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程1个月至10年,平均(17.73±23.99)个月。首发症状为疼痛25例,感觉障碍14例。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4例。26例出院后随访1年,未发现肿瘤复发;末次随访McCormick分级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1例,Ⅳ级1例。结论 髓内室管膜瘤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障碍;绝大部分肿瘤均可以通过显微手术实现肿瘤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明兴  倪红斌  金伟  徐武  梁维邦 《江苏医药》2012,38(7):798-800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责任血管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延迟治愈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责任血管的不同将获得随访2年以上的230例MVD术患者分为小血管压迫(A组,164例)和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B组,66例)两组,分析发生延迟治愈的69例随访资料。结果 230例面肌痉挛行MVD术患者中,术后延迟治愈69例(30.0%)。A组延迟治愈率26.2%(43/164),明显低于B组的39.4%(26/66)(P<0.05)。69例延迟治愈患者中,术后1、2、3、6、12个月和1年及以上症状消失病例分别为33、13、12、7、3和1例。94.8%的延迟治愈患者术后半年抽搐停止。结论面肌痉挛患者MVD术后延迟治愈以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致病者居多;大部分延迟治愈患者痉挛症状可于术后6个月内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所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并继发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住的35例抗凝药物导致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行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临床转归等,分析抗凝药物相关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要点及手术体会。结果35例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患者中存活30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包括术中出血不止、术后再出血及多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总体死亡率14.3%,总体恢复良好24例(68.6%),效果不良11例(31.4%)。结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若出现脑出血则死亡率高,手术风险大,再出血风险明显增加,预后较差,围手术期加强止血方法的应用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规范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尽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带有多肽胶原连接结构域(CBD)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CBD-BDNF)诱导面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效应.方法 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20只作为空白对照;A组40只,建立面神经损伤模型;B组40只,建模后在面神经挫伤处鞘内注入CBD-BDNF;C组建模后在面神经挫伤处鞘内注入BDNF治疗.分别于术后1、3d、1、2和4周观察面神经功能恢复、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神经轴突与髓鞘的变化.结果 B、C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电生理检测、神经轴突及髓鞘变化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 神经营养因子能明显提高面神经功能的恢复;CBD-BDNF具有更好的神经修复及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武  梁维邦  倪红斌  陈维涛  金伟 《江苏医药》2013,39(16):1962-1963
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脑神经疾病的常用治疗措施,术中由于释放脑脊液并对脑组织有牵拉等,术后患者常有一定的不适,而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对该类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了解术后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以便有效进行止吐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成单纯椎板切除(对照组)、急性脊髓损伤(损伤组)和急性脊髓损伤后NAC治疗(治疗组)三组.用30 g力量动脉瘤夹从两侧夹闭脊髓30 s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治疗组术后15 min、1、2和3d分别予NAC 150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和损伤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术后3d处死取材,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和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表达.结果 损伤组脊髓组织中NF-κB、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脊髓组织中各因子水平均比损伤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NAC可以通过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F-κB的活性,进一步下调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从而减轻继发性炎症反应所导致的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N)的远期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并分析我科自2001年1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9例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舌咽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地卡因实验明确诊断,影像学提示血管对舌咽神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压迫。手术采取经乙状窦后-幕下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对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早期疗效明显,随访时间1.5~12.5年,平均5.6年。随访过程中1例出现复发,1例疼痛程度及次数较术前明显缓解。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处理后均痊愈。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影像学诊断对判断神经-血管压迫有重要意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19例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219例,观察术后2年疼痛改善情况,并结合年龄,病程,压迫血管类型,有无明显压迹等因素分析三叉神经痛的复发因素。结果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中,性别及年龄与术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而病程<8年,动脉性压迫并有明显压迫切迹者,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P均<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措施,但病程,压迫血管类型及压迫程度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1].随着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锁孔手术治疗脑神经疾病274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观察锁孔手术治疗各类脑神经疾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锁孔手术治疗各类颅神经疾病274例.其中26例继发于颅内肿瘤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肿瘤切除,248例原发性脑神经疾病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手术,并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良。结果26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1例疼痛停止,3例减轻,2例无效: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早期疗效为95.7%,远期疗效为94.5%;面肌痉挛的早期疗效为94.2%,远期疗效为92.8%;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锁孔手术对减少手术创伤有重要意义;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各类原发性脑神经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在各类脑神经疾病的发生中,异位血管压迫脑神经起重要作用,手术方式的改良有益于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