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探讨移植物动脉硬化(CAA)形成过程中增生内、外膜平滑肌细胞IGF-1Rα表达情况,并观察表达程度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的关系.方法雄性健康纯系Wistar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分为急性排斥(A组)、免疫耐受组和同系对照组.取腹腔移植胸主动脉标本进行Masson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内、外膜VSMC增生和纤维化程度以及IGF1Rα在增生外膜和内膜平滑肌细胞上的表达水平,IGF-1Rα与α-actin和PCNA表达程度的关系.结果CAA发生后,α-actin阳性细胞出现在外膜,外膜增生和纤维化程度与IGF-1Rα和PCNA的表达程度一致,增生内膜表面有α-actin、IGF-1Rα和PCNA表达.术后A组外膜IGF-1Rα的表达程度逐渐增高(P<0.01).术后第8周IGF-1Rα的表达程度与α-actin和PCNA相当.结论IGF-1Rα在CAA平滑肌细胞中高度表达,表达程度与血管尤其外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膜炎症及血清炎症因子与移植物动脉硬化早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把36只同种异体胸主动脉腹腔移植大鼠及16只同系移植对照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实验组9只,对照组4只):A组,术后1周处死;B组,术后2周处死;C组,术后3周处死;D组,术后4周处死.术前及处死时抽血分离留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处死后留取血管标本,HE染色观察血管外膜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肌动蛋白(α-actin)、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 dependent kinase-1,CDK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血管壁中的表达.对比各组与术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各组间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7 d,外膜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术后14 d,外膜有轻度胶原纤维增生伴炎症浸润;术后28 d,外膜明显增厚,内有大量增生的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及炎症细胞,血管中层断裂,可见外膜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内膜亦出现明显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增生.在血管外膜平滑肌细胞中,α-肌动蛋白、PCNA和CDK.表达愈来愈高(均P<0.05),且早于内膜.移植术后A、B、C、D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均高于术前基础水平.IL-6水平,B实验组高于术前(P<0.05),A、C、D实验组显著高于术前(均P<0.01),A、B、C对照组也高于术前基础水平(均P<0.05);A、C、D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TNF-α水平,A、B、C实验组高于术前(均P<0.05),D实验组显著高于术前(P<0.01),A、B、C、D对照组与术前无明显变化,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同种异体胸主动脉移植模型建立后,随着外膜炎症加重,移植血管外膜及内膜出现明显动脉硬化;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呈持续升高,提示外膜炎症细胞浸润及炎症因子均参与移植物动脉硬化的早期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 ,探讨移植物动脉硬化 (CAA)形成过程中增生内、外膜平滑肌细胞IGF 1R浕 表达情况 ,并观察表达程度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的关系。方法 :雄性健康纯系Wistar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 ,分为急性排斥 (A组 )、免疫耐受组和同系对照组。取腹腔移植胸主动脉标本进行Masson和免疫组化染色 ,比较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内、外膜VSMC增生和纤维化程度以及IGF 1R浕 在增生外膜和内膜平滑肌细胞上的表达水平 ,IGF 1R浕 与浕 actin和PCNA表达程度的关系。结果 :CAA发生后 ,浕 actin阳性细胞出现在外膜 ,外膜增生和纤维化程度与IGF 1R浕 和PCNA的表达程度一致 ,增生内膜表面有浕 actin、IGF 1R浕 和PCNA表达。术后A组外膜IGF 1R浕 的表达程度逐渐增高 (P <0 .0 1)。术后第 8周IGF 1R浕 的表达程度与浕 actin和PCNA相当。结论 :IGF 1R浕 在CAA平滑肌细胞中高度表达 ,表达程度与血管尤其外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与移植血管动脉硬化早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将36只同种异体胸主动脉腹腔移植大鼠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9只。A组术后1周处死;B组术后2周处死;C组术后3周处死;D组术后4周处死。16只同系移植对照大鼠对应每个实验组,每次处死4只。术前及处死时抽血分离留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处死后留取血管标本,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外膜炎症细胞浸润及α 肌动蛋白(α-actin)、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血管壁中的表达。