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对联合心境稳定剂(MS)治疗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联合或不联合MS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联合MS治疗的患者比例为8.3%(39/472)。与未联合MS治疗组相比,联合MS治疗组患者年龄较小(Z=-4.435,P0.01),更多男性(64.1%vs.37.6%,χ~2=10.451,P0.01),更多无配偶(41.0%vs.19.9%,χ~2=9.460,P0.01),更多无业(38.5%vs.21.0%,χ~2=6.253,P0.05),更多18岁前起病(43.6%vs.7.2%,χ~2=51.977,P0.01),更多难治性抑郁(17.9%vs.4.6%,χ~2=11.787,P0.01),较少伴有焦虑特征(23.1%vs.44.7%,χ~2=6.813,P0.01),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更高(76.9%vs.54.5%,χ~2=7.31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轻(OR=0.9,95%CI:0.91~0.98,P0.05),男性(OR=2.4,95%CI:1.1~5.7,P0.05),18岁前起病(OR=0.2,95%CI:0.05~0.4,P0.01),难治性抑郁(OR=4.9,95%CI:1.5~15.9,P0.01),更多使用抗精神病药物(OR=2.4,95%CI:1.1~5.7,P0.05)均是联合MS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起病早、男性、难治性、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发病率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28例成人女性癫痫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评,相关因素用逐步逻辑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女性癫痫患者并发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发病率分别是38.7%,21.4%和28.6%。患病影响夫妻关系、患病影响恋爱关系、担心发作、担心影响生育和哺乳、羞耻感、起病年龄和发作频率均与焦虑相关(均P0.05)。患病影响夫妻关系、患病影响恋爱关系、起病年龄、病程和发作频率均与抑郁相关(均P0.05)。职业、性格、人际关系和雌二醇水平均与失眠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病影响夫妻关系(OR=3.103,95%CI:1.097~4.686,P=0.008)、患病影响恋爱关系(OR=2.164,95%CI:0.873~3.752,P=0.005)和发作频率(OR=1.704,95%CI:0.680~2.586,P=0.015)是影响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患病影响夫妻关系(OR=3.245,95%CI:1.536~5.108,P=0.003)、患病影响恋爱关系(OR=3.151,95%CI:2.135~5.018,P=0.006)、病程(OR=1.196,95%CI:0.828~2.654,P=0.035)和发作频率(OR=1.661,95%CI:1.033~4.326,P=0.014)是影响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性格(OR=2.543,95%CI:1.237~4.686,P=0.003)和人际关系(OR=1.816,95%CI:0.905~3.593,P=0.017)是影响失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成人女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和失眠发病率较高。焦虑和抑郁与家庭因素、生育、哺乳、羞耻感及癫痫发作有关,失眠与性格和人际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白质疏松(L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年龄、男性及高血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吸烟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血浆Hcy水平及高Hcy血症(HHcy)患者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78,95%CI:1.034~1.123,P=0.000)、男性(OR=2.601,95%CI:1.441~4.692,P=0.002)、高血压(OR=2.672,95%CI:1.493~4.783,P=0.001)、Hcy(OR=1.035,95%CI:1.009~1.059,P=0.007)及HHcy(OR=1.954,95%CI:1.055~3.618,P=0.033)是LA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Hcy、年龄、男性、高血压是老年人L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症状性与无症状性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将418例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分为有症状组272例和无症状组146例,另随机选择100例脑血管造影检查无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435,95%CI=1.816~8.215,P=0.019)、冠心病(OR=4.831,95%CI=2.471~12.908,P=0.007)、高血压(OR=2.375,95%CI=1.178~6.629,P=0.022)、糖尿病(OR=1.723,95%CI=1.117~2.930,P=0.04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966,95%CI=1.218~3.626,P=0.030)均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吸烟(47.8%vs 36.3%,P=0.024)、冠心病(47.1%vs 29.5%,P=0.000)、糖尿病(24.3%vs 12.3%,P=0.004)、溃疡性斑块(19.5%vs10.3%,P=0.015)及对侧颈动脉狭窄(29.8%vs 20.5%,P=0.042)5个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比较,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更多合并吸烟、冠心病、糖尿病,影像学检查更多表现为颈动脉溃疡性斑块和双侧颈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CSVD影像总负荷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入院后10 d内完成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的CSVD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头颅MRI评估CSVD影像总负荷(0~4分),并按此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0~2分)和重度组(3~4分)。记录ABPM结果并计算动态血压相关参数。分析动态血压相关参数与CSVD影像总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患者326例,轻中度组183例,重度组143例。重度组年龄[(68.0±12.3)岁vs.(62.2±12.0)岁,P<0.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22(12.50,18.86)mmol/L vs.13.30(11.00,16.22)mmol/L,P<0.001]、24 h平均收缩压[(148.75±17.63)mmHg vs.(144.47±17.82)mmHg,P=0.031]、夜间平均收缩压[(145.14±20.54)mmHg vs.(139.27±20.26)mmHg,P=0.010]、24 h收缩压加权标准差[16.89%(14.09%,20.16%)vs.15.37%(13.02%,18.63%),P=0.013]、24 h舒张压加权标准差[11.55%(9.53%,13.76%)vs.10.37%(8.54%,13.18%),P=0.040]、夜间收缩压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ighttim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SD)[15.77%(12.07%,21.56%)vs.14.11%(10.42%,17.81%),P<0.001]高于轻中度组患者,载脂蛋白A水平[(1.25±0.25)mmol/L vs.