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IL-8、ICAM-1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又分为6、12、24、72h以及7d五个时间点。采用肝素化VII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IL-8、ICAM-1的表达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针道周围组织各个时间点仅见少量IL-8、ICAM-1表达;模型组IL-8表达12h开始增加,24h达高峰,维持至3d后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ICAM-1表达6h开始增加,72h达高峰,持续至7d仍有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个时间点脑内IL-8、ICAM-1含量较同期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脑出血后大鼠血肿周围组织IL-8、ICAM-1表达均上调。银杏叶提取物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L-8、ICAM-1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方法 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ICH组,应用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大鼠ICH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血肿周嗣IL-10、IL-18的表达.结果 (1)ICH组大鼠12h脑组织IL-10表达即开始上升,7d明显升高,14d达高峰,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H组大鼠12h脑组织IL-18表达即开始上升,7d达高峰,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ICH组IL-18与IL-10呈显著正相关(r=0.909,P<0.01).结论 ICH后血肿周围存在着IL-10、IL-18介导的炎性反应,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接近于一个相对动态的平衡点,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ICH组(n=30)和假手术组(n=6);ICH组进一步随机分为ICH后3、61、2、24、48 h 5个时间点(n=6)。ICH组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ICH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IL-1β的表达;假手术组大鼠尾状核注入生理盐水。结果血肿周围脑组织IL-1β阳性细胞表达在ICH后1 h开始上升(12.58±2.10),6 h达峰值(29.39±2.78),12 h阳性细胞数开始下降(24.13±1.47),24 h降至11.36±1.51,48 h阳性细胞消失(F=32.8)。假手术组无阳性细胞表达。结论IL-1β参与了ICH继发性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ICH后线粒体形态学变化以及针刺"人中、内关"组穴对上述观察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人中、内关"组穴治疗ICH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选用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模型组(n=20)、穴位针刺组(n=20)、非穴针刺组(n=20)。造模后的每组再随机分为6 h、24 h、48 h、72 h 4个亚组。穴位针刺组针刺双侧"内关"和"人中"组穴。采用Bederson评分法对术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符合标准纳入实验;电镜观察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运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NGB相对表达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针刺"人中、内关"组穴能明显改善ICH后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损伤情况。(2)针刺"人中、内关"组穴能促进NGB高表达,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实验结论推断,针刺"人中、内关"组穴治疗ICH可能通过提高血肿周围组织NGB表达、改善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损伤程度、保护线粒体结构功能等途径,改善脑组织损伤和缺血缺氧状态,发挥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脑出血( ICH)后核因子-kB(NF-kB)和白介素-6(IL-6)动态表达情况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相互关系.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假手术组和5个ICH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右侧脑纹状体内注射新鲜自体不凝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尼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F-kB和IL-6蛋白的表达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kB和IL-6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ICH模型组神经细胞内尼氏体丢失明显,脑组织血肿周围NF-kB和IL-6在脑出血后6h开始表达,随时间延长蛋白表达增加,3d达到高峰.各IC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出血后NF-kB、IL-6表达量与脑水肿周围含水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脑出血后NF-kB高表达,说明活化的NF-kB可进一步诱导细胞因子IL-6表达,加重炎症反应,参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黏附分子(ICAM-1)含量的变化及早期姜黄素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ICH组、姜黄素低干预组,于建模后给予300mg/(kg.d)姜黄素,连续腹腔注射7天,各组分6小时、1天、3天和7天共4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干重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脑组织水含量和I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脑组织水含量和ICAM-1表达均在ICH后6小时开始升高,3天达到高峰,7天下降至正常水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8,P<0.01)。姜黄素小剂量及中等剂量治疗能够降低各个时间点的脑组织水含量和ICAM-1的表达。结论 ICAM-1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姜黄素治疗可以降低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ICAM-1的表达,减轻ICH后的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规律及针刺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酶Ⅶ注入SD大鼠右侧脑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针刺组给予针刺大鼠大椎、风府、水沟,运用病理学与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ICH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及IL-1β,IL-6在不同时点的变化规律及针刺对IL-1β与IL-6的影响.结果 (1)HE染色可见模型组6~24 h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2)ICH模型组IL-1β与IL-6阳性神经细胞均有显著表达,IL-1β从6 h起就有显著表达,24 h达到高峰,72 h开始回落,7 d时IL-1β表达仍显著高于空白组.IL-6在24, 72 h显著表达.针刺组IL-1β的表达在72 h与7 d时显著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5与<0.01).针刺组IL-6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无显著增高,在72 h时IL-6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72 h时的表达(P<0.05).结论 在ICH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着与炎性反应有关的炎性细胞浸润与炎性细胞因子IL-1β与IL-6的表达.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因子IL-1β与IL-6的表达,从而降低炎性因子对脑组织造成的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将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CH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48h、72h、120h、7d、15d八个时间点,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MMP-9蛋白表达。结果ICH后MMP-9蛋白表达在24h~48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49,P<0.01)。结论大鼠ICH后MMP-9蛋白的表达是ICH后脑水肿形成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核因子-κB(NF-κB)和白介素-6(IL-6)动态表达情况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相互关系。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假手术组和5个ICH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右侧脑纹状体内注射新鲜自体不凝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尼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F-κB和IL-6蛋白的表达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和IL-6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ICH模型组神经细胞内尼氏体丢失明显,脑组织血肿周围NF-κB和IL-6在脑出血后6 h开始表达,随时间延长蛋白表达增加,3 d达到高峰。各IC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出血后NF-κB、IL-6表达量与脑水肿周围含水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NF-κB高表达,说明活化的NF-κB可进一步诱导细胞因子IL-6表达,加重炎症反应,参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铁螯合剂去铁胺(DFA)对脑出血(ICH)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及其继发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CH组和DFA治疗组,利用胶原酶制备大鼠基底节区ICH模型,术后1 h开始每12 h腹腔注射DFA,共7 d。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铁离子浓度变化。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变化。ELISA方法测定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变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Nissl染色观察DFA处理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元丢失情况。