对比各组与术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各组间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CRP水平,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均较术前基础水平明显增高(P<0.01),B、C、D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6水平,B实验组较术前升高(P<0.05),A、C、D实验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A、B、C对照组较术前基础水平升高(P<0.05),A、C、D实验组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P<0.01);TNF a水平,A、B、C实验组较术前升高(P<0.05),D实验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各对照组与术前无明显变化,各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术后7d,外膜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术后14?d,外膜有轻度胶原纤维增生伴炎症浸润;术后28d,外膜明显增厚,内有大量增生的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及炎症细胞,血管中层断裂,可见外膜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内膜亦出现明显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增生。在血管外膜平滑肌细胞中,α-actin、PCNA和CDK1表达逐渐升高(P<0.05),且早于内膜。结论大鼠同种异体胸主动脉腹腔移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呈持续升高,说明各种免疫因素导致外膜炎症反应,并参与移植血管动脉硬化的早期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2.0 F球囊导管取代进口球囊导管致大鼠主动脉损伤血管内膜增生模型的特点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国产2.0 F球囊导管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模型,分别采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血管内皮剥脱后内膜增生情况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标志基因SM-肌动蛋白(SMα-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Ⅰ型胶原(collagenI)的表达活性。结果采用国产球囊导管反复3次剥脱大鼠胸腹主动脉,与假手术组作比较,术后7 d模型组血管内膜增生不明显,SMα-actin及PCNA表达也均不明显;术后14 d内膜增生较明显,SMα-actin及PCNA表达均明显增强;术后21 d内膜呈进行性弥漫性增生,SM-αactin表达仍明显增高,但PCNA表达不明显。模型组7、14、21 d collagenⅠ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国产2.0 F球囊导管致大鼠主动脉损伤后,术后14~21 d出现明显的血管内膜增生引起血管再狭窄,其内膜增生主要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所致。表明国产2.0 F球囊导管损伤血管后可取得与进口2F Fogarty球囊导管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鼠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Sry基因的表达,探讨骨髓细胞在移植物动脉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细胞,将其移植到经γ射线照射预处理的雌性Wistar大鼠体内,制备嵌合体大鼠;4周后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分为4组雌性同系移植组、雌性异系移植组、雄性异系移植组、嵌合体异系移植组.术后8周,制备移植动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移植动脉硬化情况;用抗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单抗进行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动脉新生内膜细胞α-SMA的表达情况;采用显微切割技术收集移植动脉冰冻切片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用PCR检测其Sry基因的表达,分析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是否来源于骨髓细胞.结果 异系移植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中α-SMA表达阳性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致动脉内膜显著增厚,血管管腔明显狭窄;动脉壁新生内膜面积及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均显著高于同系移植组(P<0.01),而异系移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CR扩增显示,嵌合体异系移植组和雄性异系移植组一致,在相对分子量为225 bp处均有一条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雌性异系移植组则无相应的核酸扩增条带;结果提示移植物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来源于骨髓细胞.结论 在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骨髓细胞分化为血管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参与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vascular smooth muscle α-actin, VSMA-α)表达变化在移植心脏血管病变及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并将实验大鼠分为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同系移植组、正常心脏组。采用Masson和Van Gieson染色观察心肌的纤维化,计算血管狭窄的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VSMA-α表达变化与心肌纤维化和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正常心脏组、同系移植组、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心肌纤维化评分分别为0.00±0.00, 0.63±0.52,1.75±0.71和2.75±0.46,慢性排斥组心肌纤维化明显高于正常心脏及同系移植心脏(均P<0.01)。而冠状动脉狭窄指数分别为0.08±0.02,0.09±0.04,0.12±0.05和62.86±17.18,其中慢性排斥组移植心脏血管较其它组明显狭窄(均P<0.01)。慢性排斥组移植心脏的心肌细胞大量表达VSMA-α。 