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牛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BCAEC)和平滑肌细胞(BCASMC)增殖的影响。分离和培养BCAEC、BCASMC ,VEGF组和HGF组细胞培养液分别含VEGF 5 0ng/ml和HGF 5 0ng/m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结果显示 ,对照组、HGF组和VEGF组BCAEC的OD值分别为 0 2 3± 0 0 2、0 5 8± 0 10和 0 4 2± 0 12 ;BCASMC的OD值分别为 0 31± 0 0 8、0 4 5± 0 0 9和 0 4 0± 0 11;HGF对BCAEC、BCASMC的增殖率分别为 15 2 2 %± 33 8%、45 2 %±2 5 3%,VEGF对BCAEC、BCASMC的增殖率分别为 82 6 %± 18 7%、2 9 0 %± 2 0 4 %。提示HGF对BCAEC、BCASMC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VEGF能促进BCAEC的增殖 ,而对BCASMC的增殖作用不明显。HGF对BCAEC的增殖作用强于对BCASMC的作用 ;HGF对BCAEC的增殖作用强于VEGF。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皮生长因子对骨髓移植小鼠骨髓微血管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利用腺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 6 5(hVEGF1 6 5)在骨髓移植小鼠体内表达 ,检测骨髓微血管系统和造血细胞容量变化。结果  10d接受hVEGF1 6 5基因治疗的小鼠胫骨中央静脉肿胀程度明显轻于注射腺病毒AdEGFP组和常规移植组 (P <0 0 1) ; 2 0d时该组小鼠胫骨中央静脉直径、微血管灌注面积已恢复正常 (P >0 0 5 ) ,且骨髓细胞容量高于其他组 (P <0 0 5 )。结论 VEGF基因体内高效表达可以加快全身照射引起的骨髓移植小鼠骨髓微血管损伤的修复 ,重塑微血管结构 ,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人工复合皮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构建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6 5 (hVEGF165)基因重组载体pcDNA3,并转染成纤维细胞。检测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浓度 ;用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刺激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内皮细胞增殖速度 ;通过Miles实验检测VEGF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 ,转基因成纤维细胞能够表达一定浓度的VEGF,且具有加速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生长和增强血管通透性的生物学活性。提示转hVEGF165基因成纤维细胞可修饰人工皮的真皮面。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精氨酸加压素(AVP)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影响 ,以培养的人大网膜VEC为模型 ,检测不同浓度AVP作用下VEGF浓度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显示 ,1× 10 -91× 10 -7mol/LAVP作用 6h后 ,VEGF浓度及PKC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提示AVP呈浓度依赖性地刺激VEC分泌VEGF ,PKC可能介导了AVP刺激VEC分泌VEGF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在高原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ACC和低氧适应者血浆VEGF水平 ;结果 :HACC组较平原适应组VEGF水平升高 ,HACC组血浆VEGF为 44 .1 0 pg/ml± 2 7.95 8pg/ml,高原适应组为 2 5 .5 pg/ml± 2 .1 73 pg/ml(P <0 .0 5 ) ;结论 :VEGF水平升高与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细胞增多有关 ,防止血管内皮损伤可减少HA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证实,在许多病理过程中都存在着新生血管的形成,如创伤愈合过程、炎症过程以及肿瘤发生过程。在实体肿瘤中,如果没有微血管的发生,肿瘤仅可通过扩散缓慢生长到1~2mm3,只有在新生血管形成以后,肿瘤才能迅速长大,并进一步向周围浸润和进入血液循环向远处转移。迄今为止,有关影响血管生成因素的研究已有很多,其中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的研究较为全面。本文拟就VEGF的结构、功能、在肿瘤血管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受体进行综述。1 VEGF的结构和功能Ferrara等于196 8年在牛垂体滤泡星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体外培养的Walker 2 5 6瘤细胞VEGF表达的情况 ,评价其与碘油混合行肝动脉栓塞对大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反义和正义VEGF寡核苷酸加入无血清培养的Walker 2 5 6瘤细胞的培养液中 ,4 8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上清VEGF含量 ,并观察上清刺激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 4 )生长受抑情况。 