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nm23-H1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1例大肠癌手术根治标本进行VEGF—C和nm23-H1基因蛋白测定。结果VEGF—C和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8%。VEGF—C高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nm23-H1基因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大肠癌中VEGF—c和nm23-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检测VEGF—C和nm23-H1蛋白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青年期大肠癌nm23/NDPK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30例青年期大肠癌癌组织中nm2 3 -H1基因产物 /核苷二磷酸激酶 (nm 2 3/NDPK )的表达。结果青年期大肠癌nm2 3/NDPK表达阳性率为 6 3 .33 % ,在组织分化低、原发灶浸润程度 (T3、T4 )、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DukesC、D期和血清CEA阳性的大肠癌中表达明显减低 (P <0 .0 5 ) ,与其他生物学指标无关 (P >0 .0 5 )。提示青年期大肠癌组织学类型 ,浸润转移程度与nm 2 3/NDPK蛋白的表达有密切相关 ,其有助于对青年期大肠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了解及对病人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53、nm23-H1和MMP-9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8例大肠癌标本及30例正常粘膜的P53、nm23-H1和MMP-9的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1)P53、nm23-H1、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中分别为56.41%、39.74%和58.97%,在正常肠粘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3.33%、83.33%和6.67%,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P53和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nm23-H1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大肠癌中P53、nm23-H1和MMP-9基因表达,对了解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p53、nm23—H1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9例大肠癌中p53、nm23-H1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中p53、nm23-H1的阳性率分别为52.2%及68.1%,大肠癌中p53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nm23-H1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 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结果提示:同时检测p53、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7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测定。结果 CD44v6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和nm2 3-H1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大肠癌CD44v6和nm2 3-H1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 ,但CD44v6阳性表达伴nm2 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 CD44v6和nm2 3-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9例大肠癌中p53、nm23-H1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中p53、nm23-H1的阳性率分别为52.2%及68.1%,大肠癌中p53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D,nm23-H1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结果提示同时检测p53、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c-erbB-2,bcl-2和nm23-H1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凋亡抑制基因bcl-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c-erbB-2,bcl-2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肺腺癌、腺鳞癌与鳞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P<0.05)。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高、中分化肺癌组和低分化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nm23-H1蛋白在淋巴结无转移肺癌组中显著高于转移组(P<0.05),且与伴淋巴结转移组中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erbB-2,bcl-2及nm23-H1在肺癌的组织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检测三种基因蛋白可作为判断肺癌病人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中 AFP蛋白表达与 P53、P1 6、nm2 3-H1 、C-myc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0例肝癌组织中 AFP、P53、P1 6、nm2 3-H1 、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AF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70 % ,癌旁组织中 1 6% ;AFP蛋白表达与 P53、C-m 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与 P1 6和 nm2 3-H1 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AFP基因在肝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AFP基因与 P53、P1 6 、nm2 3-H1 、C-myc基因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郑伯安  董全进  邓高里 《浙江医学》2002,24(8):462-464,I002
目的 探讨p16和nm23 -H1在大肠癌患者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霉菌抗生物素 -生物素方法 ,对73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16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p16和nm23 -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8 %和43.8% ;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p16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低的癌组织 (P<0.01) ;P16和nm23-H1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有转移者 (P<0.05、P<0.01)。p16蛋白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62.5 % ,而阴性者为32.7 % ;nm23-H1蛋白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65.6% ,而阴性者为26.8 % ,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生存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5)。p16与nm23-H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 (r=0.416,P<0.05)。结论 p16和nm23 -H1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nm23-H_1/NDPK与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nm2 3-H1/NDPK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 ,检测原发性胆囊癌4 3例 ,胆囊腺瘤 10例 ,慢性胆囊炎 4 5例 ,其中nm2 3 H1/NDPK表达阳性率依序为 4 8 8%、90 0 %、77 8% ,原发性胆囊癌表达阳性率低于胆囊良性病变 (P <0 0 5)。nm2 3 H1/NDPK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表达 :按Nevin分期 ,早期高于晚期 (P <0 0 5) ,高分化癌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5) ,未发生转移者显著高于转移者 (P <0 0 2 5) ,其表达水平与转移呈负相关。nm2 3 H1基因可能在原发性胆囊癌转移过程中起负性调控作用 ;nm2 3 H1基因在原发性胆囊癌分期、分化程度及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表达蛋白nm23-H1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愈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标记118例肺癌组织,观察不同分化程度和组织类型肺癌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P53,nm23-H1蛋白表达与肺癌患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浸润范围无关(P>0.05)。