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恶性胶质瘤再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44例恶性胶质细胞瘤病人的再手术效果,其中多形胶质母细胞瘤13例,星形细胞瘤Ⅲ~Ⅳ级31例,与第一次手术间隔期平均为78.5周。再手术前卡氏分级(KR)为20~90(平均56),8例病人接受3次手术,1例接受了4次手术。再次手术后平均存活期为52.7周,35例术后一个月时KR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中全切肿瘤的病人术后生存期较相应组明显延长(P<0.001)。提出再手术治疗复发性恶性胶质瘤是可行的,术前KR≥60,手术间隔>6个月及术中全切肿瘤者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恶性肿瘤再手术的适应证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颅内恶性肿瘤再手术病例.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9例,星形细胞瘤34例,间变性脑膜瘤3例.结果 再手术后平均存活期为50.2周,术后1个月80%患者KR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中全切肿瘤的病人较次全切肿瘤的病人生存期延长(P<0.0001).结论 术前卡氏分级KR≥60,第一次术后病例为星形细胞瘤Ⅰ~Ⅲ级,两次手术间隔>6个月,全身情况稳定,应积极再手术.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胶质瘤再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胶质瘤患者再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22例复发性胶质瘤患者再手术前的功能状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及手术切除的程度与术后存活期等资料进行临床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二次手术前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的病人(Kamofsky计分≥60)平均生存期约16月,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Kamofsky计分〈60)平均生存期约6月(P〈0.01)。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大于1年者平均生存期约17月,间隔时间小于半年者平均生存期约6月(P〈0.01)。手术肿瘤全切除者平均生存期约15月,次全切除者平均生存期约10月(P〈0.05)。结论 术前功能情况好,手术间隔时间大于1年及术中全切肿瘤者再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再次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性同位素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3例复发脑胶质瘤病人为治疗组,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后,在瘤床或残余肿瘤内植入125Ⅰ粒子作内放射治疗,观察病人术后1个月时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生存期情况.同期再手术切除加普通放射治疗的28例病人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23例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6例;全部病例均植入125Ⅰ粒子;术后1个月时19例患者的功能情况改善,KPS分值提高;再手术后生存期为25~216周,平均65.7周.对照组中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9例;术后1个月时20例患者的功能情况改善,再手术后平均生存期60.5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再手术切除结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脑胶质瘤,可扩大局部控制范围,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再次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性同位素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3例复发脑胶质瘤病人为治疗组,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后,在瘤床或残余肿瘤内植入125I粒子作内放射治疗,观察病人术后1个月时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生存期情况。同期再手术切除加普通放射治疗的28例病人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3例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6例;全部病例均植入125I粒子;术后1个月时19例患者的功能情况改善,KPS分值提高;再手术后生存期为25~216周,平均65.7周。对照组中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9例;术后1个月时20例患者的功能情况改善,再手术后平均生存期60.5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手术切除结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脑胶质瘤,可扩大局部控制范围,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利用超声刀瘤内切除岛叶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岛叶胶质瘤患者35例,采用翼点入路开颅手术,广泛暴露外侧裂,术中进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利用超声刀首先从瘤内切除部分肿瘤,缩小肿瘤体积,进而从周围分离并切除肿瘤。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星形细胞瘤19例,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间变星形细胞瘤5例,星形细胞瘤混合少突胶质细胞瘤3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术后25例症状较术前好转,8例无变化,2例较术前加重(1例出现永久性瘫痪)。