结论: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基因的重新激活及其蛋白的异位表达与移植心脏血管病变及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外膜缓释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对自体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移植血管不给任何处理;F-127多聚凝胶对照组:在移植血管外膜喷洒含二甲亚砜(DMSO)0.1ml的20%F-127多聚凝胶0.5ml;实验组:在移植血管外膜喷洒携带TL300μg的F-127多聚凝胶0.5ml.术后2周取标本,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血管内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检测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标本中VSMC凋亡的水平.结果:静脉移植2周后,与空白组和F-127对照组比较,局部应用TL300μg明显抑制血管内膜增生(P<0.05),PCNA、bcl-2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结论:经外膜缓释TL可以抑制移植静脉VSMC增殖和促进VSMC凋亡,从而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干预大鼠慢性移植物血管病(CAV)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四川大学实验室进行。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同种移植对照组(n=10),供、受体均为SD大鼠,无特殊处理;异种移植组(n=10):SD大鼠接受Lewis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尾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EPCs组(n=10):实行异种移植,并于尾部静脉注射EPCs悬液1 ml;UTMD+EPCs组(n=10):实行异种移植,行体外UTMD处理后再经尾部注射EPCs悬液1ml。移植60 d后取出移植血管,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内膜厚度,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移植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同种移植对照组移植血管形态正常;异种移植组血管内膜明显较同种移植组明显增厚,呈移植物血管病表现;EPCs组与UTMD+EPCs组血管内膜厚度较异种移植组减少,而UTMD+EPCs组血管内膜厚度较EPCs组减少(P均<0.05),与异种移植组相比,EPCs组与UTMD+EPCs组PCNA、VEGF TNF-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且UTMD+EPCs组PCNA、VEGF TNF-α表达水平低于EPCs组(t=7.114、6.230、2.196,P均<0.05)结论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可提高EPCs治疗CAV的效果,能更好地降低异体移植动脉PCNA、VEGF、TNF-α表达,可修复受损内膜,抑制CAV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VEGF-165抑制兔颈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 健康家兔24只,均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移植静脉周围仅应用Pluronic-F-127,实验组移植静脉周围应用Pluronic-F-127+VEGF-165。观察静脉移植血管外膜、内膜增生情况,移植静脉VEGF及eNOS的表达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分析外膜厚度与静脉桥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移植静脉内膜增厚明显减轻、而外膜明显增厚,移植静脉eNOS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实验组移植静脉平滑肌细胞向外膜方向迁移;术后免疫组化检查显示,实验组移植静脉血管壁内膜VEGF-165的蛋白含量高;两组移植静脉PCNA的表达量未及明显差异。结论 VEGF-165可以通过增加内皮eNOS表达加速移植静脉血管内皮化,促进移植静脉外膜生长促进平滑肌向外膜迁移减轻移植静脉内膜增厚。  相似文献   

11.
SHR、SHRsp、WKy三品系大鼠血液生化检查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查了解SHR、SHRsp、WKy三品系大鼠血液生化的参数。方法 每个品系分别取年轻大鼠(12周龄 )、年老大鼠 (2 2~ 2 8周龄 )各 14只 ,心脏取血 ,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血生化及电解质等指标。结果 年老SHR、SHRsp、WKy大鼠血肌酐平均水平较年轻大鼠分别高 8 5 %、9 2 %和 14 2 % (P =0 0 7;P =0 0 7;P =0 0 4 ) ,但血钙、血磷较低。同龄SHR、SHRsp血磷平均水平均较同龄WKy低 2 5 0 % (P =0 12~P <0 0 0 1)。同龄SHR、SHRsp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 1)较WKy升高 1~ 2倍 (P =0 15~P <0 0 0 1)。结论 SHR、SHRsp及Wky三种品系大鼠的血液生化参数多为相似 ,但也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并用插图显示了大鼠远端输精管结扎术。该术是经腹股沟管的输精管结扎,结扎位置远离附睾尾与阴囊,不会引起术后阴囊内睾丸周围粘连,可能适用于研究输精管阻塞本身(精子输出阻塞)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例如精子发生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血浆睾丸酮(T)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从平原移至海拔2261m和3460m处的Wistar成年雄性大鼠进行血浆T的检测,并以平原(海拔5m)大鼠血浆T含量作对照。结果大鼠持续24h处于急性低氧环境下,其血浆T含量与平原对照组相比,在海拔2261m处增加30.36%,在海拔3460m处增加31.00%(P〈0.01)。大鼠连续30天处于慢性低氧环境下时其血浆T含量出现动态变化(P〈0.01),1—3天血浆T水平趋于上升,低氧暴露10天时,血浆T水平增至最高水平,10—15天中血浆T水平却明显降低,15—30天中平缓下降。结论急、慢性低氧环境均能影响大鼠体内T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牵张激活通道(SACs)对膨胀正常成年大鼠心室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离体灌流大鼠心脏,观察牵张无链霉素组及加链霉素组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是否不同。