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枕骨大孔区肠源性囊肿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源性囊肿是指在胚胎发育时由神经肠管的残存组织发育而成的囊肿,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颅内肠源性囊肿在第四脑室、桥小脑角、眶上裂等处均见报道。脊髓肠源性囊肿可发生在脊髓的腹侧、背侧或脊髓内,大多位于胸段,在颈段、腰段、圆锥部也可见到,位于枕骨大孔区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探讨保留枕骨大孔的颅后窝减压术治疗Ⅰ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 CM-Ⅰ)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 年5月收治的21例CM-Ⅰ的临床资料。采用枕骨小骨窗减压(骨窗大小约2.5 cm×2.5 cm)及枕大池成形术,并保留枕骨大孔后缘约0.5 cm骨质。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采用KPS评分、神经症状改善及小脑扁桃下疝程度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1周KPS评分[(66.52±9.8)分]较术前[(52.9±9.1)]明显增高(P<0.05)。术后1年KPS评分[(84.7±7.2)分]较术后1周明显增高(P<0.05)。术后1年神经症状改善率(90.48%,19/21)较术后1周(71.43%,15/21)明显提高(P<0.05)。术后1年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超过枕骨大孔(2.9±1.8)mm]较术前[(4.1±1.4)mm]明显缩小(P<0.05)。结论 保留枕骨大孔的颅后窝减压+枕大池成形术是治疗 CM-Ⅰ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经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11例,其中,经枕髁后入路5例,经部分枕髁入路4例,经C1~2关节面侧方联合部分枕髁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7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3例,大部切除(SimpsonⅣ级)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经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的关键在于:①合理设计磨除枕骨大孔侧方骨质的范围以充分暴露肿瘤;②术中注意保护脑干、上颈髓、后组颅神经及椎动脉等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和入路分析。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20例,其中脑膜瘤13例,皮样囊肿3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1例,脉络丛乳突状瘤1例。影像学检查17例肿瘤位于硬膜内,3例位于硬膜外,其中肿瘤位于枕骨大孔前方、前外侧12例,后、侧方8例,5例肿瘤骑跨于枕骨大孔。结果本组20例中,采用后正中入路7例,枕下外侧入路12例,经口咽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轻度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手术显微程度要求高,脑干、后组颅神经和血管保护尤为重要。手术入路应根据肿瘤位置及与脑干的关系来选择,枕下外侧入路对于处理前、外侧肿瘤是一项好的选择,而脑干被压于侧方的,即使肿瘤位于前腹侧也可选择后方入路。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5 7岁。因持续性枕部疼痛 6年 ,加重半年并出现多汗、发音嘶哑、吞咽呛咳、行走步态不稳入院。检查 :意识清 ,发音低哑 ,悬雍垂轻度左偏 ,舌后 1/3味觉减退 ,双侧咽反射均迟钝 ,转颈耸肩两侧对称乏力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肌力Ⅲ级 ,左下肢肌张力稍高 ,病理征( ) ,共济运动差。两次头颅CT检查仅显示脑室扩大 ;MRI检查示 :枕骨大孔上延髓右前方见一 3 2cm×3cm× 3cm类圆形占位性病变 ,延髓受压向左后移位 ,四脑室以上的脑室系统均扩大 ,符合阻塞性脑积水。行经枕下中线入路枕骨大孔区探查术 ,术中见枕骨大孔上方 ,延髓…  相似文献   