30只Walker 2 5 6移植性大鼠肝癌模型数字法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 (UFLP) 0 2ml(UFLP组 ,n =10 ) ,UFLP 0 2ml+VEGFasODN 3OD混合物 (UFLP +asODN组 ,n =10 ) ,生理盐水 0 2ml (对照组 ,n =10 )。于术前及术后第 7天行MR检查观察肿瘤的体积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瘤内及瘤周VEGFmRNA含量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结果 VEGFasODN可以明显抑制培养的Walker 2 5 6瘤细胞VEGF的表达。动脉栓塞实验中 ,UFLP +asODN组肿瘤生长率明显低于UFLP组和对照组 [分别为 (14 0 1± 33 8) %、(177 9± 6 4 9) %和 (4 0 3 9±6 9 4 ) % ;F =6 0 0 2 ,P <0 0 1]。瘤内及瘤周VEGFmRNA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HSYA对MCAO2 h及再灌注1、3、 6、 9、12、24、72 h及7 d、14 d时脑组织VEGF表达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缺血2 h后VEGF在缺血灶周围小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上表达开始增高,内皮细胞在再灌注24~72 h时表达量最高,7 d后开始下降,14 d时仍偏高.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在再灌注9~12 h时表达量最高,24~72 h时开始下降,7 d时已无表达.HSYA使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增加,并使缺血后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下降减缓.结论 HSYA具有上调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氧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变化与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关系。方法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低氧 ( 1 %O2 )培养 0、1、3、6、1 2h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KC活性和VEGFmRNA水平变化 ;同时对培养液中VEGF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培养基中加入PKC抑制剂 (staurosporine)后 ,立即进行低氧培养 ,测定低氧培养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低氧培养 1hPKC活性首先明显升高 (P >0 .0 5 ) ,至 3hVEGFmRNA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 ) ,6h培养液中VEG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而加入PKC抑制剂后 ,低氧培养的内皮细胞PKC活性与 0h比较明显下降 (P <0 .0 1 ) ,相应各时间点的VEGFmRNA及蛋白水平与 0h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低氧能够刺激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升高 ,低氧时PKC活性升高是调节VEGF表达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鹏霄  李红  孙昭英 《武警医学》2005,16(7):491-49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高血压时心肌毛细血管稀少及微小动脉"重塑"(remodeling)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幼年(6周,n=15)和成年(12个月,n=15)SHR大鼠及幼年(6周,n=10)和成年(12个月,n=10)同系正常血压对照组京都Wistar大鼠(Wistar-Kyoto,WKY)心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在4组大鼠心脏各部(心房肌、心室肌、房间隔、室间隔等)心肌细胞浆中及冠状动脉各级分支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均见有阳性VEGF表达,6周龄、12个月龄WKY及6周龄SHR三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个月龄SHR组表达水平较其他三组均高(P<0.05).结论随着成年SHR大鼠血压的升高,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对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继发性毛细血管减少的一种代偿反应,高表达的VEGF可对抗由于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维持其存活,并促进微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1.