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26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9例失访(包括2例胶质母细胞瘤);均经过尼莫斯汀化疗2~4个疗程,正规放疗1个疗程;肿瘤全切除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充分暴露外侧裂,利用超声刀先行瘤内部分切除,缩小肿瘤体积,进而从四周分离切除肿瘤,可以提高岛叶胶质瘤的全切率,减少血管损伤引起的术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发脑胶质瘤再手术的适应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42 例复发脑胶质瘤接受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 例为镜下全切除,18 例为次全或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再手术前卡氏预后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 平均(74.5 ± 11.7) 分,再手术后平均(82.3 ± 11.6)分;再手术后生存期为2 ~ 87 个月,平均(21.2 ± 3.7)个月.经单因素分析再次手术前KPS 评分、初次术后病理级别、发现病灶复发时距初次手术的时间、再手术肿瘤切除程度及再次手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再次术后生存期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再次术前KPS 评分高、发现病灶复发时距初次手术的时间长是预后保护因素,而再次术后病理级别高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KPS≥70 分,病理WHOⅠ-Ⅱ级,发现病灶复发时距初次手术的时间≥6 个月的复发脑胶质瘤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癫癎与星形细胞瘤的关系及影响术后癫癎控制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星形细胞瘤患者,运用SPSS 15.0对术中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前癫癎病程分别与术后6个月癫癎控制情况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35例病人全切25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4例;病理诊断(WHO)Ⅰ~Ⅱ26例,Ⅲ~Ⅳ9例;术前癫癎病程1~6个月13例,>6个月~2年17例,2年以上5例.分别与术后6个月癫癎控制情况行卡方检验,P值分别为0.016、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脑星形细胞瘤多为低级别肿瘤,手术全切及术前癫癎病程短者术后癫癎较易控制.  相似文献   

9.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复发性听神经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73年1月到1984年12月,采用颞下-经小脑 幕入路切除6例复发性听神经瘤。6例中5例第一次手术是经常用的枕下入路将肿瘤部分切除,术后7个月到7年病人因肿瘤复发再次入院。第二次手术均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有2例肿瘤全切,3例肿瘤次全切除;另1例第一次由耳科医生经迷路后入路,将肿瘤部分切除,6个月后因肿瘤复发再次入院,第二次手术采用枕下入路,亦部分地切除了肿瘤,1年后,病人又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入院,第三次手术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终于将肿瘤全切除。治疗结果:5例恢复原工作或轻工作,1例由于视力障碍需别人照顾。 文中简要地介绍了6例病人的治疗情况,讨论了复发性听神经瘤的手术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的操作方法,以及此入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幕上星形细胞瘤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痫与星形细胞瘤的关系及影响术后癫痫控制的因素。方法网顾性分析35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星形细胞瘤患者,运用SPSS15.0对术中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前癫痫病程分别与术后6个月癫痫控制情况进行卡方检验。结果35例病人全切25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4例;病理诊断(WHO)Ⅰ~Ⅱ26例,Ⅲ~Ⅳ9例;术前癫痫病程1~6个月13例,〉6个月~2年17例,2年以上5例。分别与术后6个月癫痫控制情况行卡方检验,P值分别为0.016、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星形细胞瘤多为低级别肿瘤,手术全切及术前癫痫病程短者术后癫痫较易控制。  相似文献   

11.
侧脑室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特征和个体化显微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8例侧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3例。经病理学证实室管膜瘤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4例,脑膜瘤6例,少枝胶质细胞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1例因术后硬膜下血肿再次手术,7例因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1例因严重感染并脑积水死亡。术后配合放疗和/或化疗19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2例轻残,10例生活自理,15例可参加日常工作。结论侧脑室内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血供影响手术入路、疗效和病人预后。适宜的手术入路和显露,恰当的导航辅助可避免损害脑功能,提高肿瘤切除程度;恶性肿瘤术后行个体化放疗和/或化疗,可显著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2.