结果 ICH后3 d开始,血肿周围脑组织铁离子浓度较假手术组动物显著增高,并可持续至28 d,同时伴随有局部小胶质细胞数量的显著性增加。应用DFA后,显著降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铁离子浓度,且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活化小胶质细胞分泌的神经毒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的丢失显著减少,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降低。结论 ICH后血肿持续释放的铁离子可激活局部小胶质细胞,造成继发性脑损伤。DFA通过清除血肿周围脑组织的铁离子,抑制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减少ICH的神经元死亡,从而改善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甘草酸二胺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胺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参照Rosenberg等报道的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 h对大鼠进行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扫描,判断脑出血模型制作是否成功,将模型制作成功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模型组、甘草酸二胺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所有大鼠第5天MR扫描后处死,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脑出血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脑组织中TNF-c、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甘草酸二胺治疗组脑含水量、TNF-α、IL-1β、IL-6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磁共振扫描显示模型组血肿血肿周围水肿范围明显增大,甘草酸二胺治疗组血肿周围未见明显水肿.结论 甘草酸二胺能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8只)、脑出血组(ICH组)和脑出血+高压氧治疗组(HBO治疗组)。ICH组和HBO治疗组又分为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每组8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观察高压氧对脑水肿和HI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 ICH组和HBO治疗组与sham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与ICH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第14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CH组和HBO治疗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与ICH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表达第14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组HIF-1α蛋白表达与脑水肿的程度成正相关(P<0.01);HBO治疗组HIF-1α蛋白表达与脑水肿的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HIF-1α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有关,高压氧可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3.
郑晓梅  李小刚  刘亮 《四川医学》2010,31(9):1220-1222
目的探讨HtrA2(也称作0mi)在大鼠脑出血急性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雌雄各半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后3h、6h、12h、1d、3d、5d组和7d组,每组10只。在脑立体定向仪下采用自体血注入尾状核法制备脑出血模型。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用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BWC);进行ICH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RT-PCR法检测HtrA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均有HtrA2 mRNA表达,但脑出血后各组手术侧表达明显增加(P〈0.05),尤其是3d组,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而脑含水量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大鼠脑出血后HtrA2 mRNA表达增加,并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推测HtrA2参与ICH后灶周围组织神经元凋亡的过程及ICH后灶周脑组织水肿的过程,诱导或加重了神经元的凋亡及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脑出血后凝血酶受体(PAR-1)、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机制。方法: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和脑出血+亚低温组。检测血肿周围组织中PAR-1、AIF在出血后24h、72h和7d三个时间点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PAR-1、AIF的表达均增加,72h达高峰。在每一时间点亚低温组PAR-1、AIF的表达均低于脑出血组。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出血后PAR-1、AIF的表达来发挥其脑保护作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微血管壁上PAR-1的表达增加,其变化与脑水肿的变化一致,说明PAR-1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不同时间段脑损伤程度与脑组织NO含量和C9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胶原酶法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均等的3部分(每部分32只),分别用于脑组织含水量测定、脑组织NO水平测定和C9表达检测。每部分又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共2组,每组16只;每个小组16只大鼠再4个为一组,于造模后2、12、24、72h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C9表达,NO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24~72h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多、脑组织C9表达增多、NO含量减少。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的脑组织损伤程度与脑组织NO水平、脑组织C9表达有一定关系,临床治疗中改善脑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托吡酯对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脑出血组(n=20)和脑出血治疗组(n=20),采用Fredrik等建立的自体股动脉取血并向大鼠尾壳核注射方法复制脑出血模型。各组按术后6 h、24 h、48 h、72 h及5 d分为五个亚组,经尾壳壳行冠状切片,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SOD含量,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脑出血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MDA均低于脑出血组(P〈0.05);SOD均高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托吡酯能降低血肿周围组织MDA含量,上调SOD表达,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相关性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缺氧诱导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应用TUNEL法测凋亡细胞.结果:出血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随时间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72h达到高峰且维持到第7日,此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出血后3d内,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性增加,此后逐渐下降,脑出血EPO干预组较脑出血组及对照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降低,HIF-1α蛋白阳性率减少.结论: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中HIF-1α与细胞凋亡和脑水肿表达具有相关性.rhEPO能显著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HIF-1α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安宫牛黄丸治疗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48h时点各组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RT.PCR分析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后MMP-9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分析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后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48hMMP-9阳性细胞数及伊文思蓝渗出量增多,MMP-9mRNA及MMP-9蛋白表达增加;安宫牛黄丸处理后,MMP-9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伊文思蓝渗出量降低(P〈0.01),MMP-9mRNA及MMP-9蛋白表达下降。结论脑出血后MMP-9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密切相关,安宫牛黄丸能够有效抑制大鼠脑出血后MMP-9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9.
方洁  陆勤  王浩  李威 《河北医学》2013,19(3):321-32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以及对TNF-α、TRADD、Caspase3、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注入法制作大鼠ICH模型;将制模成功的大鼠分为ICH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36只;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12h、1d、3d断头取脑组织检测脑水含量以及TNF-α、TRADD、Caspase3的蛋白表达,并进行TUNEL染色。结果:ICH组在12h、1d、3d脑水含量、TNF-α、TRADD、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上述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低于ICH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降低ICH模型大鼠脑组织TNF-α、TRADD、Caspase3表达及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