(1.30±0.21)mmol/L,P=0.039]低于轻中度组患者,且重度组男性(65.73%vs.54.10%,P=0.034)、既往脑梗死(34.27%vs.14.21%,P<0.001)、非杓型血压(81.82%vs.70.49%,P=0.018)患者所占比例较轻中度组高;Spearman相关分析示:NSBP-SD与CSVD影像总负荷呈正相关(r=0.203,P<0.001),夜间SBP下降率与CSVD影像总负荷呈负相关(r=-0.20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既往脑梗死(OR=2.700,95%CI:1.512~4.822,P=0.001)、NSBP-SD(OR=1.085,95%CI:1.041~1.131,P<0.001)、年龄(OR=1.034,95%CI:1.013~1.055,P=0.001)、男性(OR=1.856,95%CI:1.132~3.041,P=0.014)、非杓型血压(OR=1.974,95%CI:1.106~3.522,P=0.021)可能是CSVD影像总负荷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SVD患者NSBP变异性、非杓型血压可能是CSVD影像总负荷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且NSBP变异性越高,夜间血压下降率越小,CSVD影像总负荷可能越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后癫痫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形式和预测因素。方法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本院神经科住院CVST的患者90例。按有无继发癫痫,将90例CVST患者分为两组,通过病例报道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症状和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脑电图(EEG)、磁共振(MRI)和全脑血管造影(DSA)和诊断治疗方法,对是否并发癫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多因素模型,并和CVST预后量表的预测价值相比较。结果 CVST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34.4%,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或产褥期(χ~2=5.517,P=0.019)、视物模糊(χ~2=6.103,P=0.013)、意识障碍(χ~2=32.505,P0.001)、脑出血(χ~2=4.822,P=0.028)、上矢状窦血栓形成(χ~2=5.908,P=0.015),以及横窦血栓形成(χ~2=6.669,P=0.010),在是否并发癫痫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或产褥期(OR=3.64,95%CI 1.65~8.53)、脑出血(OR=3.02,95%CI 1.43~6.18),以及上矢状窦血栓形成(OR=1.98,95%CI 1.23~4.36)是CVST继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AUC为0.73(95%CI 0.63~0.81,P0.05),CVST预后量表AUC为0.78(95%CI 0.65~0.86,P0.05),两模型的预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是CVST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孕妇或产褥期,脑出血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CVST并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预测模型和CVST预后量表能较好的预测是否继发癫痫。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 LLD)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按照近2周有无自杀行为将343例住院的LLD患者分为自杀行为组(n=161)和无自杀行为组(n=182),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LLD患者自杀行为的风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比较分析显示,自杀行为组和无自杀行为组在婚姻状况(已婚73.9%vs. 83.5%,离异9.3%vs. 3.3%,丧偶16.8%vs.13.2%)、饮酒史(16.8%vs. 9.3%)、重大精神创伤史(17.4%vs. 7.1%)、自杀家族史(18.0%vs. 8.8%)及抑郁严重程度(轻度0.0%vs. 3.3%,中度7.5%vs. 15.9%,重度92.5%vs. 80.8%)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饮酒史(OR=2.164,95%CI:1.103~4.245)、重大精神创伤史(OR=2.663,95%CI:1.307~5.427)、抑郁严重程度(OR=2.798,95%CI:1.432~...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综合医院具有自杀倾向患者的特征,并分析此类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住院患者中具有自杀倾向的病例共680例,根据是否发生自杀行为分为自杀倾向组(有自杀倾向无自杀行为,527例)和自杀行为组(有自杀倾向亦有自杀行为,153例).收集他们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入院科室、自杀诱因、自杀方式、精神疾患、躯体疾患及显著的精神症状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自杀倾向组主要为女性[66.6%(351例)]、已婚[77.4%(458例)]、心理科[74.4%(392例)]、抑郁症[66.2%(349例)].自杀行为组中,男性和女性的自杀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P=0.014),选择跳楼方式的男性较多,药物及割脉方式的女性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住重症医学科(OR=7.844,95%CI:2.240~27.475,P=0.001)、婚恋受挫(OR=3.646,95%CI:1.217~10.917,P=0.021),肿瘤(OR=4.620,95%CI:1.552~13.755,P=0.006),双相情感障碍(OR=3.734,95%CI:1.157~12.052,P=0.028)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中,入住重症医学科、双相情感障碍、肿瘤、婚恋挫折是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而且两性的自杀方式有所不同,需要临床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展为耐药性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7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癫痫专病门诊的230例癫痫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耐药性癫痫定义对纳入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一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首选提高药物剂量到50%WHO推荐日剂量以上以达到规范化治疗。对耐药性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测相关预测因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MRI阳性(OR=2.214,95%CI:1.011~4.851,P=0.047)、治疗前发作次数≥10次(OR=4.856,95%CI:2.214~10.649,P0.0001)、治疗后EEG癫痫波样异常(OR=3.500,95%CI:1.618~7.571,P=0.001)与耐药性癫痫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MRI阳性、治疗前发作频率高及治疗后EEG癫痫波样异常的患者易发展为耐药性癫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期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2008-06—2012-12襄阳地区NAION患者的资料,采用个体匹配,调查每1个病例的同时,调查3个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条件相同的的非NAION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社会行为、既往史、现病史等,统计并分析其流行性特征。