与肿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P53,nm23-H1作为判断肺癌分化程度的重要的生物学标志,其预后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应用S -P法免疫组化技术研究P53 在 5 3例大肠癌及 3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5 3例大肠癌标本中 ,P53 表达阳性率为 6 2 .2 6 % ,正常大肠粘膜呈阴性表达。癌组中P53 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大肠癌DukesB、C期的P53 表达显著高于A期 (P <0 .0 5 ) ;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P53 阳性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认为P53 异常表达是大肠癌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化中的 S- P法检测 6 7例大肠癌中 p16、cyclin D1 的表达。结果大肠癌 p16、cyclin D1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7.8%和 44 .8% ,高分化癌 p16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 (P<0 .0 5 ) ,而低分化癌 cyclin D1 过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 (P<0 .0 5 )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 p16阳性率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 cyclin D1 过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P<0 .0 5 )。相关分析表明 ,在大肠癌中 p16与 cyclin D1 呈负相关。提示 p16基因失表达和cyclin D1 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其在大肠癌中的反向表达支持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癌中突变P53和nm23-H1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因素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研究乳癌的P53、nm23-H1基因表达;结果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相关(P<0.01,P<0.01),nm23-H1基因在低分化乳癌中表达显降低,与中、高分化乳癌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突变P5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P<0.02,P<0.05),与肿瘤大小相关,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列联系数P=0.32),两的表达与其它病理因素无关,两联合表达中,P53低表达和nm23-H1过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与其它组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突变P53过表达和nm23-H1低表达在总病例中远处转移率最高,与其它组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结论认为二种基因表达对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均起重要作用.检测它们在乳癌中的表达,对指导临床治疗、随访、评价乳癌患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食管癌细胞中nm2 3-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对 40例人食管癌细胞中nm2 3-H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nm2 3-H1蛋白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 (6 3.2 % )高于阳性组 (19.0 5 % ,P <0 .0 5 ) ,并且nm2 3-H1基因的表达水平和食管癌分化程度存在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nm2 3-H1的低表达在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nm2 3-H1蛋白在喉癌、下咽癌及其淋巴结、声带息肉中的表达 ,阐明nm2 3-H1蛋白免疫反应下降与喉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常规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法 (SABC法 )nm2 3-H1多克隆抗体研究nm2 3-H1蛋白在 5 3例喉癌及其淋巴结、9例声带息肉中的表达。结果 :声带息肉及未转移淋巴结中均无基因产物的表达 ,喉癌及转移淋巴结中nm2 3-H1蛋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喉癌的阳性表达率为 6 2 .5 % (n=32 ) ,转移淋巴结为 2 7.3% (n=1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在喉癌转移淋巴结中nm2 3-H1基因表达较在喉癌中显著下降 ,nm2 3-H1,基因可能在喉癌转移的发生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探讨nm23-H1对胃肠道癌浸润、转移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2例胃肠道癌术后标本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m23-H1在胃肠道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9%(39/62),Ⅰ Ⅱ与Ⅲ Ⅳ患者之间nm23-H1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nm23-H1的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在高分化组nm23-H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癌栓的形成无关(P>0.05)。结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增强或减弱可能与胃肠道肿瘤转移有内在联系;可通过调控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影响胃肠道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胃肠道肿瘤判断预后的指标,指导临床正确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16和cyclin D1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16和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 ,FCM)检测 4 0例大肠癌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16和cyclinD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16和cyclinD1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5 %、6 0 % ,与正常人群的阳性表达率 (70 %、2 5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并且外周血淋巴细胞P16和cyclinD1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16和cyclinD1基因蛋白异常表达与荷瘤状况有密切关系 ,可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有否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胆囊癌组织中CD44v6、nm2 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6例胆囊癌和 2 7例癌旁上皮组织中CD44v6和nm2 3蛋白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nm2 3阳性率分别为 41 7%和 72 2 % ,与癌旁上皮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D44v6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0 2 ) ,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nm2 3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P分别为 0 0 0 3和 0 0 3) ,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CD44v6和nm2 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34)。【结论】CD44v6和nm2 3蛋白可能在胆囊癌形成、淋巴结转移和病程进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且两者呈互相拮抗关系 ,可作为判断胆囊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周晓宁  李文玲  林银妹  陈晓东 《广东医学》2002,23(10):1045-1046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和抑癌基因P16与人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5 8例人卵巢癌标本进行nm2 3 -H1和P16基因蛋白测定。结果 nm2 3 -H1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 ,而P16蛋白在交界性肿瘤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 (P <0 0 5 ) ;nm2 3 -H1和P16蛋白的表达均与卵巢癌的转移倾向呈负相关 ,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 (P <0 0 5 )。在被测标本中 ,nm2 3 -H1与P16蛋白两者间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P <0 0 1)。结论 nm2 3 -H1和P16基因在人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作用 ,在卵巢癌中检测其表达水平 ,对患者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