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 6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nm2 3 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2 1.7% (13/ 6 0 ) ,nm2 3 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6 1.7% (37/ 6 0 ) ,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CD44v和nm2 3 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 ,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核  钟德玝  苗雄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67-370
目的 检测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胆囊癌、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织和1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CD44v5、CD44v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组织明显高于良性组织.在胆囊癌中,CD44v5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无关,CD4 4v6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D44v5、CD44v6可能在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4v5、CD4 4v6可能是了解胆囊癌病变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 44V 6、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颈癌组织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D 44v6、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 44v6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CD 44v6高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及P<0.01)。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8%,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100.0%),P<0.05及P<0.01,但E-cadherin和nm 23-H 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宫颈癌中CD 44v6表达与E-cadherin和nm 23-H 1表达呈负相关(P<0.01及P<0.05)。结论:在子宫颈癌中CD 44v6蛋白高表达和E-cadherin、nm 23-H 1蛋白低表达是判断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和nm2 3在预测葡萄胎恶变和滋养细胞肿瘤转移潜能的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0例葡萄胎新鲜标本和 5 7例滋养细胞疾病石蜡标本中CD44v6和nm2 3H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nm2 3H1在 30例葡萄胎未恶变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恶变组 (P <0 0 5 ) ;② 5 7例滋养细胞疾病的石蜡标本中 ,nm2 3H1在葡萄胎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滋养细胞肿瘤 ,而CD44v6表达与之相反 (P <0 0 5 ) ;③CD44v6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临床Ⅱ~Ⅲ期的表达显著高于临床Ⅰ期 (P <0 0 5 )。【结论】nm2 3的缺失可能使葡萄胎恶变可能性增大 ;滋养细胞肿瘤中CD44v6过度表达者转移潜能增强 ;CD44v6和nm2 3H1在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D44v6蛋白表达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浸润性乳腺癌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CD44v6的表达,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作分析。结果:CD44v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CD44v6蛋白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患者年龄大小无关(P>0.05),CD44v6在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管状癌、浸润性导管癌、管内为主的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9.2%、71.4%、79.2%、0%、72.8%在年龄>50岁和年龄≤50岁患者的表达为66.7%、74.3%。CD44v6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Ⅰ级阳性表达率为64.5%,Ⅱ级为94.1%,Ⅲ级87.5%。CD44v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浸润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存活时间有关(P<0.05),且随着肿瘤组织浸润程度的增加,表达强度增大(P<0.05)。CD44v6在组织浸润Ⅰ级、Ⅱ级、Ⅲ级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8%、87.5%、95.2%。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为(-)、( )、( )的乳腺癌标本中,CD44v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7.3%、68.8%、89.7%表明CD44v6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浸润、转移、预后有关,CD44v6可作为一个与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7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测定。结果 CD44v6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和nm2 3-H1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大肠癌CD44v6和nm2 3-H1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 ,但CD44v6阳性表达伴nm2 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 CD44v6和nm2 3-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6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nm23-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1.7%(13/60),nm23-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1.7%(37/60),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 CD44v和nm23-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中的S P法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为 6 4.8%,nm2 3的阳性率为 70 .4%。CD44v6、nm2 3的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CD44v6、nm2 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4和nm23-H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肺癌组织、21例肺癌癌旁组织、1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CD44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肺良性病变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P均<0.01);CD44蛋白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肺癌组织CD44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921, P=0.027);nm23-H1蛋白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肺癌组织的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805, P=0.028)。两者表达阳性率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44和nm23-H1蛋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调控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上判断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CD44v6和FOXD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种蛋白在100例人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110例人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 传统病理切片中CD44v6 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22. 5% ( P <0. 001),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 001). FOXD3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90% ( P<0. 001 ) ,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 P <0. 001 ). CD44v6 与FOXD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 rs = - 0. 276, P < 0. 01 ).CD44v6和FOXD3在110例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与以上传统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相似. 结论 FOXD3作为干细胞因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与CD44v6的相关性提示FOXD3可能作为胃癌干细胞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病中青壮年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不断更新,但是,达标治疗还缺乏有效的策略.围绕近年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作者研究团队的我国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结果进行论述,以期为今后该类疾病的探索性基础和临床研究方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