及反应性精神病患者之间用药剂量的差异有显著意义,老年患者的治疗剂量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用>150-350mg/d的治疗剂量和/或氯氮平血药浓度200-500ng/ml时,疗效相对较好。女性的稳态血药 浓度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结论:监测氯氮平治疗血药浓度,有助于调整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和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为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抗癫痫药物是目前治疗癫痫的主流方法.然而,人们对抗癫痫药物的认识,如药物剂量、药理机制和血药浓度监测,尚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将相关的文献作了归纳和整理,以期为临床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9.
抗癫癎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抗癫癎发作效应共存而有害的药理反应。一般发生于剂量过大、血药浓度超过治疗范围时,亦可出现于任何剂量范围内。急性不良反应多系与药物剂量无关的特异性体质所致,慢性不良反应则与药物蓄积有关;轻微不良反应对人体无明显不良影响,严重者则可危及毕命。  相似文献   

10.
414例精神分裂症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41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作了分析,结果发现单用,合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组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男性服用药物剂量高于女性(P〈0.05),实验性检查EKG,SGPT异常较明显,不良反应表现以锥体体系,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系损害为主,单用,便用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的是氯丙嗪,氯氮平。各年龄段与单用便用药物不良反应比较:30~39岁(P〈0.05),40-49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阿立哌唑的血浆药物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2、3、4周末与治疗前比较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P〈0.05)。阿立哌唑在治疗后第3周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治疗后第3周末有效率为71.2%。治疗后第1、2、3、4周末血药浓度与对应周的剂量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第1、2、3、4周末血药浓度与对应周的PANSS量表评分无相关性(P〉0.05);治疗后第3周末将阿立哌唑血药浓度分成低浓度组(≤76μg/L)、中浓度组(76~116μg/L)、高浓度组(〉116μg/L)3组,中、低浓度组PANSS评分大于高浓度组,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其临床疗效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氯丙嗪与氯氮平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维持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并采用氯丙嚎、氯氮平和两者合用(双氯组)3个组,每组各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同时分析血药浓度与人口学特征、药物剂量及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单用氯丙嚎和采用氯氮平组的血药浓度均与年龄相关(P〈0.05),氯氮平血药浓度与剂量线性正相关(P=0.01);在双氯组中的氯丙嗪血药浓度与剂量线性正相关(P〈0.01),与PANSS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相关(P=0.01),而氯氮平血药浓度与PANSS总分、阴性量表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明显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形式和治疗方法影响氯丙嗪血药浓度,年龄和治疗方法影响氯氮平血药浓度。结论维持治疗期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合理用药和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剂量、血药浓度和临床效应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高剂量氯氟平(500mg/d)治疗男女性患者各48例与34例,低剂量氯氮平(200mg/d)治疗男女性患者各45例与49例。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并测定治疗第1、2、4、6周的稳态血药浓度。结果氯氮平同等剂量时疗效无性别差异,但女性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男性,女性的不良反应显著重于男性。而且女性患者在剂量不同时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也有明显不同。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氯氮平治疗以低剂量(200mg/d)适宜。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癫痫是指除遗传因素外不具有其他潜在病因的癫痫。一部分药物治疗良好,仍有少部分药物治疗无效。其机制可能有多种:因长期用药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加快,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血-脑屏障(BBB)阻碍抗癫痫药(AEDs)在脑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药物作用靶点改变降低药物的敏感性。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变异、多药耐药蛋白(MDRP)表达增多和药物作用靶点改变分别从上述3方面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现就以上3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癫癎的治疗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过去的10余年中,有许多新药在中国上市并应用于临床,逐渐成为国内治疗癫癎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耐药性癫癎的治疗。理想的抗癫癎药物(AEDs)一般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比一线传统抗癫癎药物疗效更佳。(2)无严重不良反应。(3)无明显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具有慢性、复发性的特点,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而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是伴随其中的重要因素。疗效体现患者的依从性,不良反应体现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对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的评估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提高精神疾病的评估是DSM-5的工作目标和重大更新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癫(癎)的早期判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是指经系统正规地应用2种以上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且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并至少观察2年,发作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据统计30%癫痫患者经药物治疗后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发展为IE。这些患者长期承受着由癫痫发作可能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巨大风险和长期无效AEDs治疗带来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不同剂型的药物在体内的解离和释放速度存在差异,因此其起效和作用时间也有所不同,并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目的探讨不同剂型的文拉法辛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血药浓度与药物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女性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单纯随机的方式分别编入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怡诺思组)及文拉法辛速释剂组(博乐欣组),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恰诺思组患者每日晨起一次顿服药物,日平均剂量(标准差)为168(32)mg;博乐欣组患者每日分3次服用药物,日平均剂量(标准差)为160(67)mg。在研究第1、2.4、6周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文拉法辛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氧去甲基文拉法辛浓度,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HAMD)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Scale,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HAMD评分减分率≥50%为有效。结果两组均未见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在各研究时点两组HAND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缓释剂组的有效率为65.6%,速释剂组的有效率为69.2%(X2=0.77,P=0.380)。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改变与氧去甲基文拉法辛(r=-0.10,P=0.470)及文拉法辛(r=-0.11P=0.403)血药浓度呈较弱的负相关。结论两种剂型的文拉法辛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均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但文拉法辛与氧去甲基文拉法辛血药浓度未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所以此两项指标不适合用来判定文拉法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西比灵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的疗效.方法:采用加用自身对照法,对25例难治性癫在原用抗癫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每晚5~10mg)辅助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其对原用抗癫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25例经加用西比灵治疗后,发作频度较加用前减少≥50%者12例,总有效率48%,其中5例发作频度较加用前减少≥75%;不良反应较少,仅2例表现为头昏、乏力,1例表现为恶心,且症状均较轻,减量后消失;加用西比灵前后原基础抗癫药物血浓度监测无明显变化;EEG好转14例(63.6%).结论:西比灵可作为治疗癫的辅药,且不影响其他抗癫药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众多研究显示双相障碍的治疗趋向采用心境稳定剂(锂盐和丙戊酸钠)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氯平、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可增加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本文就心境稳定剂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