结果 膨胀左室。致左室舒张末压增加10mmHg,加链霉素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无链霉素组。结论 SACs阻断剂——链霉素对明显抑制膨胀左室诱发的心律失常,进而证明SACs在牵张致心律失常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积水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进行对比,为先天性肾积水的靶点防治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8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4只。模型组行左侧肾盂输尿管处游离并结扎输尿管,对照组仅行左侧肾盂输尿管处游离。两组在术后1、2、4、8周各随机选取6只,行肾脏病理学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blot法检测CTGF在组织中的分布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TGF蛋白含量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而增加。CTGF在模型组肾脏中各时点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TGF在大鼠肾积水模型中为阳性表达,且与梗阻时间呈正相关,与前期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此模型可用于先天性肾积水的CTGF靶点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正常Winstar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正常雄性Winstar大鼠10只,在同一时间段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记录其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结果。结果正常雄性Winstar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b波的反应密度分布较稳定,各环b波波幅值有差异性,各环b波波幅值之间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稳定、可靠的记录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有着广泛的科研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大鼠乙酰基转移酶Ⅱ(NAT2)的活性测定方法.方法 借助反相高效液相法,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相关设定,建立大鼠尿中咖啡因的3种代谢产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嘧啶(AFMU)、1-甲基尿酸(1U)和1-甲基黄嘌呤(1X)]测定方法.通过所建方法测定3种代谢产物含量,以AFMU/(AFMU+1U+1...  相似文献   

18.
改良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改进制备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技术,提高成功率.方法 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40例,10例采用Ono术式,30例采用改良术式,将供心右肺动脉吻合于受体下腔静脉,并改进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预实验组12例死亡,实验组20例均存活,死亡原因与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有关.结论 成功制备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良好手术技术和严格围手术期处理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CCI)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创伤(TBI)大鼠模型,为探索TBI病理生理进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3组实验组、1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应用电子控制性皮质撞击仪(eCCI-6.3),设定不同打击参数,对大鼠顶叶大脑皮质区进行精确撞击.其中,实验组打击速率分别为4 m/s、5m/s、6m/s,打击时间均为200 ms,打击深度均为2 mm.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不行撞击.致伤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SS)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多普勒流量计测定大鼠脑损伤周围区域局部脑血流(rCBF).致伤48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脑组织缺损程度,HE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大鼠脑损伤程度与打击强度相关,打击速率4m/s模拟轻度TBI、5m/s模拟中度TBI、6m/s模拟重度TBI.与假手术组比较,TBI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局部脑血流量降低(均P<0.01),脑组织神经元皱缩、细胞周围空泡、线粒体结构异常,而且损伤程度随打击速率增强而递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CCI脑皮质撞击仪成功建立TBI大鼠模型,通过调整打击速率给予轻度、中度和重度TBI分级,为进一步研究TBI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TBI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光镜组化方法,观察了大鼠附睾各段γ-谷氨酰转肽酶(γ-GT)、非特异性酯酶、碱性磷酸酶(AKP)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的活性及其定位。 γ-GT在附睾Ⅱ段上皮内活性最强,后续各段活性逐渐下降,至第Ⅵ段转为阴性。该酶主要位于附睾管上皮细胞的核上区和静纤毛。 非特异性酯酸在附睾Ⅲ、Ⅴ和Ⅵ段的上皮活性最高Ⅰ、Ⅱ、和Ⅳ段活性最低。该酶在Ⅰ、Ⅲ、Ⅴ和Ⅵ段位于附睾管上皮整个细胞质内,而在Ⅱ 、Ⅳ段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部。 AKP均位于附睾管上皮基底膜及附睾管之间结缔组织的血管壁。此酶活性在各段无显著差异。 G-6-P均匀地分布在附睾上皮细胞质内,各段间无明显差异。 本文对大鼠附睾各段四种酶活性存在差异的意义作了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