血管外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血管外科临床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阐述了血管彩超、MRA、CTA等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及各种诊断方法的特点、适应范围进行了评述,分析了血管重建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腔内技术在血管外科的应用,并对血管外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腺病毒介导的VEGF-B基因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腺癌毒素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VEGF-B)基因体外转染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构建编码人VEGF-B基因的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RAECs),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外源VEGF-B的表达,应用四唑盐(MTT)观察转染后RAECs的增殖。结果发现,RAECs可有效地被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并能成功转录和表达VEGF-B基因和蛋白,在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VEGF-B蛋白的表达,对RAECs有显著促增殖作用。提示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VEGF-B基因有血管新生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小板活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血管性痴呆(VD)血小板活化机制 ,分别测定 32例VD患者、3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及 2 8名健康对照者血小板MLCK ,Ca2 + Mg2 + ATP酶活性和血小板 [Ca2 + ]i浓度。结果发现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VD组和ACI组MLCK活性明显增加 (P <0 0 1) ,Ca2 + Mg2 +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 (P<0 0 5 ,P <0 0 1) ;VD组和ACI组血小板静息 [Ca2 + ]i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MLCK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Ca2 + Mg2 + ATP酶活性呈负相关 (P <0 0 5 )。提示 ,血小板MLCK和Ca2 + Mg2 + ATP酶活性以及血小板 [Ca2 + ]i浓度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期梅毒疹中血管及结缔组织超微结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探讨一期梅毒毛细血管、结缔组织的超微病理学特征,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病变的真皮内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毛细血管基膜分层、变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内皮细胞增生;螺旋体(TP)经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细胞钻入管腔内,游离或吸附于红细胞上;血管周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胞浆内有吞入TP。毛细血管、结缔组织病理变化是研究一期梅毒发病机制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严重烧伤后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在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30%Ⅲ度烧伤兔伤后血浆渗透压下降,CEC及ACE活性升高,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形态学改变,表明伤后内皮细胞受损。缺氧、烧伤血清、TNF、内毒素、FPAB及活化粒细胞能损伤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30%Ⅲ度烧伤大鼠伤后血浆ET-1明显增多,ET-1、ETA、ETB、mRNA于心肺肝肾的表达,于伤后斑点杂交与原位杂交的结果,均表明其明显增强。烧伤内皮素增加,不但使血管收缩,而且增加内皮细胞透性。采用细胞  相似文献   

16.
探讨颈部爆炸冲击波对颈总动脉的损伤机制,根据颈部创伤程度及冲击波压力判定颈总动脉损伤程度。将炸药球置于家兔颈部不同距离处引爆,模拟颈部爆炸伤。家兔颈部皮肤及颈总动脉外侧放置压力传感器记录冲击波压力曲线;用光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颈总动脉损伤变化。结果发现,家兔在强冲击波的作用下,颈总动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如内皮变性、脱落,中膜层断裂,血细胞进人中膜层等,这些变化为爆炸伤后血栓的形成以及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岛状皮瓣在修复手,指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外科和皮肤血循环研究的进展,为手部皮肤缺损提供各种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已成为可能,这些岛状皮瓣能用于修复难以修复的断指端和手部皮肤缺损。神经血管蒂三角岛状皮瓣(Kutler改良法、Tranquilli-Leali法和阶梯法),Littler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性血管蒂远位岛状皮瓣,都可用以修复断指端和皮肤缺损。就一些小面积手部皮肤缺损而言,由于损伤的部位和周围皮肤条件的限制,要提供局部皮瓣、远位皮瓣和游离皮瓣是很困难的。根据第1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Kiteflap by Foucher),作者用第2、3、4掌背手动脉制作血管蒂岛状皮瓣,并采用了Rose局部动脉岛状皮瓣、逆行性血管蒂小鱼际岛状皮瓣和逆行性大鱼际血管蒂岛状皮瓣,获得了极好的效果。本文还对这些方法的手术技巧、指征和利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17例血管损伤的血管造影表现,其中6例作了血管栓塞术。血管造影不仅能明确血管损伤的部位、状况及程度,对决定治疗有指导价值,还可了解实质脏器的损伤与否。急性损伤时,血管造影可见造影剂显影中断、血管模糊与造影剂外渗,但其外渗程度与临床现象并不相符,也不能预示后果;慢性损伤期多表现为假性动脉瘤。对合适的血管损伤,尤为盆腔与髂、股部者栓塞术的效果比手术为好。  相似文献   

19.
全部运用经头部CT、E、EG证实颅内无器质性病变的血管性头痛病人30例,多数经紫外线照射自体回输治疗1 ̄2疗程后头痛症状减轻,消失,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