手术联合间质内放疗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和分析利用手术联合肿瘤间质内放疗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我科收治56例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并埋放改良型Ommaya放疗囊,术后定期给予肿瘤近距离131I放疗。术后随诊1年以上并定期复查增强MRI。结果根据随访结果,6个月和1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3%和75.0%。治疗6个月后患者Karnofsky评分有明显提高(t=5.257,P〈0.05);治疗1年后有所下降,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0.562,P〉0.05)。结论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单一治疗效果差。手术联合肿瘤近距离放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多发胶质母细胞瘤(GBM)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并获得完整随访的复发性GBM 106例,其中单发78例,多发28例(多发组);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是否放化疗、术前KPS评分从单发GBM中选取与多发GBM相匹配的病例28例作为对照(单发组);多发组根据肿瘤切除程度进一步分为全切组和部分切除组。结果 本组复发性多发GBM占26.4%。多发组中位生存期(4.5个月)明显短于单发组(8.5个月;P <0.05)。多发患者中,全切组中位生存期(7.9个月)明显长于部分切除组(3.7个月;P <0.05)。结论 复发性多发GBM预后较单发患者差;肿瘤切除程度越高,患者预后也越好,建议术中在保证重要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多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视路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例视路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视路胶质瘤的诊断、治疗方法。5例首发病人采取经冠状切口单侧额纵裂入路手术治疗,3例外院手术后复发病人接受伽玛刀治疗。结果 5例手术中,肿瘤大部分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8例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7例 , 胶质母细胞瘤1例。2例术后视力、视野损害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视力、视野损害同术前。3例复发病人伽玛刀治疗后6~12个月复查示肿瘤明显缩小。8例出院后随访1~3年,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6例,2分2例。结论 对于视路胶质瘤,多种影像技术结合可能更利于明确诊断,术中应在护视神经、下丘脑等重要结果的情况下尽量全切肿瘤。大部分视路胶质瘤,综合手术、放化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7年1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3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显示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30例(81.2%),黏液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7例(18.8%);28例肿瘤全切,31例平均随访45个月。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赖MRI检查,显微手术全切肿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应在保留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术后放化疗存在争议,复发的肿瘤可再次手术;应加强对黏液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探索最佳的治疗策略。方法 2006年6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共收治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18例。16例患者肿瘤位于侧脑室,其中5例经纵裂-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11例经大脑皮层-侧脑室入路手术。2例患者肿瘤位于第四脑室,经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回顾和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结果 13例实现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1例患者术后死亡,1例术后4个月复发后放弃治疗,1例失访。15例患者随访14~96个月,平均37.9个月。随访期间均未见肿瘤复发或残余肿瘤进一步生长。结论手术是治疗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最佳选择,如未能实现肿瘤全切,术后需放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超声辅助定位5例.结果 室管膜瘤17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I ~II级)8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转移瘤、畸胎瘤各1例.室管膜瘤全切率82.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为50.0%,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为33.3%,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转移瘤均全切,脂肪瘤和畸胎瘤次全切.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I级23例,II级7例,Ⅲ级3例,Ⅳ级3例.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超声有助于术中肿瘤定位,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本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复查颅脑MRI示肿瘤全切。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较罕见,对于特殊位置血管外皮细胞瘤需仔细鉴别,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对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病人预后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干背侧肿瘤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的16例脑干背侧肿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进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4例。16例术后原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3例桥脑背侧肿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经治疗后逐渐恢复。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1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在术后6个月幕上、椎管内多处复发,家属放弃再次手术,药物治疗2个月后死亡;2例WHO Ⅱ级星形细胞瘤术后口服替莫唑胺化疗,定期随访,没有复发迹象;2例次全切除室管膜瘤因为级别低,术后随访无复发,未进行放、化疗。结论 对于脑干背侧肿瘤,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能够精确了解肿瘤范围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可以更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并能更好地保护脑干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星形胶质细胞瘤并发脑膜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治疗方法为同期手术,术中脑膜瘤务必全切,并根据星形胶质细胞瘤病理学分级行相应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2例病例均接受同期手术,术中神经导航,精确定位,脑膜瘤病灶全切,1例星形胶质细胞瘤给予大部分切除,1例全切,2例分别随访8,16个月情况良好,无复发。结论明确诊断颅内星形胶质细胞瘤并发脑膜瘤必须综合临床、影像和病理三方面资料,同期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辅以放、化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