结果本组NAION患者年龄(61.0±12.3)岁,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易发生抑郁。粥样硬化斑块(OR=7.621,95%CI2.610~22.256)、LDL(OR=3.840,95%CI 2.079~7.093)、总胆固醇总胆固醇(OR=1.860,95%CI0.721~3.027)、甘油三酯(OR=1.649,95%CI 1.052~2.585)、内-中膜增厚(OR=1.109,95%CI 1.075~1.146)、糖尿病(OR=4.042,95%CI 1.670~9.781)、高血压(OR=2.850,95%CI 1.173~6.925)、缺血性脑卒中(OR=5.483,95%CI2.945~10.209)是NAION的危险因素。随访2a后,NAION组与非NAION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ION的预后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NAION的发生、预后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此推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自然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103例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分别于急性期及脑卒中后3月进行NIHSS、WAB和BDAE评估,记录患者的各项基本参数及常规检查。结果脑卒中后3月的NIHSS及AQ评分分别为(17.09±5.31)、(54.92±24.49)分较急性期(20.34±4.87)、(33.17±24.21)分明显改善(P〈0.01);AQ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478、-0.726、-0.805,P〈0.01);恢复不良组年龄(76.28±8.58)岁大于恢复良好组(67.09±12.34)岁(P〈0.01);恢复不良组合并房颤者(7/18)比例高于恢复良好组(8/8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面性失语的OR值为6.727(95%CI:2.195-20.62)(P〈0.01)。结论(1)脑卒中3月后大多数患者的语言功能明显改善;(2)年龄大、伴房颤的患者恢复差;(3)全面性失语在脑卒中后的各种类型失语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河北省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lO年1~12月在河北省四地区60岁以上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按照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得分将老年人分为有抑郁情绪组和无抑郁情绪组,评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析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认知危险因素以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并对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完成3149倒有效问卷,其中有抑郁情绪组268例,无抑郁情绪组2881例,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8.51%。两组在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经历生活事件数量,业余活动及社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抑郁情绪组MMSE得分(23.70±5.116)分、MoCA得分(19.14±5.980)分明显低于无抑郁情绪组(26.32=fi3.904),(23.05±5.233)分,ADL得分(27.25±12.782)分明显高于无抑郁情绪组(21.08±4.5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215,11.557,-16.871;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β=0.667,β'=0.157,OR=1.949,95%CI—1.432~2.653,Wald=17.983,P=0.000)、经历生活事件[〉2件(β=1.960,β'=0.250,OR=7.100,95%CI=4.348~11.595,Wald=61.359,P=0.000),1~2件(8—0.892,β'=0.229,OR=2.441,95%CI—1.558~3.825,Wald=15.157,P=0.000)]及业余活动低(β=0.963,β'=0.162,OR=2.621,95%CI—1.909~3.598,Wald=35.489,P=0.000)。结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存在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均低于无抑郁情绪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是否发生代谢综合征为标准,将84例单一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代谢综合征组36例,非代谢综合征组4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服药剂量,服药时间,晨起空腹状态下测定患者的体重,身高,腰围,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IL-6,比较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和所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吸烟率(P=0.006),腰围(P=0.001),空腹血糖(P<0.001),甘油三酯(P=0.008),C-反应蛋白(P<0.001)和白介素-6 (P<0.001)水平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是否发生代谢综合征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血糖(95% CI,OR:5.5,27.03),收缩压(95%CI,OR:1.84,2.39),年龄(95% CI,OR:1.17,1.37),腰围(95% CI,OR:1.83,3.07),甘油三酯(95% CI,OR:23.08,45.26),C-反应蛋白(95% CI,OR:1.08,2.94)这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更高的吸烟比率,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C-反应蛋白水平,而空腹血糖,收缩压,年龄,腰围,甘油三酯和C-反应蛋白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预测指标,做到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的基线情况与其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行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静脉溶栓后24h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溶栓前减少≥4分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完全消失视为有效,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吸烟,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溶栓前平均动脉压、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药物类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与溶栓早期治疗效果有关的因素.结果 静脉溶栓早期有效率为40.8% (29/71).有效组在3h内接受溶栓的患者比率高于无效组(55.2% vs 21.4%,P=0.003),而心房颤动的比率低于无效组(6.9% vs 26.2%,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3 h)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独立相关(OR =0.161,95% CI:0.148-0.533,P=0.003),而心房颤动则是其危险因素(OR=8.666,95% CI:1.482~ 50.688,P=0.017).