6.
远外侧入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远外侧入路的发展背景 由于部位深在、神经血管结构复杂和暴露困难等方面的原因,枕骨大孔的腹侧、下斜坡及上颈髓腹侧面等部位的病变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传统枕下正中、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暴露脑干背外侧面的效果良好,但暴露脑干及颅颈交界区的腹侧不满意,需过多牵拉脑干、上颈髓和颅神经,术后并发症多见^[1-3]。经岩部入路只能到达斜坡上段及中段一部分^[4],而经耳蜗入路由于并发症太多现已逐渐弃用^[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的10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1例有副神经牵拉损伤,1个月后逐渐恢复;1例瘤体减压后出现脑干再灌注损伤,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3个月后拔除气管导管,顺利康复。术后随访2~28个月,平均(16.1±5.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枕下正中入路是治疗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远外侧手术入路中枕骨髁切除范围与外科术野扩大的关系. 方法收集颅底保存完好的干燥颅骨标本16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成人带颈部的头颅标本16例02侧).测量枕骨髁切除1/3、1/2时所扩大的视角.将该入路的解剖学资料应用于临床,治疗21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脑膜瘤. 结果枕骨髁的切除:枕骨髁的后内侧阻挡术野,故需切除枕骨髁时应切除其后内侧,切除1/3约4~5mm时,术野扩大14~16°;切除1/2约7~8 mm时,术野扩大17~19°.切除颈静脉结节,有利于枕骨大孔腹侧中下斜坡的显露. 结论枕骨髁的磨除范围限于其后内侧1/3至1/2即可充分显露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远外侧手术入路中枕骨髁切除范围与外科术野扩大的关系. 方法收集颅底保存完好的干燥颅骨标本16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成人带颈部的头颅标本16例02侧).测量枕骨髁切除1/3、1/2时所扩大的视角.将该入路的解剖学资料应用于临床,治疗21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脑膜瘤. 结果枕骨髁的切除:枕骨髁的后内侧阻挡术野,故需切除枕骨髁时应切除其后内侧,切除1/3约4~5mm时,术野扩大14~16°;切除1/2约7~8 mm时,术野扩大17~19°.切除颈静脉结节,有利于枕骨大孔腹侧中下斜坡的显露. 结论枕骨髁的磨除范围限于其后内侧1/3至1/2即可充分显露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1992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22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全部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其中经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20例,经外侧枕下枕骨髁入路手术切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5例随访4个月至8年,12例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例肢体肌力有改善,但肌萎缩无好转;1例四肢轻瘫,可扶行。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13例,脑(脊)膜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起病隐匿,早期常易被误诊。MRI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绝大多数患者可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的手术要点及疗效,并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探讨神经及脊髓保护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1月~2019年6月收治17例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病例,手术采用后路正中入路,术中结合电生理监测进行神经及脊髓保护。结果本组病例17例,其中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全切14例,次全切3例。本组术前存在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及肩部紧缩感等症状完全缓解13例,好转2例,随访0.5~8年均出现恢复良好。遗有呼吸困难气管切开2例,无脑脊液漏及感染、死亡发生。结论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提供较详细的解剖资料。方法应用16例(32侧)成人尸体头湿标本,15例干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结果乳突尖、环椎横突、第2颈神经前支、枕骨髁及枕下三角都是重要的术中解剖标志。椎动脉第三段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是术中显露椎动脉时重要的出血来源。切除枕骨髁后内侧1/3,外科术野可扩大(15±1)°,切除1/2时术野扩大(18±1)°。应用此入路解剖学研究结果治疗枕骨大孔腹侧肿瘤5例,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解剖关系复杂,但可在不牵拉脑干的基础上充分显露枕骨大孔区腹侧,枕骨髁的切除范围仅限于其后内侧1/2。  相似文献   

13.
枕骨大孔区结核瘤误诊为颈椎病一例雷万生,朱炯明患者男,20岁。因颈项痛伴左上肢麻木2个月于1991年3月入院。初诊颈椎病,予以牵引治疗,但症状不缓解,颈椎CT扫描,未发现异常。后因出现头昏、恶心、呕吐伴烦躁不安而行头颅CT发现枕骨大孔区占位病变,呈高...  相似文献   

14.
<正>Chiari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以小脑扁桃体通过枕骨大孔不同程度的下疝为主要特征,具有不同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1]。现对其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1分型目前大多仍沿用奥地利病理学家Hans Chiari的早期分型,即Ⅰ~Ⅳ型[2]。ChiariⅠ型畸形最为常见,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下(3~5 mm),多伴随有脊髓空洞,空洞好发于颈胸段;脑组织异常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并手术切除的枕骨大孔区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共14例,病灶最大径2.5 ~5.0 cm,均经病理证实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9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5例采用远外侧入路,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早期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础远外侧入路存枕骨大孔区腹外侧区病变的应用。方法回顺性分析15例枕骨大孔区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基础远外侧入路手术、其中下斜坡腹侧和腹外侧肿瘤12例,椎动脉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2例.结果12例肿瘤中,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肢体活动障碍1例,继发小脑梗死1例,无脑脊液漏或皮下积液,随访14例,时间2-6年。3例次全切除病人术后复发,接受伽玛刀治疗:余病人术见复发。失访1例。结论根据病灶特点,基础远外侧入路治疗枕骨大孔区腹外侧病变的效果理想,术中磨除枕髁并非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位于脑干及脊髓腹侧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位于脑干脊髓腹侧肠源性囊肿8例,其中4例颅颈交界部囊肿采用远外侧手术入路,3例颈段采用后正中入路,1例胸段采用胸椎侧前方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结果 MRI是早期诊断肠源性囊肿的有效手段.7例囊肿获得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肠源性囊肿虽然是先天性良性肿瘤,但多位于脑干、脊髓腹侧,手术易造成脑干、脊髓损伤,全切除难度大;采用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或胸椎侧前方入路,通过显微外科操作可在对脑干、脊髓最小干扰下获得全切除.  相似文献   

18.
脊髓肠源性囊肿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肠源性囊肿(spinal enterogenous cysts,SEC)是一罕见的先天性、发育性畸形。以往命名较纷杂,WHO的命名是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s),并将其定义为“囊肿内壁衬有类似于胃肠道上皮、能分泌粘液的上皮”。现将我院救治的3例脊髓肠源性囊肿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部位分为单纯腹侧型(3例)、单纯背外侧型(15例)和哑铃型(5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手术,不同分型肿瘤采用不同操作方法切除肿瘤。术中行电生理监测保护神经功能。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神经损害症状完全缓解者16例,部分缓解5例,无缓解或加重2例,随访0.5~10年(平均5.4年)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均无出现感染、脑脊液漏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疗效良好。枕骨大孔区骨质磨除、肿瘤包膜合理松解、充分瘤内减压及神经血管零牵拉的操作方法可提高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本组男8例,女4例。囊肿位于颈段6例,胸段3例,腰段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全切8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除1例患者早期肌力下降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随访6月~5年(平均18个月),8例全切者无复发,4例次全或部分切除者2例复发。结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为先天性良性疾病,早期显微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