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与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及是否伴心房颤动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家庭关怀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定社会心理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37例进行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的测评。结果①男性患者的积极应对维度分低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0.70,1.68±0.72,t=2.89,P〈0.01);②家庭功能越好,积极应对维度分越高。严重家庭功能障碍组的积极应对维度分明显低于另外二组;③患者积极应对维度分为1.52±0.72,低于国内常模(1.78±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66.24%有不同程度的家庭功能障碍,积极应对方式明显不足,尤其是男性、严重家庭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en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GCSE)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为改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将66例GCSE患者根据疗效分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efractory statusepil epticus,RSE)和非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non-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NRSE),比较两组预后并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RSE组的病因(急性症状性)、长时程发作、脑炎、并发低血压或呼吸抑制5项指标均高于NRSE组,病因(癫痫相关)低于NRS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炎及长时程发作是RSE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的OR(95%C/)分别为39.37(6.577~235.671)、11.628(1.92~70.4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还发现呼吸抑制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的OR(95%(2/)为16(3.713~68.955)。病因(急性症状性)与脑炎分别是远期恢复至发病前与遗留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校正的OR(95%C/)分别为0.127(0.027~0.604)、7.7(1.661~35.692)。结论脑炎及长时程发作是RSE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抑制与短期预后不良(死亡或昏迷)独立相关;病因(急性症状性)与脑炎分别是恢复至发病前与遗留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服用稳定剂量抗精神病药的52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测定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QTc≥440ms作为QTc间期延长标准,分析QTc间期延长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QTc间期延长发生率12.8%,女性(22.7%)高于男性(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和传导阻滞患者QTc间期延长风险分别是心电图正常患者的2.6和3.1倍(P〈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治疗期间QTc间期延长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QTc间期延长的风险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50例癫痫患者(试验组)及40例正常人(对照组)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定,分析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嗜睡和睡眠紊乱检出例数分别为:42/50(84.00%):3/40(7.50%)(P<0.05)、26/50(52.00%):9/40(22.50%)(P<0.05)和13/50(26.00%):5/40(12.50%)(P<0.05).两组患者的MoCA总分、MoCA 7个子项目、ESS总分、PSQI总分、PSQI子项目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计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MoCA总分与身高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1和0.321,P<0.05),与年龄和发作频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3和-0.271,P<0.05).MoCA子项目记忆力和抽象能力分别与PSQI子项目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分别为-0.262和-0.270,P<0.05).结论 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睡眠紊乱,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因素有身高、文化程度、年龄和发作频率,记忆力和抽象能力分别与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保定市重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和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的人群10073人,以一般键康问卷12项(GHQ-12)为筛选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为调查诊断工具。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价功能状况。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4.19%(95%CI:3.78%~4.60%);时点患病率为2.64%(95%CI:2.31%~2.97%)。时点患病率女性3.26%明显高于男性2.00%(u=3.73,P〈0.01);农村2.84%明显高于城市1.40%(u=2.76,P〈0.01);50~69岁年龄段患病率较高;单次发作60.80%,复发39.20%;GAF平均为(50.74±6.73)分,社会和生活功能受损明显。结论:重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20.
50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患糖尿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0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回顾,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的时点患病率为12.9%,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3.21%(OR=4.48,CI=3.43~5.84,P〈0.01)。40—49岁的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增高明显(14.6%vs.3.02%,OR=5.51,CI=3.49~8.70,P〈0.01)。糖尿病发生与年龄、体质量超重及腹型肥胖有关。糖尿病组患者的病程比非糖尿病患者长(Z=-6.989,P〈0.01),接受目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也比非糖尿病患者长(Z=-4.794,P〈0.01)。氯氮平新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利培酮组与经典药物组(P〈0.01),利培酮组与经典药物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与患者年龄、体质量超重、病程及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有关。氯氮平比利培酮及经典药物可能更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